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六味地黄丸说明书英译本探索元认知指导下中药的英译

2021-09-10黄莉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元认知英译

黄莉

摘要:中药名是中药与文化结合的产物,其结构工整、形象生动,为社会广泛接纳,但对中药的翻译没有形成完成的翻译体系与法则。元认知策略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翻译文本进行合理的计划、监控与调节。本文以元认知为指导,根据中药特点,结合六味地黄丸说明书的英译,从译者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方面来分析在英译中药时应兼顾其属于科技文体,争取在不失文化内涵和传递客观信息时,促进中药文化的传播,达成交际意图。

关键词:元认知;六味地黄丸说明书;英译

1元認知策略概述

元认知(metacognition)概念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在1971年所提出。他指出元认知是一个,人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的认知和监控,其实质就是人们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与自我调节。元认知策略利用认知过程知识,试图通过计划、监控和调节来规范汉英翻译。因为大家广泛注重的是译文能传达本土文化。Nelson 和Narens认为元认知是监控理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包括对知识结构的意识、认知主体对认知能力的编排和对掌握知识过程的反思能力(Nelson &Narens,1990:146)。Perfect T.J & Schwarts B.L提出元认知监控是个人观察、反思或体验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过程,元认知监控只是对于监控过程产生的有意或无意的决定,强调自我反省的变化( Perfect T.J & Schwarts B.L,2002:4)。然而Efklides认为元认知即在认知上再认知,是20世纪70年代Flavell的革命性论点。Flavell的模型强调了以下四元素的交互作用:首先是人的知识:那些作为认知主体而存储起来的关于人的信息包括表达情感的、激发性的和感知的等。其次是任务的知识:知道我们掌握的信息的性质能如何影响和限制表达和操作它的方式。第三是策略的知识:学习技巧或者学习过程,以达到目标。最后是元认知体验:包含认知时激发的元认知感受、判断和评估(Flavell,1979:6)。Efklides认为元认知体验可以被看作是不断增长的元认知,而元认知知识是在工作记忆中可以获得的知识(Efklides,2002:20)。王建华认为元认知活动的四个元素相互作用,元认知活动监控元认知体验,元认知体验加强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知识是理解元认知体验的基础,元认知知识作为知识基础指导着元认知活动,元认知活动产生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通过元认知知识的积累不断得到修正,元认知体验为元认知监控提供信息限制其被监控的力度,同时元认知监控又反过来激发元认知体验。四个要素的交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元认知活动过程(王建华,2015:16)。胡珍铭提出国内外对于翻译过程中元认知的研究,都不同程度地指向了元认知对于翻译问题解决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翻译能力发展的推动作用,为从元认知角度探究翻译能力的本质提供了理论和实证支持。翻译能力一直以来都是翻译认知过程研究中的热点话题之一。随着翻译能力不同阶段的研究步步深入,翻译能力的内涵不断丰富。本文从元认知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翻译能力的本质内涵,基于翻译问题动态处理的元认知过程,提出翻译元能力这个概念。研究认为,翻译元能力是翻译问题动态处理过程中,元认知调控下翻译能力的本质体现(胡珍铭,2018:91)。总之,元认知在英译中有着较大的指导意义。本文旨在探求译者在英译中药名时元认知意识的方法,探究元认知意识在英译中药名时的运用。

2中药的特点及其常见英译问题

2.1中药特点

中药命名常以药物功效、药物性能、入药部位、药物产地、生长特点、采集时节、药物颜色、药物形态等方面命名。部分中药名由方名和剂名两部分组成。王玲等提出中药名的组成大致有如下几种:由组成药物的数目加主药名组成如五莠散、六味地黄丸;用比喻的方式,名字中没有主药名,如六神丸、五虎散;直书其组成药物,如银黄片参杞冲剂;药名加剂型组成,如金银花露、枇杷膏;以主药加功用命名,如牛黄解毒丸、牛黄清心丸;以服用剂量或时间命名,如七厘散、午时茶等;另外,因中药其中国文化特色有些是以道教文化命名,如太乙膏.白虎汤等(王玲,邹爽,2013:76)。中药说明书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由药品名、结构词、功效语构成,概括介绍中药药品名称(Medicine Name )药物组成(Ingredients)、性状(Description )、功能主治(Functions and Actions)、用量与用法(Usage and Dosage)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s )和注意事项(Precautions)等内容的说明文体(Drugs @FDA,2013)。在中药说明书中,中药名是其代号。中药说明书因其属于实用文体,其中结构词能很好地将说明药品本身的特性和疗效且一目了然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使消费者迅速找到所需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对药品的认识和选择。由于说明书英译的目标读者主要为西方消费者,因此翻译中结构词应适合目的语语境,符合他们的思维习惯。药品说明书也属于感召型文本,其感召功能通过宣传中药、创造品牌来实现。唐爱燕认为当今社会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中药说明书的感召功能显得更为重要。而它的感召功能首先就要通过药名来实现的。好的药名应该易读易记、朗朗上口,易于传播,容易引起潜在客户对产品的注意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体现产品的功效、暗示产品属性的品名,且能与读者的情感呼应,唤起读者对产品的认同、萌发尝试的想法、激发读者购买的欲望,更能淋漓尽致地体现说明书的感召功能,甚至使现有使用者对产品保持忠诚度(唐爱燕,2013:74)。

2.2常见英译问题

目前市场上中药英译存在较多的问题,大致为以下情况。

2.2.1中药名因英译标准不统一

如“六味地黄丸”“Liu-Wei-Di-Huang-Wan”“Liuwei Dihuang Wan”“Liu Wei Di Huang Wan”“Liuweidihuang Wan”“Luweidihuangwan”“Pill of Six Drugs with Rehmania”。英译不统一会影响中药名的传播,不符合西方逻辑严谨的需求,增加外国购药者的困惑,同种药品,不同生产商,译者元认知水平不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各异,译名不一,这会造成药物名混乱,增加国外用药者的疑惑,令药品购买者不知所云。此外,部分英译医学专业术语的使用不规范不准确,用词过于口语化,是不符合药品说明书语言特点的。

2.2.2中药名可读性差,望文生义

六味地黄丸的英译是一种,读法不适合西方的发音,而且短词的地方也经常变化。此外,如白虎汤被译为“White Tiger Decoction”,则完全没有表达出药名的意思,让人啼笑皆非。

2.2.3功效词语的选择有待考究

如将“泻火”的翻译为“purging fire”。在中药文化中,人体致病多因外邪所致,在这里“火”指的是中医中的外感六邪之一,属于类比现象,用“fire”不适合,可选择使用“clear heat”替換。

3元认知指导下六味地黄丸说明书的英译的选择

中药说明书的语言常用文言文体,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例如六味地黄丸的功效语:滋阴补肾,用于肾虚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盜汗,潮热等症状。

原文译文:

[ Liu Wei Dihunag Wan]

Pill of Six Drugs with Rehmania

(Functions and actions) Nourishing yin and reinforcing the kidney. It is used for deficiency of the kidney marked by dizziness, tinnitus, ache and limpness of the loins and knees, seminal emission, night sweating, consumptive fever.

3.1音译与意译相结合

从药名的翻译来看,结合了音译与意译。元认知中从计划、监控和调节来指导翻译。中药文化的传播通过音译表达是较为理想的,能更好地激发外国人对本国文化的了解。由于说明书是具有宣传意义,因此译者在翻译时是可以监控到其特点,并将其凸显功效的结构词在翻译中展现出来,再根据西方用语习惯进行适当调整。意译译文从方剂的药物组成来进行翻译,做到忠实了药品的药物属性,但作为药品名称,该译文既不简洁,也很难被消费者理解和记忆,不符合商品说明书的特性,因此该译文还可继续调整。而音译译文Liu Wei Dihuang Wan又如何呢?该译文是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译文,它解决了“不可译”的问题。如果这些功课可以做在译前,进行适当的计划和安排。那么译文则能被更好地传达。只是对于音译拼音的统一亟待解决。与此相同的还有香港“京都念慈巷蜜炼川贝枇杷膏”的药名译为Nin Jiom Pei Pa Koa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Coughs Syrup),译文提前计划好药品属于说粤语的香港地区,在保留了中文粤语发音,将药品的功效表达出来,达到文化传递的意义。

3.2归化

英语翻译要求译文读者能明白原文所传达的意思,理解其语境。译者在翻译药品说明书时,基于元认知的基础,不断夯实自己的元认知知识提升元认知能力,从而才能更好的地进行监控和调节。药品说明书属于科技文体,要求简洁明了,译文分析可知,在翻译过程中,做到了科技文体中的非人格化,语法层上展现了独特的文体特征,如高频率的使用被动语态、非谓语形式居多和动词名物化。如marked by 和It is used for的使用,很好地街接上下文,客观地传递了药品的信息,又如it和非谓语动词Nourishing和reinforcing的使用,语义的显性化和关系化也有较好的体现,再如将“遗精盗汗”名词化为seminal emission和night sweating,使得整个行文流畅,同时能较好地向西方消费者展示该药品的功效。无独有偶,香港位元堂生产的“养阴丸”的英译"Young Yum Pill"。"Young"与“养”的汉语读音和拼音都很相似,同时也是英语单词,表示“年轻的”意思,让消费者感觉该药效能充满青春活力。而“Yum”与“阴”的汉语拼音相似,恰巧也是英文单词的拼写,意为“美味的,极好的,妙的”意思,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养阴在中医中指延缓衰老。"Young Yum Pill"译文简洁明了,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与传遍,同时译意也忠实原文,传达了药品的功效,能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可谓译文范本。虽然中医在国外得到慢慢的接纳,但是普通外国客户可能对“Yin”较为陌生。若意译成"Yin-nourishing Pill",就不如"Young Yum Pill"读起来那么顺畅,记起来更简便。同样,香港品牌“七星茶”英译为"Health Star (Granules)”会比“Seven Star (Granule)”更好。虽然后者比前者更加忠实于原文,但如果不能同时兼顾忠实原文和传达信息,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传达信息,让读者更好得了解原文。

3.3省译

译者通过对元认知的积累会发现,汉语是一种意和语言,引经据典、含糊笼统、夸夸其谈;而英语则逻辑清晰,简洁明了,阐述客观。因此在翻译中药药品说明书时,译者应有意识地对该现象进行监控和调节。在六味地黄丸说明书的中文表达中,不难发现对于由于最后“……等症状”中“等”和“症状”在英译中并没有翻译。因为说明书作为科技文体,要求表达准确,尽量避免或者不使用模糊词,不繁复,不冗长。再如在“蜜炼川贝枇杷膏”的说明书中:本品适用于伤风咳嗽、痰稠、痰多气喘、咽喉干痒及声音嘶哑。译者根据英文的语言习惯和外国人的思维模式对原文做了必要的删减后译为:

Indications:Nin Jiom Pei Koa,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Coughs Sy-rup. It provides temporary relief of coughs and sore throat associated with common cold, influenza or similar ailments. Nin Jiom Pei Koa is effective for the temporary relief of the symptoms of bronchial cough and loss of voice.根据原文可知该药品主要功能就是用于治疗感冒咳嗽,而“痰多、痰稠、气喘、咽喉干痒、声音嘶哑”都是其伴随的症状。译文逐字翻译,而是进行了适当的删减。“痰多、痰稠、气喘”翻译时用bronchial一并指代。“生津补气、调心降火”作为药物的辅助功能省去不译,使药物的核心功能凸显,促使外国消费者对症买药。这样的译文行文流畅,保证译语读者与原语读者获得的信息相一致,完成了交流的任务,实现对翻译的监控与调节。

4结论

翻无定法。英语翻译中没有绝对的不可译,同样的译文会由于译者元认知知识、元认知能力、元认知体验等的不同,在翻译中对译文进行不同的计划、监控与调节,从而展现出不同的译文文本。从美国FDA制定的Dietary Supplement Labeling Guide的chapter 1明确将草本植物和其他植物类(herb or other botanical)归属于膳食补充剂(dietary supplements),这就明确要求出口美国的中草药按法规只能当做膳食补充剂(食品保健品)。美国药典委员会(U.S. pharmacopeial convention)网址上给出的《参与USP食品保健品验证项目的公司》均有他们的食品保健品说明书实例。根据法规要求,这些公司的产品都有《补充剂产品基本信息》面版(Supplement Facts panel),都有用法用量、产品功能作用等重要信息。对比药品说明书来说,保健品说明书的结构框架简单得多。

中药走向国际是中国文化对世界的贡献,但是这个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药品关系着人的生命安全。中药未被列入医药名单,说明我们在中药说明书翻译方面还有待改进和完善。中药翻译属于医药类的翻译,需要培养一批专业的译者。在熟悉两国文化的背景下,客观、简明、准确地翻译中药是非常有必要的。翻译的目的在于让译文读者能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信息,因此中药翻译需要译者在翻译前进行相应的计划,如熟悉中药出口目的国对药品要求的法律法规,翻译中进行合理的监控和有效的调节,这就要求译者通过丰富自身的元认知体验来积累元认知知识,从而科学地进行元认知监控,来完成整个元认知活动。

参考文献:

[1]穆文超,李权芳,史文君,梁静,侯洁诚.  中药名音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6:(7),143-145.

[2]王林,宋晓璐.中药说明书的英译策略研究[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8),142-145.

[3]王玲,邹爽.  目的论视角下中药名英译的问题及翻译策略分析[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6),72-73

[4]王建华.元认知理论与交传口译的实证研究[J].中国翻译,2015:(6),13-19.

[5]胡珍铭.翻译能力本质的元认知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8:(3),91-99.

[6]罗海燕,施蕴中.中药说明书英译基本问题及策略[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9:(1),45.

[7]刘明,汪顺,范琳琳,黄树明.中药药品英文说明书撰写的研究综述与今后研究方向的探讨[J].中医药导报,2016(22),117-121.

[8]李灵.元认知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23),56-59.

[9]傅曦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研究--产出导向法和元认知策略[J].外语翻译,2018:(7),166-170.

[10]张雷,云红.中药说明书药名--功效语及结构词英译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2018:(6),61-67.

[11]穆文超,李权芳,史文君,梁静,侯洁诚.中药名翻译的原则和方法探讨[J].才智,2015(16):276.

[12]张引.语法隐喻视角下的中药说明书翻译[J].东方翻译,2018,75-81.

[13]唐爱燕.从感召功能看中药说明书的英译策略---以香港位元堂系列产品为例[J].宜宾学院学报,2013:(2),35-38.

[14]宋梅,王河宝,董德刚.功能文体学指导下的科技文体对中药说明书英译的启示[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6),76-80.

[15]罗海燕,邓海静.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的中医外宣资料英译[J].2017:(23),567-570..

[16]Efklides, A. The Systemic Nature of Metacognitive Experiences [A]. In P. Chambres, M. Izauteve P. J. Marescaux(Eds) Metacognion: Process, Function and Use [C]. 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2:1935

[17]Favell. J. H.. 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Inquiry [J]. American Psychologis ,1979.

[18]Nelson, T.O.& Narens, L. Metamemory: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new findings [A]. In G.Bower (ed.).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C]. New York: Academic,1990:125141.

[19]Perfect T. J.& Schwarts B.L Applied Metacognition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20]FDA.Dietary Supplement Labeling Guide. Retrieved from: http://www .fda.gov/Food/GuidanceRegulation/Guidance Documents Regulatory Information/Dietary Supplements/ucmi2006823.htm.

[21]USP. Companies Participating in the USP Verifed Program for Dietary Supplements. Retrieved from:http://www.usp.org/usp-venifcation -services/usp-verifed-dietary-supplements/verified-supplements/participating-com-panies.

(西華大学 四川省成都市 610039)

猜你喜欢

元认知英译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顺应论视域下“中华老字号”企业简介英译的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音乐教学元认知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对中学生的元认知监控及其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小”的英译
略评法学论文篇目之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