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贝聿铭的建筑艺术

2021-09-10张晓琳

文学天地 2021年2期
关键词:建筑艺术贝聿铭设计理念

张晓琳

摘要:人人都称他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的大师”,他的设计人生在这个时代熠熠生辉,他的设计作品遍布世界各地,他的名声享誉世界。本文将从他的成长经历开始着手,走进他的人生,走进他的设计。

关键词:贝聿铭、建筑艺术、设计理念

一、成长经历

(一)家世

家世的显赫为他未来的辉煌人生以及那些伟大作品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在造就贝聿铭的辉煌的种种条件因素中,他个人的对于建筑设计的激情与后天孜孜不倦的学习,也是无法忽视的。贝聿铭的祖上是吴中的名门望族,贝家也是人才辈出,清朝中期贝慕庭与“戈”、“毛”、“毕”姓人家合称为“苏州四富”,贝聿铭的叔父是颜料大王贝润生,祖父贝理泰是清末著名的金融家,他的父亲贝祖诒是中国银行香港分行的行长。

(二)童年经历

随着父亲工作地点的变动贝聿铭先是跟随父亲在香港生活,后又举家迁往上海。当时苏州的四大名园之一的狮子林是贝家财产。贝聿铭每次回苏州,都会在狮子林里玩耍。狮子林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设计手法与设计表现及其中蕴含的浓烈的中式韵味与内涵,都深深影响着贝聿铭以后的设计理念。

(三)求学经历

贝聿铭在上海先后就读于青年会中学和上海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后赴美国留学。起初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系时,正值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战乱局势的逼迫让先进的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并未能在美国传播开,学校依旧保持着十分保守的建筑教育的模式与内容使贝聿铭十分失望,后去麻省理工学院修读了建筑工程,完成学业后又在哈佛大学继续深造。

(四)工作经历

从哈佛毕业后,他收到的学校的聘书,留校担任设计研究所助理教授。在短暂的留校任教经历后,纽约的地产大亨威廉柴根道夫邀请贝聿铭加入他的房地产公司,并合作了12年。期间,贝聿铭完成了很多优秀的设计作品,还为母校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了科学大楼,为纽约大学设计了两栋教职员工的住宅大厦。1960年,贝聿铭离开柴根道夫,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二、设计特色及理念

(一)设计特点

2.1.1设计早期

贝聿铭的早期的设计作品的风格的设计有现代主义的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的韵味。他的设计作品多采用十分规矩的方盒子这种几何构造,这种方式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使对建筑空间的利用达到极致。如纽约的富兰克林国家银行。

2.1.2设计中期

與前期对于方盒子几何构造的偏爱不同,贝聿铭中期的设计中出现了雕塑性的几何构造,有一种柯布西耶式的雕塑感。这个时期他的代表作品有大气研究中心和达拉斯市政厅、艾弗森美术馆等。

2.1.3设计晚期

这个时期贝聿铭更加注重文化与传统因素,并时刻保持着一种求知的状态,做设计更加注重对于丰富的文化内涵的研究与探索。积极探究古老的欧洲文化,寻访日本与中东的传统,将自己从小探寻中式园林所体会到的精细巧妙,运用到自己的设计理念中。设计出一个又一个为人称道建筑,如苏州博物馆、伊斯兰艺术博物等。

(二)设计理念

2.2.1几何

贝聿铭对于几何元素有着极致追求。他对于几何学浓烈的兴趣促成了他对几何的痴迷。贝聿铭认为建筑学从其根本上探究就是具体的几何图形。他的几何构成对于促进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与柯布西耶为建筑的几何性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贝聿铭则是在继承这两位的几何性的基础上将之深化,丰富了建筑的几何性质,开拓了现代主义的建筑新道路。

2.2.2光线

“让光线来做设计”、“光很重要。没有了光的变换,形态便失去了生气,空间便显得无力。”从这两句话中我们能认识到光线在贝聿铭的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抛开建筑材料的色彩,光赋予了建筑的色彩生命力。光的照射加强了建筑本身的层次效果,丰富了建筑的空间层次感。光线照射位置的改变产生的不同观赏效果,予以观赏者不同的氛围感受。巴黎卢浮宫的金字塔入口采用全方位的近似无色的玻璃来将光线引入博物馆的内部,将生气引进,缓解部分由古董以及其历史带来的厚重感。

2.2.3玻璃钢材

贝聿铭对光线的极致追求使他坚持玻璃在建筑设计中的使用。玻璃的通透使阳光在室内与室外空间中自由穿梭,玻璃具有的反射效果提升了空间的灵动性,光线与人流的帮衬丰富了空间的生机与活力。

2.2.4混凝土

贝聿铭挖掘混凝土的受力特征与其视知觉表现力。重视结构也不忽视装饰,无论是从伊弗森美术馆还是达拉斯市政厅的建筑中都能看见贝聿铭对于混凝土的巧妙运用。

2.2.5文化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是贝聿铭的集大成的作品,为了更好的完成设计,他花了很长的时间去了解伊斯兰,了解其文化、历史、宗教信仰等。他并没有因为长年的在国外工作与生活忘记骨子里的中国情怀。他坚持对于建筑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苏州博物馆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三.案例讲解与分析

(一)巴黎卢浮宫金字塔

法国总统的密特朗邀请贝聿铭改建卢浮宫。接到这个委托时,贝聿铭已经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著名的建筑设计,如:富兰克林国家银行、路思义教堂、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达拉斯市政厅等。但因欧洲建筑学家弗莱彻绘制的一张世界建筑框架图以及贝聿铭的华人血统,法国民众群情激昂的反对由贝聿铭来改造设计卢浮宫。为了能平复法国民众激昂的反对情绪,并说服他们接受自己的设计,贝聿铭在现今金字塔入口的位置放置了一个一比一等大的模型供法国民众检验,最终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玻璃金字塔从“寒碜的钻石”转变成为一颗“璀璨的宝石”。

通过这个项目贝聿铭向大众展示了现代与古典是如何很好的融合并且相辅相成的。

(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贝聿铭在设计中十分看重文化,伊斯兰教博物馆就是典型之一。

白色的石灰石堆叠而成的外墙与湛蓝色的海面相辅相成,给人以一种震慑之感,烘托出宗教的威严。在对伊斯兰建筑风格进行调研的过程中,他走访除却了所有的装饰以结构本身征服了他的伊斯兰风格的建筑——科尔瓦多清真寺。伊本图伦所设计的科尔瓦多清真寺位于开罗,这个建筑十分简朴,它由围墙、廊柱以及一个宽大的庭院组成,庭院的中心仅有一个被用来给信徒们做净身仪式用的小喷泉。这个建筑用多种几何形构成一个多面体式样,突出了其纯粹且多变的结构造型本身。回看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它的外立面通过几何体之间的层次错落,形成断面,增加了建筑的空间层次,使建筑物充满变化趣味。阳光的照射使这个建筑被赋予更加丰富的艺术感、空间感和结构美。这个设计作品充分展现了他对几何、对光线、对混凝结构的巧用以及文化的追求。

四、结语

贝聿铭认为建筑学其实非常简单,归根到底就是形式、空间、光线、运动以及细节,还有就是建筑的选址(即地域性、文化性)。

形式是展示设计理念的表达方式,空间就是建筑与建筑、人与建筑的关系展现,光线是赋予建筑更丰富层次的影响因素,运动要求设计师拥有远瞻性思维,细节要求设计师仔细认真的对待每一个项目,建筑选址要求设计师尊重历地域特征与文化历史等特定因素,因地制宜。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322.

[2]黄健敏.贝聿铭的艺术世界[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3]刘珊.贝聿铭设计的艺术博物馆建筑空间结构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1,32(05):54-58+145.

[4]张入介.中国当代建筑的传统美学表达——以贝聿铭建筑设计为例[J].城市建筑,2020,17(02):94-95.

[5]万璐,赵志青.“现代主义建筑最后的大师”——贝聿铭建筑生涯回顾[J].建筑与文化,2019(09):27-28.

[6]李想.贝聿铭建筑的美学风格及成因探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07):6-7.

(黑龙江大学 150000)

猜你喜欢

建筑艺术贝聿铭设计理念
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
贝聿铭:自信的百年微笑
论湘西侗族传统建筑风格及其保护
故宫乾隆花园的建筑艺术特征
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论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
瑶山宝镜何家大院古民居的保护与发展
贝聿铭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