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关联交易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
2021-09-10刘洁
刘洁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各个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企業之间的关联交易也愈发频繁。关联交易是根据社会发展及企业经营所产生的一种较为特殊的经济往来,它的存在对企业来说有一定的好处,但在日常管控中若没有相应的制度与手段,则会带来一系列的风险。本文就关联交易中可能会产生的经营、财务及税收等风险进行深入剖析,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以及监管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希望对保证市场合理运行以及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关联交易;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企业的利润空间逐步缩减。从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披露数据的整理材料可看到,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都存在问题,采取关联交易事项的方式进行财务舞弊的行为十分常见,因此加强关联交易管理是防范风险、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国内外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监管防范风险的责任比以往更重。因此,要切实加强关联交易管理,防范经营风险,促进科学发展。
一、关联交易的风险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更趋向与国际化接轨,而关联交易原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关联企业集团兴起的,随着企业集团内部的交易逐渐增多,也就不可避免的发生关联交易。公司大多会利用关联交易使上市公司可从内部避免各种耗费,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所以符合法律法规的关联交易成为企业合理粉饰报表的重要手段。
关联交易通俗的理解就是企业或者公司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36号——关联方披露》中的规定,关联交易是指企业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关联方一般包括公司以及企业的相关部门(或单位)和股东(或个人)等企业的利益相关方。我国将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中关联方定义为“在财务或者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则认为他们是关联方。”关联交易的主要特征是企业资源或义务的转移,在通常情况下资源或义务转移的同时,也相应的伴随着风险和报酬的转移。所以,关联交易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有着显著的短期利益,然而从长期角度来看,过多的关联交易会对企业产生很多隐性的、不利的影响。
(一)关联交易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
企业使用关联交易会增加企业的财务杠杆,从而增加财务风险,加重公司的财务负担,还有可能增加坏账,比如企业大股东提供一定担保,上市公司与其关联企业变相拆借资金等,均会给公司带来潜在的财务风险。
赊销是关联交易最常见的项目,表面上来看赊销项目操作简单且金额可大可小,因此可以通过赊销手段进行利润的转移,然而这种赊销仅仅是表面上增加了报表上的利润,实际上没有任何现金流入。由于没有实质性收入,因此过多的使用赊销手段会给企业带来坏账风险,增加企业财务杠杆。同时交易数据的失真,还会引发统计核算出现偏差、财务核算失真、对外披露不准确等问题。
从资金占用角度来说,有相关法律规定企业之间不允许相互拆借资金,但是实际上这种现象存在非常普遍,且无法杜绝。从短期角度来看,上市公司占用大量集团资金,不仅可以增加账面利润,还可以增加母公司的资金。但如果存在长期且随意地拖欠占用资金而形成坏账,不仅损害了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还会使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二)关联交易可能产生的经营风险
首先,过多的关联交易会对公司正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如果关联交易被迫中止,就会干扰到公司的正常经营,降低企业的独立性与竞争性。例如过分依赖关联公司的技术使自己失去技术上的竞争性,或者原材料购入与商品出售都主要依靠关联方,则会使自己失去经营的独立性。如果关联交易定价不合理,也会很大程度造成本公司利益的损失;同时如果由于关联交易造成很多账未及时结清,占用企业过多经营资产,同样也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三)关联交易可能产生的税收风险
企业与关联方通过关联交易向享有税收优惠政策的一方转移利润,合理避税,从而实现短期利益最大化,整体税负最小化的目的。或通过转让定价,以高于或低于市场正常交易价格进行的交易。但税务部门会因为税收收入的流失,追查异常关联交易,主要重点调查以下情况:存在大金额的关联交易、企业经营类型多、企业存在长期亏损或跳跃性不合理盈利、公司的收益与风险不匹配等等。
(四)关联交易可能产生的声誉风险
企业采用关联交易,不仅可以一定程度降低企业在日常经营中的交易成本,还可以大量提高公司的交易效率以及资源配置,从而美化报表利润。但若是采用不当关联交易,通过虚构交易降低成本,虚假增加效益,大量关联交易一经披露,就可能会对公司的形象产生负面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的客户资源,关联交易的价格与客户的销售价格不一致,其定价不合理、不公允,会损害客户的利益而失去大量客户资源。所以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过于频繁的关联交易会损害公司的商誉与客户忠诚度,失去更多下游客户资源,不利于上市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
(五)关联交易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
在企业的关联交易中,企业经常因为关联交易的协议冲突,和外部各个利益相关方之间无法很好进行协调,从而陷入客户的诉讼中,因此增加了企业的法律风险。同时由于关联交易是一种利益的交易,利益相关的股东或者是公司管理层操纵关联交易为自己牟利,就可能会损害非利益相关的企业内部人员的利益,因此引发公司股东、董事与管理层之间的法律纠纷,引起企业治理结构动荡,可能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结构的稳定。
二、造成企业关联交易风险发生的成因分析
(一)内部控制意识差,内控制度不完善
从企业的立场来看关联交易,内部控制水平是影响关联交易的重要指标。部分企业对内控存在的意义并不明确,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意识差,企业内部无法形成上下一体的互相检查并监督的企业文化,因为企业的发展不仅仅依靠管理层,更应该依靠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如果全体员工没有明确意识到自己的内部控制责任,那么则会导致内控制度只停留在表面,缺乏实质性的执行与落实。
企业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环境的中心部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内部控制不完善会造成企业股权结构不合理。股权过于集中会造成某个利益团体对企业事务的独权治理,使得内部控制失效,直接利用关联交易,无偿占用大量上市公司资金。而股权结构过于分散则使得企业没有主心骨,各种政策难以准确、快速的实施,也因此为企业不正当关联交易的发生提供了机会。
独立管理层成员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还可能缺乏事前审计制度,例如可能在被担保人的企业经营成果和信用状况没有经事先核查的情况下就签订合同。或者说与相关方签订的合同是不符合法律规定,还可能存在关于关联交易的进行不符合法定程序等等问题,诸如此类管理层缺乏事前审计的行为只会损害中小股东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和利益。
(二)选择性信息披露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发现出具内部控制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在逐渐增多,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通过查看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违法处理情况,相当数量的公司存在会计报表的迟报现象,在相关交易方面的信息披露不及时。由于企业提供的及时有效的会计信息是债权人和投资方对经济业务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企业在进行披露信息时,对自己不利的一些重大事项,例如关联交易、股权结构变动等等事项,没有出具及时有效的会计信息报告,那就会直接损害投资方的利益。
第二,在审计报告的信息内容存在欺骗性,例如选择性对关联交易事项进行披露或者隐瞒,甚至为了逃避责任、降低处罚,将重大缺陷判为非重大缺陷事项;又或者将重大缺陷事项放在其他事项进行选择性披露,以此减低不正当关联交易对公司的负面影响;又或是为了达到上市的目的或者是存在融资需求,为了达到标准而进行虚假的关联交易对财务报表进行造假粉饰。
第三,除了会计信息中对关联交易的不合规披露,我国对于关联交易中的转移定价的披露也不完全。国际上通常采用三种方式进行转移定价:成本加成法、在售定价法和可比价格法。成本加成法是在已确定成本上进行百分比增加作为定价,在售价格法则是扣减可弥补的成本和部分利润,然后确定价格,而第三种可比定价法则是采用类似商品市价确定定价。不同方法的选择影响关联交易的定价,同时企业会利用关联交易定价的不可控性,自由、随意地标价,定价类型多和价格的不可控使得关联交易的价格一直无法得到切实规范与完全披露。
(三)内外部监管不严
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监管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主要的法律都是针对证券市场、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证券交易所的行政法规,缺乏专门针对关联交易的法律,使得法律的建设不够完善,同时中介体制目前还不健全,因此明知相关交易存在一定的问题,却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处罚。于是一些企业就利用法律的空子,通过关联交易来修饰自己的报表数据,增加企业的报表利润。而我国法律对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量刑标准处罚成本远远低于通过报表造假带来的收益。因此,我国法律在企业不正当关联交易方面缺乏强有力的约束和处罚,使得现在企业关联交易频繁的发生。
社会监管也存在不足,虽然注册会计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监管方面有着重大作用,但是由于社会人员职业素养参差不齐、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缺乏独立性等原因,再加上要认真核实企业大量的会计资料以及经营成功的资料,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全面有效的披露,所以难以承担全部的社会监管作用。另外,如今会计师行业竞争愈发激烈,难免会发生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获取业务而迎合企业,对关联交易的审计放松标准等违背职业道德的事情。
三、完善企业关联交易建议
(一)企业内部措施
1.建立健全风险管控制度,提高风险意识
企业的管理层应该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强化企业文化,明确每一位员工的责任与内控教育,同时为员工提供一个管理有序,责任明确,互相制衡的环境。还应该提高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作为直接接触企业财务主体的会计人员,他们对公司的内控起到重要作用。
2.完善治理结构,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
股權结构不能过于集中也不可过于分散,同时应该杜绝大股东一家独大的情况,除了建立独立强大的审计部门进行监管,还可以增加中小股东的监督企业关联交易审批的权利,使得董事会的决策能得到多方面的监督与建议。企业内部除了应该职责分离,做到各司其职与互相监督,同时也要让各个内部权力之间可以互相制衡,保障企业内部的保持平衡。
3.从公司治理上要规范关联交易审批流程
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关联方交易审核与对账制度,从事前、事后两个方面采取行动,降低不当关联交易概率。事前可增设多个审批部门与流程,并赋予他们不同的审批权限,审批通过的关联交易还应该递交给股东大会进行最后审议,取得绝大多数股东同意之后才可继续进行相关关联交易事项,同时对于关联交易事后事项,也要进行对账与记录。
(二)注重关联交易的披露
第一,债权人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关联交易的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广泛性,同时这也是监管部门应该重点关注的,同时公司只有贯彻完全披露、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才能使企业长远的发展下去。那么其首要任务就是要对我国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体系进行完善,这点可以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上市公司应该建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并且全部成员由非执行董事组成,这样发布的审计报告与披露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及时性可以得到保障,减少虚假关联交易的披露,最大限度上保证企业与股东的共同利益。
第二,我国应该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符合国情、合理且多样的关联交易定价准则,使得关联交易的定价进行合理规范化,使得企业关联交易定价有据可依、有法可依。同时应该采用独立审计委员会提前制定好的合理的定价方式,还应该在报告中披露定价理由与方式,例如考虑各种市场因素,企业具体的优惠政策以及加成比例等等影响定价的因素。
(三)加强监管
第一,企业应该从自身内部监管方面做起,通过内控制度协调并且平衡各个相关方,保证关联交易信息的可靠性与完整性。对关联交易方面的风险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管作用,例如选择独立的风险委员会对企业关联交易进行风险评估,同时采用追责机制,规范企业股东行为,帮助员工履行职责,对其失责行为进行处罚。
第二,加强外部监管,增强社会以及行业对关联交易的关注,我国应该加强会计准则法律法规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关联交易方面的政策,加强IPO审核力度,重点关注关联交易的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加大不正当关联交易的处罚力度,对所有涉及的相关方进行重点追责。社会还应该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能力,确保会计师事务所成员具备胜任能力与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我国部分企业内的员工不具备良好的内控意识,且企业内控制度不完善,因此需要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建立优良的企业文化。第二,在会计信息报表方面,企业选择性信息披露,对于不利事项选择弱化甚至是不进行披露,因此企业最好采用独立的审计委员会进行信息对外披露,同时对关联交易的定价合理制定。第三,由于内部外部两方面监管不严,内部监管方面需要领导层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制度,外部监督方面则需要行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相关法制法规以及处罚力度,包括增强会计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秋红.企业关联交易风险管理及其防范[J].财富生活,2021(08):193-194.
[2]肖璎波.关联交易现状分析及风险防范研究[J].中国产经,2021(03):87-88.
[3]郭振峰.企业关联交易风险管理及其防范[J].中国市场,2020(26):82-83.
[4]白玉菡.关于关联交易风险管理的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4):55-56.
[5]朱思爽,王勇州.多方合力把准关联交易风险管理“方向盘”[J].中国农村金融,2019(12):48-49.
[6]薛丛中.浅析企业关联交易的风险防范[J].财会学习,2018(19):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