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结合策略

2021-09-10黄娇献

教学博览 2021年2期
关键词:结合策略高年级信息技术

黄娇献

摘要:信息技术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结合,极具现实意义。一方面提升教学课堂教学效率,一方面帮助学生拓宽学习路径。基于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从教学实践中的预习环节入手,进行课堂教学、教学后的辅导巩固,以此达成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有效拓展学生语文知识视域。同时,展示信息技术和小学高年级语文结合策略的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高年级;结合策略

前言:

信息技术作为教育领域新宠,以其快捷有效的辅助工具模式,受到广大教师的喜爱,并积极应用与教学中,起到丰富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知识面的作用。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针对语文教学特点,应注重通过信息技术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以此达成高效率的教学课堂。同时,通过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展示、课后巩固等教学模式,达成信息技术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结合成效。

一、课前预习结合信息技术,促使预习有效

语文作为语言与文字教学的基础学科,课前预习在整个教学环节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并通过预习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助力,以此减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盲目性。同时,教师在进行预习教学活动的指导教学时,可结合信息技术的便利条件,通过短视频的模式,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自主预习,以此提高学生课前预习有效性。针对预习的内容,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制作,并在制作过程中融合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问题,使学生预习时一目了然。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针对预习中的疑难问题,自主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沟通探讨,有效地理解预习问题。

如,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预习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学习目标“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孩子,热爱劳动人民,为自己想的少,憎恨封建社会。深受人民爱戴的人”通过预习,可以列举出课文中鲁迅先生这些品质的具体实力,进而学习人物品质的写作的方式方法。针对这样教学目标,达成“学习会给课文加小标题”的教学重难点。针对这样预习内容,教师可通过制作预习小课件使学生通过小课件视频了解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的生平,了解到至今为止都收到人们喜爱的原因。通过预习小视频,学生还了解到作者周晔的生平以及这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写作时间及背景。同时,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结合下的预习教学环节,了解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内容,提升自主进行语文预习能力进而在听课过程中有目标进行,提升听课效率。

二,课中授课结合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结合策略,可以有效拓展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语文知识视域。同时,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势,展开教学,进行优质教学课件的研发,丰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资源,有效达成知识扩充的教学目标。并通过实践过程的具体实践,以教学内容为导向,梳理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并通过这些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教学资源的应用,成为助力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有力教学手段。因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应注重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出优质的微课、多媒体等教学课件内容,优化课堂教学,充盈教学内容,为教学与学生做出更好的服务,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如,在《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时,教师就可通过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的结合,达成让学生跟随外国名著的脚步,了解世界名著的主要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整个故事梗概,以信息技术手段展示出来:“从前,有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他喜欢航海和冒险,到过世界的很多地方,碰到过很多危险,但他毫不畏惧,为什么呢?”学生跟着教师的这样引导,进行多媒体视频的观看,通过视频中鲁滨逊“野人”般形象的出现,了解到鲁滨逊自己在海岛生活的艰辛,同时,通过节选内容,对重点内容进行展示“我现在处在一个令人忧伤、没有语言交流的生活场景中”写出鲁滨逊孤独一人,通过“但我必须接受这种生活,并且一天一天过下去”感受鲁滨逊的坚强与勇敢。学生通过教学中教师的展示以及步步引导,对教学内容有了深刻的认识,进而提升这节关于外国文学的教学效率,助力学生对外国文学过时的关注,拓展知识视域。

三、课后复习结合信息技术,巩固教学成果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进行复习,以此通过结合信息技术,达成巩固教学成果的作用。基于课后复习对学生教学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性,教师应指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把教学内容制作成教学微课小视频,使学生可以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理解的部分进行回顾,进而进行复习巩固,查缺补漏。学生通过这样的复习,扎实教学内容,并提升学生自主复习能力以及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教师通过教学课堂微课视频的录制,熟练进行应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手段,丰富自身的教学实践技能,有效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的达成。因此,教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微课视频进行指导学生通過反复观看,进行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以此助力学生复习效果的达成。

如,在进行《京剧趣谈》教学时,教师就可通过制作微课小视频,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微课复习,进而通过反复的观看,进一步深层次对京剧中丰富的脸谱、马鞭的道具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通过教师教学过程中播放的京剧选段,再次深深体会欣赏京剧作为“国粹”的魅力,养成独立之主进行复习巩固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而达成复习巩固教学的有效性达成。促使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结合的复习巩固,拓宽对我国京剧等艺术表现形式的认识,有效巩固教学成果。

总结:

总之,信息技术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结合策略的有效,教师可以通过课前预习结合信息技术,促使预习有效,并课中授课结合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进而通过课后复习结合信息技术,巩固教学成果。基于此,作为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应通过两者结合的教学实践,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有效拓展学生语文知识视域,达成信息技术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结合成效。

参考文献:

[1]宋有录.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2):147,153.

[2]李发正.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尝试与体会[J].学周刊,2020,(13):113-114.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潭埠镇茵果小学 336100

猜你喜欢

结合策略高年级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