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2021-09-10杨晓燕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小学英语

杨晓燕

摘要:随着英语学科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作为语言沟通工具,英语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对小学生展开英语知识教育成为必然之举。面对他们认知能力水平不足的性格特点,基于英语本身的学科特征,教师应从氛围烘托、联系生活、设计游戏、营造情境、引导实践等方面入手,循序渐进地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获得更理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习兴趣;激发;培养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开端,是学生首次系统地接受学校教育。而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尚未形成,他们对单一的事物和知识难以保持长久的热情和注意力,经常在课堂学习中出现走神、溜号的行为。同时由于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水平有限,理解能力弱,对事物的一切认知还停留在表面,在首次接触英语这门综合性较强、又与中式思维相背离的学科时会出现很多困惑,这便使他们很难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当前小学教师最为关心的。

一、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

(一)学生的学习动机低

语言类学科是由大量的文字信息所组成的,因此,可能会有一些枯燥,小学生对于文字的积累相对较少,所以更难体会到学习语言的乐趣。而英语教学作为我国第二语言学习科目,不同于母语有先天性的优势,学生在后天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一定的困难。小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信念还相对薄弱,面对困难的下意识反应就是逃避、拒绝,所以学生在枯燥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困难的时候就会降低学习兴趣,又由于学习兴趣决定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状态,导致学生越不想学越学不会,越学不会越不想学的恶性循环出现,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基础的巩固。

(二)缺少语言环境

上文提到过英语不同于母语,缺少一定的语言环境,在学生的语言意识启蒙时期所接受的就是母语文化的熏陶,不论是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学习环境都由母语系统所组成,当母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学生语言意识习惯,就会导致学生缺少语言思维转换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和母语经常相互混淆,更有甚者用母语来标注英语的发音等。同时,还会出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流畅地应用英语,总是需要先进行语言思维转换然后才能应用英语技能。这些都是因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和练习全部在课堂学习中完成,缺少语言环境的熏陶,一旦脱离了课堂环境,学生就会进入语言思考状态,无法实现有效的英语学习。

(三)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将知识传达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来进行学习理解,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但会使学生无法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更加不能让学生深入感受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当学生的学习思路跟随教师思路进行的时候,就会因为个体性差异导致有的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容并能良好地吸收运用,而有的学生就会因为理解不了教师所讲的知识而造成新旧知识堆积,进而增加了英语知识学习的枯燥性、单一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受学生的学习心理影响

小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较弱,所以很多行为和思维意识都较为情绪化,对于事物的喜好会有单纯直接的表现,尤其是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学生更加容易为了避免这两种情绪的出现而产生逃避的心理和行为。所以当学生在学习英语遇到困难的时候,挫折对于学生的心理影响是极大的,学生不但会自责、自卑,更加会因为感觉是自身原因而导致厌学、逃学。那么,当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一定的恐惧心理,势必就会造成其英语基础薄弱,逐渐加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

二、小学低段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策略

(一)注重教学互动,营造课堂氛围

传统教学观念中,在小学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教师,由教师完成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学生才是主体,因为学习是学生完成吸收知识的过程,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反思小学英语教学中主体角色的定位问题,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中以教为主体的教学思路,确定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新观念,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以此来改变传统教学中不恰当的教学方法,让教师能够以更加科学的方式和教学手段来更好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化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求学习知识。

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一年级上册“Unit 7 I can dance”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再把课堂教学死板地固定在一个点上,而是通过变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时间、空间、位置或者方向来进行教学。既可以创造出更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学习的机会,又能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或者游戏教学的形式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激发,在自身兴趣的驱使下,自觉主动地跟随教师进行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Dance festival”为主题,先通过有关舞蹈节视频影像的呈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聚精会神地观看完视频并大致了舞蹈节的含义之后,顺势导入新课。

(二)創设趣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关键的内在因素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和英语课程内容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确保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这也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重要前提。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趣味教学情境的方法,突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程内容,以多样化的趣味教学情境展开教学。

例如,教师在执教译林版一年级英语下册 “My farm”一课时,就可以在正式授课前,让学生试着想象在农场中,都有哪些动物。通过这一带有趣味性的生活情境导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之后教师就可以用“What’s in the farm?”和“What is it?”的英语句式引导学生进行回答,从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联系学生生活,进行教学情境创设

教师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时候,进行情境的创设应该将学生生活实际作为基础,避免出现创设的情境和学生实际情况相差过大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获得具体的感受,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往往只能停留在表面。教师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这样不但能够提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的内容,将学生的参与欲望更好地激发出来。在讲到“Shopping”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不断地练习“Can I help you?”等句型。学生在准备的时候,不但能够更好地掌握新的句型,还能够进行旧内容的复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有明显的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果也会有明显的增强。

(四)将游戏引入进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游戏教学法也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更好的学习相关的知识,学生这种情况下学习到的知识印象也会更加深刻。教师进行情境教学的时候,也应该利用游戏来进行情境的创设,在设置内容的时候,应该合理地设置游戏的规则,最好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选择那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游戏,来进行情境的创设。比如在讲到“My friend”的时候,主要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能够利用简单的英语词语来进行外貌特征的描述,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进行分组游戏的设计,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让学生通过一句话来进行某个同学的描述,然后让其他学生猜是哪个同学,若是猜对,那么会有一定的奖励。再如,见到和颜色有关的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和颜色有关的词汇写到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利用彩色的粉笔来进行涂色,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单词,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进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可以采取很多种手段来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兴趣,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英语的实用性与趣味性,在认同英文文化的前提下积极地学习英语知识。但是无论方式方法如何变换,教师都要注意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和小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等行为特征,将全面的素质教育作为教学总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到生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不平衡性,平等、體贴地对待每名小学生。

参考文献

[1]李亮.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07.

[2]李生莲.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J].青海教育,2018,(7):38.

[3]桑云竹.浅谈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名师在线,2018,(17):58-59.

猜你喜欢

激发学习兴趣小学英语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