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联结为基点 深化学生阅读深度
2021-09-10潘晶晶
摘 要:在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教学中融入联结教学,不仅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对小古文的领悟程度,让学生对小古文阅读形成更深入的了解。基于此,笔者在自身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先探讨了将联结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的重要性,然后对教学方式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以期对广大教师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启示。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古文;联结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4-0064-02
引 言
在小学阅读策略中,联结教学具有普适性,能将学生积累的某些知识联结在一起,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丰富学生的知识[1]。为深入探究在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中融入联结教学的方式,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和部编版小古文,针对深化学生阅读进行了相应的尝试,希望对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提供相应的帮助。
一、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联结教学的重要性
深入分析联结含义可知,其在某些方面具有和摘要、提问、预测相同的功能,具有一定的普适性[2]。首先,从整体上看,通过联结阅读,学生能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在联系相关内容中知晓课文实际的表达意思,能让小学中学段学生深入阅读维度,不仅知晓文中含义,还能领悟某些词句表达的情感意思,从而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其次,在小古文层面,教师通过联结阅读,能帮助学生找到生活中类似的情景,让学生更全面地接受古文样式,从而使其深入理解古文,让学生深入古文深处,与作者对话。这样,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对古文韵味形成更深刻的理解。
二、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教学联结方式分析
(一)找相似,缩距离
小学生在生活中难以接触小古文,他们对小古文具有一定的陌生性,不知道如何阅读和学习小古文。为拉近学生与小古文之间的距离,教师可在学生的学习基础上,为学生联系一些类似知识点,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顺利进行小古文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此外,在进行小古文教学时,教师应避免“机械式”翻译,以免打击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例如,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上《司马光》一文尽管篇幅较短,但对学生而言依然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该篇课文时,为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可为学生联结古诗学习方法。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阅读文章,让学生对文章形成初步认识。然后,教师引出小古文概念:“同学们,读完这篇文章后,对比一下这篇文章和其他文章有什么不同?”有的学生说这不是课文,有的学生说这篇文章像古诗。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引出课文的文体——小古文,同时为学生介绍:“这是一篇文言文,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种新文體。学习这种课文时,大家可以联系之前学过的古诗。这种文体和古诗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刚刚阅读和观察后,大家发现它和古诗有哪些相似之处呢?”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并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章注释及其和古诗的相似之处。这一联结方式能拉近学生与小古文之间的距离,降低其学习陌生感。
(二)联注释,易领悟
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面对古文中的词句倒置、词性转化、一词多义及古今异义等知识时理解难度较大。为了降低学生学习小古文的难度,教师应做好古文注释的联结教学,应以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基点,通过注释,帮助学生形成自主阅读小古文的能力,让学生在联结注释的基础上体验不同的阅读方式,激发学生对小古文的阅读兴趣,避免出现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情况[3]。
以部编版六年级《伯牙鼓琴》古文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古文,让其能读顺、读通,可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古文注释初步翻译课文,对不能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由小组代表介绍小组学习成果及课文的大概内容。然后,教师总结学生难以理解的词句,如“方鼓琴而志”“乎鼓琴”“破琴绝弦”“不复鼓琴”等,并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插图,联结注释再次理解古文。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逐步翻译古文,并引导学生再次联结注释,在全面掌握文章大意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注释联结能力。最后,教师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根据插图“两人对视而坐”的画面,对第二段和第三段进行详细阅读。在学生阅读后,教师提出问题:“伯牙和钟子期是知己,在钟子期说完话后,他们还会进行怎样的对话呢?”在学生进入语境状态后,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联结注释,利用想象力感悟文中人物形象,最终理解伯牙发出的感叹“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三)联故事,激兴趣
每篇古文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小学生喜欢故事,因而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故事加深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还能让学生在感悟古文表达的真实情感的同时,感悟这类古文的艺术魅力和韵味,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4]。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古文阅读教学时,可联结与古文相关的故事。
以小学四年级下《铁杵成针》一文为例,在进行该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熟悉该文,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插图和注释,自己组织语言,发挥想象力,感受古文对人物神态、动作及语言等的刻画。然后,教师在学生中选出几名代表,让他们完整地介绍古文讲述的故事,焦聚“还卒业”,并对学生介绍的故事进行点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内化了古文内容,训练了表达能力。此外,为加深学生对古文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出其他版本的《铁杵成针》。故事和课文的联结,能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深入古文内涵,感悟人物性格,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联结不同版本的《铁杵成针》,可以让学生在联结中形成新的感悟,使学生对古文的语言特色形成新的体会和理解。
(四)联传统,受熏陶
小学阶段的小古文拥有丰富的内涵、凝练的语言、短小的篇幅,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能够使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5]。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古文教学时,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结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教学方式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为其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更好地践行大语文教学观。
以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伯牙鼓琴》为例,由于学生对古文已有了深入的学习,为充分发挥课文的“范本”作用,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文章出处,引发学生思考:是什么让这个故事流传千古?同时,教师适时介绍知音文化、相关传说和名言佳句,简要介绍《吕氏春秋》及《列子》,让学生初识中国史学上的灿烂成果。最后,教师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推荐《管晏列传》 (节选),并引导学生借助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自读自赏。这样,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中,兴趣盎然地接受了古文熏陶。
结 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古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在小古文教学的基础上,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技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理解小古文,是摆在所有教师面前的难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四个方面的教学措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希望通过联结教学法,提高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的效果,在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陈源君.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的逻辑能力培养[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
苏子豪,曾福建.巧用联结策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基础教育论坛,2020(09):57-58.
袁丽辉.融情于学,情蕴于读:浅析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情感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136-137.
孙凤菲.小学高段语文读写结合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9.
欧阳汝林.小古文教学中语文要素的落实[J].教学与管理,2020(08):65-67.
作者简介:潘晶晶(1981.11-),女,福建福鼎人, 本科学历,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