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阅读区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2021-09-10张茜

教学博览 2021年2期
关键词:思维拓展阅读理解

张茜

摘要:阅读与语言是伴随幼儿成长发展的两大要素,在幼儿园一般都设置活动区域,尤其是幼儿阅读区,在区域中幼儿能够更好的阅读与成长。从阅读区的功能和内容出发,研究阅读带来给幼儿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和进步的几个方面,促进和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关键词:阅读区;幼儿语言能力;阅读理解;故事叙述;思维拓展

一、阅读区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作用

阅读区是幼儿园中幼儿成长环境中的重要功能区域。阅读区的评价包括阅读区的安静度、阅读区的空间色彩的合理应用、阅读区的空间适宜情况及舒适度等等,这几个方面才共同促成了幼儿阅读区。阅读区的环境打造主要是想实现幼儿舒适阅读的目的,让幼儿热爱阅读,在阅读中汲取营养,从而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通过读书与阅读,能够为幼儿语言能力积累很多素材,促进幼儿日后语言能力的提升。

二、在阅读区选择适宜幼儿年龄的阅读文本

3~6岁的幼儿在读物的选择上更多仍要依靠成人的帮助,自主选择的能力并没有完全展现。所以,为幼儿选择适合的阅读文本是非常必要的必经环节。幼儿读本多是有图有故事的书,在故事书的选择上,教师要从挑选故事上认真把关。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故事以一条转旋律展开的,情节简单,语言重复,人物鲜明,结局美好的故事更适合幼儿阅读。所以,需要教师有选择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幼儿阶段的绘图读本,更加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身心成长和进步。

幼儿教育阶段有很多优秀的故事作品被广泛的应用,比如《三只蝴蝶》《金色的房子》《三只小猪》,讲述了很多幼儿耳熟能详的人物,这些故事中人物都比较少,个性都比较突出,语言比较简单,容易记忆,深受幼儿们的喜爱。如果将这些故事与儿童的年龄和理解力进行细分还可以选择出适合幼儿阅读的小班、中班、大班的不同作品呢。比如《圆圆的帽子》因为情节简单故事单一的特点更加适合小班的幼儿学习,《三只蝴蝶》《金色的房子》中的人物和情节内容都有所增加,故事情节中引入了对话的形式进行故事的讲述,更加适合中班的幼儿开发语言和阅读能力。《三只小猪》 《和甘伯伯去游河》这样的故事在情节和人物上都更加的丰富多彩,故事情节也有适当的起伏,更加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特别适合大班幼儿的思维和智力的开发。可见同是幼儿在不同的阶段也应该选择不同的与阅读相适合的读本,在能让幼儿在身心,思维,语言等多个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

三、运用阅读中的故事讲述,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幼儿时期比较容易记忆故事中的主角故事的结局等等内容,只有多次反复的听与练习才能对全文的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掌握,理解才会不断的加深。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幼儿思维的这一特点,通过故事结构,语言教学以及阅读区活动的正确运用等完善幼儿语言教学,促进幼儿语言能力长足发展。

(一)运用故事讲述,促进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

幼儿对图画的热爱就像对玩具的热爱一样,是一种痴迷。在幼儿图画阅读中教师可以描述故事的人物和内容,在阅读中幼儿逐渐的建立起意识和思维,从而形成遐想和回忆。阅读中,幼儿一旦进入情境就会不断的追问,结尾呢?之后呢?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还会对原有的故事进行故事新编等等。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互动等方式,鼓励幼儿的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

比如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月亮的味道》这本书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阅读遐想,“月亮到底是什么味道的?”诸如此类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提问幼儿还看过那些这样的小故事没有?幼儿可以从以往的课程读本中选择出自己喜欢的小故事与其他小朋友一同分享。通过这样的活动开展幼儿很好的分享了自己,教师也拉近了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从而引导幼儿展开自己理解的小故事叙述,放开了思路更增加了深层次思考的同时,培养和提升了幼儿语言能力。

(二)运用故事讲述,促进幼儿复述能力的发展

教师教学中经常用到故事的主人公,他们在做什么,故事的结局怎么样等等讲述,在掌握故事情节的同时,也增加了幼儿的思考能力倾听能力等等。在练习中,幼儿可能一时无法回答全部问题,但他们可以建立这样的一种阅读习惯,潜移默化间即使自己阅读也经常思考其中的故事与内容。同时,在幼儿阅读区的活动中,教师也可以将故事结构和内容转化为示意图的方式投放在游戏中,对幼儿来说即学到了知识又实现了游戏,在快乐中汲取营养,快乐成长。故事情节和人物也因为游戏的关系让幼儿更加记忆深刻,从而更加热爱学习,认真成长。

故事情节的连接有几种方式,有连贯为主的故事叙事手法,也有比较常见的插入式讲述方式,还有情节交替转环的故事叙述,连贯事也是儿童故事中最为常见的,这样的故事情节比较单一,更加适合幼儿理解能力。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幼儿作品《拔萝卜》就是典型的不断深入传递故事情节层层递进的幼儿故事,也是幼儿百听不厌的优秀作品。《三只小猪》则是重迭式代表作品,故事中三只个性鲜明的小猪是故事的主体,身受幼儿的喜欢;《萝卜回来了》是连锁式的讲述方式故事的情节和内容更加让幼儿心生涟漪。阅读区的陈列和展示是非常必要的,能让幼儿在短时间内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角,方便幼儿的学习与成长。教师教学中,强调知识的提炼与总结,引发幼儿的思考与内涵,鼓励幼儿的思维与想象运用,从而促进幼儿实现阅读区幼儿语言教学的进步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蔡铭津.文章结构分析策略教学对增进儿童阅读理解与协作成效之研究[D].

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18.

四川省廣元市剑阁县香江国际幼儿园  628317

猜你喜欢

思维拓展阅读理解
初中作文教学的思维拓展与创新分析
思维培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
文言文教学进行思维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问题导学
传统做法,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