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儿向涛头立
2021-09-10侯丽华
侯丽华
“春风染绿了大冶湖畔,鲜花盛开在可爱的校园,这里充满着欢声笑语,这里燃烧着进取的火焰……”节奏明快、朝气蓬勃的校歌在校园里回荡,伴随着朝阳激励着实小人奋发向上。这里,环境优雅,树木葱茏,花香弥漫,如画校园令人沉醉。这里,整齐摆放的课桌椅,窗明几净的教室,琅琅的读书声响彻校园。这里,就是大冶市实验小学。
大冶市实验小学办学历史悠久,经过几代实小人的不懈努力,先后荣获“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教改名校”“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强学校”“湖北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湖北省家长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大冶市實验小学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历经百年风霜,学校秉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举特色办学旗帜,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以“和谐”为校魂,走家校共育之路,培养全面发展的阳光少年,形成鲜明而独特的“和”文化。近几年,大冶实验小学渐渐发展成为一所拥有本部、保康小学、永胜小学三所分校区的教育集团,成立了大冶市实验小学集团党总支,学校现有党支部四个、党员教师73人,是一个有300名教职员工、5000多名学生的大家庭。
学校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听党课、观影展、教学比武、少先队活动、志愿服务……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学生在学习舞台上发挥特长,大胆展示。学校党总支在党的引领和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下,大胆践行党建工作的新方式,形成浓厚的教育教学氛围,彰显党建工作引领学校工作的核心地位。
党建引领,牢记使命,教书育人
学校要发展,党员要先行。大冶实验小学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党员教师时刻不忘入党初心和入党誓词,自觉发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学习张富清同志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崇高品德;在收看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仪式时,即将退休的老教师范爱东热泪盈眶地说:“每一个故事都触动心灵,都值得大家学习,我要向楷模致敬,我要向楷模学习!”全校兴起崇尚模范、学习模范、争当模范的热潮;在“坚守初心担使命,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党员教师邹娇说:“党员要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她带头走进社区开展帮扶活动,实现帮扶对象的微心愿,为创建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质量要保证,教师是关键。培养一支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在学校开展的尚德修身活动中,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目标责任书上庄严签上“八条承诺”;开展“一师一优课”、教师基本功比赛,激励教师把工作重心放在教书育人上,认真落实教学任务,教学工作做到有检查、有反馈、有指导、有总结,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在教学工作推进过程中,切实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展教育好故事、好语丝、好功夫“三好”岗位练兵比赛、“走进新时代——初心与使命”征文、“情系三尺讲台,争做四有好老师”“树家风正气,守清廉本色”主题演讲等一系列活动,有力地打造着一支品德高尚、工作扎实、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
教育要发展,干部要引领。“努力创建学习型的领导班子和学习型的领导”是学校党总支的目标。讲好专题党课,带领党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思想上提升班子成员的政治觉悟;通过黄石E党建、学习强国、大冶党建微信公众号等学习平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电子书阅读月活动,进行阅读评比。程良维老师说:“现在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习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是我每天必做的事情,而且越学越有趣,越学越有劲,最关键的是通过党建知识的学习,我更加爱党爱国了。”
固化于制,有章可循,有序运行
“龙衮九章,但擎一领。”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遵循“文明、勤奋、和乐、创新”的校训,牢记“培养素质全面、特长突出、善思敏行的阳光少年”的使命,在校园里形成“善教、乐学、合作、进取”的校风,把教师的教学绩效、教学常规、工作纪律等纳入量化考评细则中。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对每一位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分级落实,齐抓共管,做到每周一公布、每月一汇总。
创新引领,努力实现科研兴校。学校大力开展集团教研,帮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精工出细活”,学校在加强巡课查岗力度,推进“推门听课”常态化的同时,继续加大教研力度,由初期的语数两科推广到所有学科全面覆盖,人人参与,使每位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基础,遵循教育规律,科学地开发一系列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如今,语文学科校本课程《书海拾贝》、英语学科校本课程《Happy English》和活动性校本课程《任鸟飞——燕燕于飞》《笔尖传经典,墨香润童心》和《星流动》等均已成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策略研究》《促进学生参与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省级课题已顺利结题。
立足课堂,构建校本培训模式。学校实行集体备课模式和班主任培训模式、创建“名师工作室”、实施“青蓝工程”等,引导教师确立“人人都是研究者,上课就是研究”的理念。学校还成立学科研讨特色小组,实现协作共进、优势互补、经验传递,促进校区间交流与学习,提升教师教学基本功,努力培养一支“敬业+专长”的教师队伍。
加强活动建设,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主题教育之花绽放光彩。学校利用每周一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每周二开展各种主题的班队会活动,讲身边优秀同学的故事,引导学生要严于律己,养成良好习惯;每天早晨、大课间、下午的卫生检查,用实际行动督促学生养成卫生习惯;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活动,进行班级“流动红旗”评比,由少先队大队部组成的监督员每天对各班综合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实行“每天公示、每周小结、每月评比”制度,让校园干净整洁、文明和谐得到了保证。讲卫生、讲文明的新风尚为创建美丽文明的校园注入了活力。
兴趣特长之技异彩纷呈。学校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中华魂,腾飞的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演讲、网上祭英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出行”“争做最美小公民”、植树节、校外拓展等社会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文明禮仪素养;举办各级田径运动会、篮球、乒乓球赛、黄石市中小学生运动会等,展现学校师生风采;开展“十大好习惯之星”“校园之星”、六一文艺汇演等评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六(8)班跳绳小将曹静同学开心地说:“我身体长高了,更加喜爱体育了,学习也变得很开心。”机器人控制小组成员六(2)班的柯皓严同学说:“我不仅学会了编程,还代表学校参加过比赛,编程能力提高了,我还要带领我的队员们都学会编程,以后再参加国家比赛。”学校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长教育,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长处,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发展。
扶志脱困,扶智致富,圆中国梦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爱心扶贫,为城乡学校搭起友谊的桥梁,大冶市实验小学与殷祖镇花市小学开展帮扶活动,每年累计向花市小学提供物资5万元,多次送教下乡,帮助花市小学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将优秀的文艺节目送进花市小学校园,将优秀的教育资源送到乡村,帮助农村的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的熏陶,开拓学生的视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扶贫工作不仅要做,而且要精准地做。学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给留守儿童建档立卡,建立“爱心结对”帮扶机制,发动全校师生为贫困生捐助生活、学习用品,让每名学生都能够在校安心学习、快乐享受校园生活。
“结对认亲”,实现脱贫目标。在帮扶开发区石洪甫村贫困户的工作中,大冶实验小学工作组成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实情,共商脱贫大计。贫困户石训加的妻子陈连凤患有多种慢性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2015年他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工作组经常上门看望,给予慰问,并安排石训加到公益性岗位上班。贫困户程英枝独自生活,且生活不能自理,工作组坚持每月入户走访,及时了解她的家庭生活、健康情况。每逢传统节日,工作组一行都上门看望慰问。在大冶实验小学工作组的帮助下,石洪甫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强化。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风池。”教学质量优秀,校本课程特色显著,独特的校园文化品牌赋予学校无限荣光,百年老校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所承载着绿色、平安、健康、和谐内涵的百年老校,必将坚持立德树人,引导教师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教育改革的事业中,向质量优良、特色鲜明、家校协育的一流名校努力。
责任编辑/陈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