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2021-09-10彭玲

教学博览 2021年2期
关键词:青春期心理健康小学生

彭玲

摘要:青春期是人生中的一个美好而关键的阶段,充满快乐和激情,同时也是一个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是变化多端的过渡时期。当前,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却层出不穷,因而小学生青春期心理教育迫在眉睫,可是总体上看来教育工作成效却明显不佳。本文主要界定了什么是青春期和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然后进一步从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策略等几个方面探析青春期教育存在的问题。青春期教育任重而道远,应该在家长、学校以及整个社会的努力下,构建一个青春期教育的整体氛围,为青少年建构一个科学的、和谐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小学生   青春期  心理健康  策略

青春期(俗称过渡年龄期)是指从儿童时代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青春期阶段的学生们内心深处经常会出现各种矛盾的情感体验,青春期是人的成长和成熟的重要阶段,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思想品德、理想情操、知识才能等都是在青春期基本形成。加强青春期教育引导小学生平安、健康度过人生的敏感阶段,可以使他们拥有幸福美满的一生。

一、 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对于开展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的不重视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表(身体)轻理(心理)的现象,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少受到重视。由于遗传、气候、营养、性文化的影响,现代学生进入青春期的年龄有前倾化的趋势。但现阶段涉及较多的还是心理问题较明显的中学生,小学生青春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实际上由于社会的发展、各种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些失误,许多心理问题都表现出了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对小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非常有必要。

(2)、影响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的因素

A、家庭因素。

受中国传统意识的影响,也受社会、学校的片面人才观的影响,外加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许多家庭存在着“重养育轻教育,重生理轻心理”、“智育中心论”等错误的家教观念。一方面对孩子过分溺爱,对孩子过分保护,养成孩子依赖性强、任性固执等个性,使之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家庭对孩子的要求过分满足,就易养成孩子任性、固执及情绪易变的特点。另一方面,又片面追求孩子智力发展,把聪明、有知识、学习成绩好作为孩子的唯一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学习上和生活上要求的强烈差容易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父母现在工作都比较繁忙,或居住外地,或父母不和或离异、家长与孩子交谈的时间太少,孩子的心理变化不清楚。

B、学校因素。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沿用的应试教育模式则不但忽视对儿童心理素质的培养,还由于一味追求升學率、以分数论学生好坏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小学生青春期教育一般为五、六年级,他们因过重的课业负担和频繁的各种考试甚感头痛和万分厌烦,对自己没有信心,厌学情绪强烈,美丽的校园成为他们最恨的地方。

C、社会因素。

由于现在处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时期,存在着各种思想意识。社会上剥削阶级残余势力的侵蚀。不良分子不仅自己作案犯罪,而且常常欺骗、诱使,教唆少数小学生做坏事,使他们心灵受到毒害,沾染上不良品德和恶习。

二、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策略

当前,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生殖健康的种种不良倾向或错误操作方式,影响了心理健康、和生殖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心理维护。针对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普及,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策略来提高教育质量。

尽管加强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的共识,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新领域,但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或错误认识,严重阻滞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开展。有些学校视心理健康和生殖健康教育为无关紧要的事情,认为只要管理好学生和抓好升学率就行了,至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问题,那是心理学专家和医生的事,学校无力解决,或简单地以思想政治工作取而代之。因为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方法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一种先进而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

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小学生个性心理健康的养成。家长与孩子关系亲密,容易沟通,学校教育的成败离不开家庭教育,同样,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更需要家长的支持理解与参与。在平时通过家长会,家长联系册等实行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结果家长签阅制和家访等方式和家长建立密切联系。家长需要多注意孩子平时的生活习惯以及他们的爱好,并经常与孩子交谈,形成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与教师联系,注意把孩子的独立意向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培养答辩是非的能力。

教师是学校推进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力量,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每个教师都应是心理辅导员,他们都应拥有心理卫生保健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巧,熟悉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把握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轨迹,并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影响学生。

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在进行集体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个别教育。通过个别咨询辅导,可避免大庭广众之下的尴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愉快的沟通交流。这需要学校老师的集体配合,积极参与,当然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要全面负责的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与学生的接触机会更多,接触面更广,自然对班中每位学生的情况更熟悉了解,能掌握学生的动态,搜集各种信息,容易发现问题的所在只要班主任工作深入、细致,加上学校领导、老师们的积极配合,就能使青春期教育实实在在帮助每一位学生,解决学生的困难和疑惑。

总之中小学适时、适量的进行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是学校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青少年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进行中小学青春期教育一定要运用正确的方式,不能盲目开展,那样也许会适得其反,应该科学化、正规化、常规化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社会很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为青少年构建一个健康的、和谐的教育环境,让他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伟德, 青春期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宁德师专学报 2009 04

[2]胡莹, 李东明 《青春期教育》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3]蒋有慧 ,对青春期教育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  当代青年研究 1989、4

[4]陈一筠 ,青春期教育是人生教育  中国性学会第五届年会学术论文集  2003

[5]姚佩宽, 青春期教育势在必行   社会科学 1987、2

[6] 曾一平,如何提高青春期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小学教学参考. 2006

[7] 梁建琦,浅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百色学院学报. 2006

[8]柳斌,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深化素质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5

澧县一完小桃花滩分校  415500

猜你喜欢

青春期心理健康小学生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达英—35及妈富隆治疗的效果观察
青少年如何合理度过青春期
微信也会走过“青春期”吗
我是小学生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