APP下载

试析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的策略

2021-09-10邬春蓉

当代体育 2021年17期
关键词:角度体育教师体育

邬春蓉

高等教育院校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平台,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实施拓展训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面临的问题,并结合笔者实际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了拓展训练的有效实施策略,供参考。

1 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面临的问题

1.1 缺乏拓展训练所需的场地和器械

拓展训练本身是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拓展,由于拓展训练本身对场地及器材要求较高,目前许多高校并未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这直接影响到拓展训练的应用效果。攀岩训练、射击训练等内容是拓展训练的常见项目,拓展训练基地建设依赖于大量的资金,许多高校在资金划拨方面没有考虑到拓展训练场地设施,教师能够选择的拓展训练项目十分有限。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来看,有限的拓展训练资源需要协调使用单位,每个班级使用拓展训练场所的时间相对有限,导致学生无法获得深层次的学习体验。此外由于拓展训练基础设施方面的限制,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通常较为单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

1.2 拓展训练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教师是高校拓展训练活动的组织者,但是目前许多拓展训练指导教师,并未经过系统性的训练,知识结构不够完善,业务能力方面有待提高。从拓展训练安全性的角度来看,许多高校学生只是对拓展训练感到好奇,却没有正确认知拓展训练本身的危险性,在脱离教师监督和指导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意外事故。出于安全性的考虑,许多高校体育教师选择危险系数较低的项目作为拓展训练的教学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拓展训练项目的挑战性,甚至出现拓展训练变成拓展游戏的尴尬局面。

2 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的有效策略

2.1 加强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效实施拓展训练,高校必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教师拓展训练指导能力为目标,建立完善的招聘和培训制度。从人才引入的角度来看,高校必须重视人才招聘,除了关注应聘者学历和专业教育技能之外,还应着重考察应聘者拓展训练活动指导和组织能力,为高校体育教师师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从在岗教师培训的角度来看,高校应当为体育教师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鼓励教师围绕拓展训练活动进行教研,并邀请专家学者到校指导工作,从提高教师拓展训练活动指导能力的角度出发组织培训。

2.2 加大拓展训练基础设施投入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拓展训练有效实施的基础,为此,高校必须加大拓展训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从场地和器械等多个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拓展训练活动资源。高校体育教师必须积极进言献策,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提出建设意见,协助学校建设拓展训练基地,确保拓展基地建設的合理性。此外,高校还应做到因地制宜,结合地域特点开发,具有特色的拓展训练活动,比如水上运动、冰面运动等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空间。

2.3 创新拓展训练课堂教学方法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拓展训练,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特点调整拓展训练的教学方式,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拓展训练的热情发挥,拓展训练在体育教育方面的价值。教师可以结合小组合作教学思想,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划分拓展训练的活动小组,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拓展训练活动。划分小组不仅要尊重学生个人分组意愿,同时也要结合学生体育运动能力,性格特点进行科学的划分。在明确分组分工过后,将是应当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拓展训练活动,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激烈的批评,对胜出的队伍提出嘉奖,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2.4 重视拓展训练安全防范工作

如前文所提,拓展训练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教师在组织拓展训练活动时必须确保学生的安全,既要考虑到拓展训练本身的挑战性,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学生出现意外事故。在设计和实施拓展训练项目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格外关注保护措施,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从学生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着手,确保拓展训练的安全性。此外,拓展训练场地必须做好安全提示牌,并由专人定期负责检查相关设备,消除拓展训练活动安全隐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这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高校体育教师必须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充分重视拓展训练对学生成长的积极意义,提高自身拓展训练教学活动组织能力,对教学方式进行大胆创新,确保学生在拓展训练中的安全性。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拓展训练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猜你喜欢

角度体育教师体育
神奇的角度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