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改革视角下传统武术育人理念价值剖析

2021-09-10杨韦雷

当代体育 2021年21期
关键词:武学融通育人

杨韦雷

根植于中國传统文化的传统武术,因拳种繁杂、风格迥异而各具特色,又能兼取各家所长,以追求通达为本。在武术文化传承过程中所形成的育人理念,既有符合主流教育价值的一面,同时又因门类不同而不同。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并结合文献资料法,以马氏通备武学为研究对象,从教育改革角度论述传统武学育人理念的价值。传统武术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其育人理念源于传统并能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很多理念与我国教育理念相通。因此,教育结构改革与传统武术育人理念有很大的融通性,应该引起重视。

传统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一部分,传承久远,虽遭遇碎片化问题而面临失传危机,但不乏有坚守传统武学本位者,马氏通备就是为数不多的一支。马氏通备并非一门一派,而是一个内容宏博的武学体系,因此称之为马氏通备学。通备武学体系不仅重视技术的练习且重视对门人学识水平的培养,以培养文武兼长的全才为目标。通过实地调查通备武学训练基地健公书院,再访谈主要传承者马明达教授、马廉祯教授及众多追随弟子,亲身体验新时代书院式教育,感受马氏通备武学育人过程,试图梳理马氏通备武学育人理念,希望能为我国教育结构性改革提供参考。

1 马氏通备武学“融通兼备”思想现代阐释

“融通兼备”是我国古代武艺思想精华,上承戚继光《拳经》“各家拳法兼而习之”,是戚继光武学思想的核心。谈“融通兼备”就是要破除门户之见,提倡广泛的交流,博采众长。“融通兼备”是马氏通备武学最基本的宗旨,“戚继光‘兼而习之’的思想,对以‘融通兼备’为主旨的通备武学体系产生了很大影响,经过通备先贤的努力,将其升华到‘因流分类’的通备技术理念上。”

“各家拳法兼而习之”并非随意拼凑,而是要坚持本色有条件进行取舍,严守规矩。在“融通兼备”理念下,形成以“开合、吞吐、起伏、拧转”四个劲法为核心的“通备劲”,是通备学子不遗余力毕生所求。“融通兼备”不仅表示对武艺的融通,还包括其他诸如文章、书法等的融通,它强调“参悟”的重要性。

2 通备武学“坚守学统”理念在教育结构性改革中的价值剖析

“坚守学统”是马氏通备武学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也是对通备学子的基本要求,坚守学统就是要严防“泛娱乐化”及“世俗化”倾向,始终保持高古冷峻特色。“学统”理念在我国古籍中有大量记载,如据《北溪大全集51卷》卷三十七中记载,“‘问学而不思则罔段’:学统言之,固是效先觉之所为,今就近言学只是学其事,思是思其理,学是身去学,思是心中思。”“问学而不思则罔段”其意与《论语集说10卷》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指“学”与“思”的辩证关系,文中所言“学统”有一门学问之意。再者如《元始紀事本末27卷》卷十六记载,“精明简潔,卓然成一家言,作学基学统二篇,使人知学之本與爲学之敘。”《学基》《学统》为吴澄所著,目的是为了告诉人们“知学之本與爲学之敘”,意指让人知道做学问的根本与求学的途径。但“学统”并非单指学问也并非专指一本书而言,它更倾向于一门学术体系,内涵丰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学统的构建,呼吁“重建学统”。方朝晖教授认为“学统是一种独立的学术传统,包括一门学问所具有的独特的运作逻辑、意义世界和研究范式等。”因此学统的迷失,不仅会导致无数学人无所适从,而且会导致一个民族的学术失去尊严和光辉。近代中国在“西学东渐”思潮推动下,“西化”成为国家富强的最大呼声。在西化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遭遇前所未有的损失。但对于一个有如此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完全西化”显得异常艰难,很多学者认为是西化不彻底。“完全西化”极其不易,因为中西之间在信仰、生活习惯及思维方式等有着本质的区别,归根结底这由中西文化差异所决定。晚清至民国时期,很大一部分人处于中西之争的自我矛盾中,尤其是在西方列强军事、经济、文化及制度的冲击下,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文化自信,导致学统的迷失。正如邓曦泽所说,“有效的学统不仅是赓续历史的必要条件,也是开拓未来的必要条件。一个不能赓续历史的文化是绝不可能创新而开拓未来的,在学术的历史与未来之间,最有效的连接就是学统”事实上提到“学统”的变化,或多或少会联想到“道统”与“政统”,“学统”“政统”“道统”最先由牟宗三提出,称之为“三统之说”。根据其《牟宗三学术文化随笔》书中所述,以“学统”名之,源于中国只有道统没有学统的说法,为了使人正视其本性与基本精神,限定其分位与层序,以彰“德性之学”之特殊,故名之,义和之官是中国学统的开端。“正统”指“政治形态或政体发展”,“道统”指撑开以往“构造的综合”与“曲折的持续”,提炼凝聚“根源的文化生命”。从其叙述里可以看出,道统、学统与政统对现代社会的发展都是有积极意义,都应该加以提倡。如今有关“三统”的研究不在少数,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并不完全统一,甚至除“三统之说”外,还有“治统”的说法。综上所述,重建学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并非易事,“任重而道远”。

不管是“重建学统”亦或“学统的迷失”,皆暗示着当前学统并不完善。马氏通备武学“坚守学统”表明它已形成一个独立体系,确立了一套规矩,以完善通备学子的个人素养。马氏通备坚守学统的价值诉求与我国教育结构改革的最终目的一致,即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所以“坚守学统”对我国教育改革有重要意义。下面以马氏通备武学略举几要点来说,第一,敬重先贤,这是“坚守学统”题中之意。敬重先贤是马氏通备武学的根本,表现在将历史上那些真正的大家视为门类典范,熟读背诵经典,延续先贤精神,如对著名军事将领戚继光将军及其《纪效新书》“拳经”的推崇。教育现代化应该给学生树立敬重先贤意识,以先贤为榜样从而转化为精神指引,对我国传统文化要有敬畏之心。第二,严守法度。一方面马氏通备武学要求“通备人”要遵守规矩,对通备武学思想、技术不得随意更改,要最大限度保持其完整性。另一方面要求门内弟子尊敬师长,以“鞠躬礼”作为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同时贯穿训练始终。严守法度是教育有效进行的前提,马氏通备武学是从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中开始做起,我国教育改革也应该考虑怎么把它贯穿于学生日常活动中。最后,确立标准。马氏通备从思想到技术确立了一整套标准,用来规范通备学子日常,同时指引方向。教育结构改革要重视标准的确立,不仅要规范学校教育系统,校外也是一大问题,要加强规范校外辅导机构以及对影视传媒的监督,严防文化泛娱乐化及庸俗化发展。事实上,不止教育领域该如此,社会各方面也需要确定标准,规范人们的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 通備武学“全人教育”对教育结构性改革的启示

“全人教育”简单来说是指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培养全能型人才。“全能”即意味着不偏于一隅,因此要想达此境极其不易,但也并非无法实现。除去个人因素,树立“全人教育”意识是重中之重,所以完善教育环境非常重要。“全人教育”是马氏通备武学育人理念的核心,基本要求即文通武备,又集中体现在“尚武”“尚勇”“尚德”“尚智”中,统称“通备四尚”。“通备四尚”之间是一个缓慢过渡的过程,首先尚武是前提,尚勇是尚武的下一阶段,以此类推直至尚智。从另一角度来说,“四尚”虽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但并未完全分离,其实质是同时进行,只是每一阶段侧重点会有差异。

尚武,首先需要身体力行,追求身体强健及健全的体格,是基础之基础;再借此形成一种风气,从而提升凝练为尚武精神。尚勇是指在尚武的基础上,勇猛精进、行事果断,尚勇又如戚继光《拳经》中所言,要有“临敌胆向前”的气魄,常言道“狭路相逢勇者胜”亦指此。但通常情况下“武”和“勇”经常联系在一起,称为“武勇”,意指威武勇猛,因此也就有了“崇尚武勇”的说法。

“德”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德的本意既指内心的情感或信念,又指恪守道德规范者的操守或品行。总而言之,德就是为了达到目标(道、方向)而选择的正确的心境和端正的行为。”事实上“德”在我国由来已久,这一点从儒家思想治国理念就能看出,即“德治”(以德治国)也称为“礼治”,其核心是“以德化来教导,用礼法来规范。”具体又可体现在孔子“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上,在《论语·为政》篇中说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以德”其意既指为政者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也指以德来治理国家,这是儒家极力提倡的治国方略。同时注重明辨是非的能力,“明辨是非”出自《礼记·中庸》:“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因为明辨是非是一种主持公道、维护正义及嫉恶如仇的品质,也是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更是一种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大公无私、服务大众的境界。”毫无疑问,无论何时何地,尚德不可或缺。

尚智在马氏通备武学中是最高层次追求,“不读万卷书,难做通备人”,也就是追求通达感。马氏通备武学将基本礼节、道德规范与平时训练融合到一起,尚武与尚德统一于行,如“鞠躬礼”贯穿训练始终,这样的结合方式应该重视。

通过对马氏通备武学核心思想及育人理念的价值剖析,不难发现通备武学随外部环境变化,处于不断“运动”状态。换句话说通备武学从理念到技术一直处于运动变化中,讲“变”不是对理念或技术的随意更改,而是指根据现代思维作出调整。比如育人理念不断吸取科学的运动训练方法,使其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再者要求门内“读万卷书”并非毫无选择,而是有选择性的阅读,加之如今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如果不随之更新,结果可想而知。“技术”上的变,主要表现在删繁就简,不以多为荣,保留精华部分,但前提是绝不改变动作结构,增加或创编动作。“通备主动不主静,动是根本。”通备武学的最大特色是虽处于变化过程中,但始终能坚持本色,坚守文化本位,坚守学统。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武学融通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联通融通变通,打造精准高效的复习课堂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什么是绥芬河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诈骗妻子初恋600万,一个渣男最深的套路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风险警示:香溢融通、物产中拓、申达股份
梦幻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