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灵魂的卓越成长

2021-09-10任富强

关键词:人格精神教育

任富强

摘    要:教育之所以关乎灵魂,也因为教育是探索真理、追求幸福的精神性事业。所谓精神教育,是一种“旨在提升人的精神发展水平,改进人的生活质量的教育”。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道德人格教育、审美情感教育;精神教育可通过光辉榜样引领、经典著作阅读、影视艺术熏陶、德育实践活动等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精神教育;灵魂成长

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一些学生没有人生目标,没有学习动力,没有努力恒心,更有甚者,热衷玩手机、打游戏、谈恋爱;有些学生在课堂里会毫无理由地大声哄笑,一件毫不起眼的事情,也会引发一阵大惊小怪。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引起学生对某些教学内容的关注,能做的工作似乎就是敲敲黑板——这个内容是某某年高考考过的,除此之外,再无良策。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有的教师或灌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思想,或定位于“佛系”的人生追求。有的家长,不管不教,不引不导,把男孩当作女孩养,把女孩当作宠物养,无原则地迁就放纵孩子,美其名曰“依其天性,顺其自然”。

毋庸讳言,这种平庸、小气、空洞、粗鄙、无聊、功利等精神荒芜的现象,相当程度地存在于我们当下的校园生活中。其甚者,说它是“失魂落魄”“魂不附体”,似也不为过。

一、精神教育的现实困境溯因

教育是以追求知识、崇仰真理为鹄的的精神性事业。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1]他把教育定义为灵魂的教育,突出教育的内在品格是学生的精神成长,强调的是使受教育者自主选择人生和把握人生方向。这种教育思想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念论教育哲学一脉相承。德国精神科学教育学的教育家们发展了柏拉图以灵魂转向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提出了“灵魂唤醒”的主张:“教育不在于使人单纯地获得死的知识,而是使人通过文化价值的摄取,获得人生的全面体验,进而陶冶自己的人格和灵魂,达到灵与肉‘全面唤醒’的高度,成为多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2]

质言之,我们的教育应该培育学生心存生命的关怀与敬畏,寻找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涵养改造的勇气与抱负。其目的是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保持做人的尊严,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只有为人的生命幸福而进行的教育,才是真正人性的教育。遗憾的是,有不少人把教育的内容窄化为单纯的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把教育的目的简化成为了当下、为了考试、为了就业。人们所希望的在知识学习中提升精神价值、完善自我灵魂,成为美丽的泡影,于是精神走低、意志薄弱、境界不高、理想迷失的现象变成了寻常的存在。

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既有对教育真谛的误解,也有实用化传统及时下某些潮流的影响。

人活在世上,当然无法回避现实的诉求,但把教育的目的锚定在“有用”上,而且要立竿见影、立等可取,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便有可议之处了。

凡事讲求实用,不切实用就当作无用,这种传统由来已久。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神话之所以仅存零星者,说者谓有二故:一者华土之民,先居黄河流域,颇乏天惠,其生也勤,故重实际而黜玄想,不更能集古传以成大文;二者孔子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用为教,不欲言鬼神,太古荒唐之说,俱为儒者所不道,故其后不特无所光大,而又有散亡。”[3]“重实际而黜玄想”的负面影响是很明显的。在中国科举史、教育史上,举业与学业对立,学子只钟情举业而废弃学业,耗尽大好年华于“四书五经”,其背后的主要势力便是实用主义。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论及科举与学校的关系时说:“科举虽为取士而生,但前提是存在接受过教育的人士,因此常常给人感觉教育包含在科举制度之中,至少教育制度隶属科举制度,教育几乎是针对科举考试进行的准备。”[4]

这种传统汇入时下的某些诸如拜金主义、工具主义的潮流中,助推了教育的功利化。教育思想和环境变得急功近利,教学形式选择、学习方式选择、学科选择、专业选择以高分、高收入作为唯一标准。这湮没了教育内在的育人功能,放弃或者说遗忘了教育以谋求个体心灵的“畅适自足”的内在目的。这样,认为精神教育、思想哺育不敷实用、可有可无,也变得十分自然了。“但我们必须超越单纯的功利主义观点……教育不仅关系到获取技能,还涉及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的价值观,而这是在多样化世界中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伦理问题对于发展进程至关重要,认识到这一点,可以反驳当前的主流言论。这样的认识,增强了教育在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让人们能够过上阿马蒂亚·森提出的发展观所描绘的有意义和有尊严的生活。”[5]

二、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精神教育,是一种“旨在提升人的精神发展水平,改进人的生活质量的教育”[6]。精神教育之所以必要,根本上说是由教育的本质决定的。从教育者的角度看,“教给人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否则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人格却得不到和谐发展。务必让学生对价值观念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对于美和善,他必须有强烈的感受。否则,他——及其专业知识——更像是一条受过良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7]32。而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就如洛扎诺夫所说:“只有作为个人,作为这一个人,而‘不是一般的人’,我才能在思想和感情上有所建树,才能坚持不懈地追求。”[8]

我们之所以说教育是灵魂的事业,因为它进行的是精神的陶炼。其要旨,需要师生具有深心大愿。什么是深心?拿梁漱溟先生的话来说,深心就是悲天悯人,也包括对人生的反省。什么是大愿?“是一种大的志愿力,这种力量自深心而来。”[9]56比如张横渠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彰显了儒家的广阔胸怀,即为天下确立文化价值,为生民确保生活幸福,传承文明创造的成果,开辟永久和平的社会愿景;又如“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愿为别人而牺牲自己,经世济民,勇猛精进。具有深心大愿的反面,就是俗見俗肠。陶醉于起居享用,纠缠于鸡毛蒜皮,营营于蝇头小利,汲汲于一己得失,这些整日追思玩味的问题都是小问题,而非大问题。有小问题者小器宇,有大问题者大格局。梁漱溟先生说得更直截:“有小问题者为小人,有大问题者为大人。”[9]56如前所述,学生没有学习兴味,教师不是通过打开知识,激发思维,来引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望,而是以高考的名义来“利诱”;至于“吃得苦中苦”倡导学习的吃苦精神,并无不对,但是以此来鼓动学生成为“人上之人”,不免散发着陈腐功利的气息,其欲为人上之人的目的,跟我们的育人目标,相距不可以道里计。王夫之说过的“恶莫大于俗,俗莫偷于肤浅”,用在这里,恐怕也是合适的。

教育之所以关乎灵魂,也因为教育是探索真理、追求幸福的精神性事业。

教育以传承人类优秀文化为使命,尤其是文化中的真理性知识,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人,所谓薪火相传,弦歌不辍。教育提升学生的自然状态,使之不断受到熏染,不断发荣成长,而且“长”,永无止境,“成”,永不长成,即梁漱溟先生所引用的杜威的主张“只许长,不许成”[9]13,由此持续发展其理想人性和美好人格。这样的知识体系,与学生偶然得到的主观体验、片段性和零碎化的个人经历所得,往往不可同日而语。如果像前述某些家长的不管不教,不引不导,教育不着眼于改变学生的自然属性,不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精神和能力,还认为是依其天性、顺其自然,那是对教育最大的误解,实际上也就消解了教育本身。

教育是与追求真理和价值紧密相连的精神性事业。“无论是科学、道德还是宗教,最根本的发展动力在于对价值的感受和判断。这种动力形态多样。或惊异,或好奇,或敬畏,或崇拜,或热切地希望自我融入超越自我的事物之中。这种价值感固然意味着人生需要付出极为艰辛的努力,但如果没有它,人生就会沦落到那种低劣的消极状态中。”[10]48

这种求知的过程,追求真理的历程,作为一种人为的及为人的精神活动,不单单是一种工具,还有其自身之目的,且存在于教育过程之中,故谓教育本身“自成目的性”。何谓“自成目的性”?简言之,即某一行动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行动自身具有自足之价值。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时习,本身便是目的,亦即已经达到了目的,当然享有无上的快乐了。孔子的学习不是为外在于目的之物,因而才可能从中得到快乐和幸福。因此,快乐,便是当下行为的直接快乐,而非于行为之外别求快乐。显然,自成目的之教育尤为关注教育过程中人的成长,并能使人过一种自足的幸福生活。“为知识追求知识,近乎狂热地热爱正义。”[7]135爱因斯坦的话,其实也正说明这一点。

三、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其实现途径

(一)主要内容

1.理想信念教育

在一个人的精神结构中,理想和信念处于核心地位。有怎样的人生愿景和奋斗目标,就会有怎样的追求和行动。这些理想信念包括共产主义信念、对社会发展和前景的信心与关切,也包含个人对人生价值观的坚持和守望。尽管是价值多元、选择多维,确实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让学生人人成为追求崇高价值实现的英雄,但是,引导和激励学生提升人生的价值水准,超越现状,不满足于平凡,不甘心于平庸,就会使学生确立奋斗的高标,获得上升的托举之力。

马克思在他十七岁时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做出的献身;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并没有考虑选择哪种具体职业,而是把择业提高到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的层面。这彰显出少年马克思的崇高理想和为人类而献身的伟大抱负。

即便似乎被不少人推崇、赞赏的“不想成英雄,愿為路边鼓掌人”的观点,其实质大致上是退出人生竞争,放弃卓越追求,甘愿平凡一生,成为社会生活的辅助者甚至旁观者。固然,人的禀赋天性,及与之相关的追求、境界和襟怀是不一样的,确实没有必要和可能把每一个人培养成非凡的英雄,但是不论学生存在怎样的差异,其胸怀梦想,追求理想,具有“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陶行知)的心胸气度和目标使命,不但符合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少年情怀,而且也有极大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理想境界,提高其价值水准,提升其作为人的内在本质,使其人生更具有超越性发展的可能,并由此焕发出生命的力量,借以疏离琐屑平庸、粗鄙小气的精神状态。国内有的高中名校,把“为人类的幸福而学习”作为学生奋斗的口号,就闪耀着夺目的理想光辉,具有璀璨的感召力量。

2.道德人格教育

我们所说的人格,综合了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诸方面的特质。伦理学从善和恶、高尚和卑下的维度上审视个人人格的差别,因而其人格概念也就是道德人格的同义语。道德人格的高低,是衡量人性水平的标志。

而崇高是人生命的一种非凡境界。它显示一个人道德人格的高度。引导学生追求“崇高”,并不意味着要求学生人人做出牺牲和奉献,而是在于引导学生对英雄品质的油然敬意和对伟岸人格的膜拜神往。“真正崇高的人性是能够被比自己伟大的人和事所感动,只有这样,人性才有可能不断被塑造、被开拓成更加美好的人性。”[7]27

追求精神的高贵与典雅,当然包括对英雄的敬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做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勠力同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11]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学习英雄的必要性和学习途径,对引领我们学习英雄的崇高献身精神投身民族复兴大业,意义十分重大。而总书记对意大利众议长菲科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答问,体现了一种胸怀博大的道德人格。这与“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这些饱含深情而又质朴的告白一样,彰显出人民领袖为民谋幸福、为国谋复兴,奉献担当、矢志不渝的思想境界和崇高情怀。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在道德人格上引导学生向上向善,向往崇高的道德,并不是要求全体学生把这样的道德境界作为及格线。

3.审美情感教育

当下,作为学校人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不过,就大致情况而言,人们往往注重审美兴趣的激发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大多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审美教育固然离不开审美兴趣和能力,但尤为重要的是,美育说到底是人生价值及其取向的教育,也是一种道德养成和人格塑造的教育。

“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体现为活跃的思维,以及对美和高尚情操的感受力。这与掌握零碎的知识毫不相干。”[10]1爱因斯坦也说过类似的话,强调了没有“感情”及“美和善”的教育所产生的恶果,即“更像是一条受过良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只有通过这种审美人生教育,突出艺术的理想价值、情感价值和超越价值,使受教育者完成对现实和自身的超越,使“欠缺的感情醇化”(杨贤江语),才能使人超越现状,使低俗的欲望升华,使冷漠的心灵博大,使偏枯的人生闪耀光华。

(二)实现途径

1.光辉榜样系列

爱因斯坦曾说:“只有伟大而纯洁的个人榜样才能把我们引向高尚的思想和行为。”[7]10这与梁漱溟的“历史上伟大人物的事迹,最足以启发我们的内心而扩充我们的人格”[9]35的说法相一致。我们可梳理古今中外为人类、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过伟大贡献的人们,多侧面地组成精神教育光辉榜样系列(如伟大的先驱者系列、伟大的殉道者系列、伟大的思想家系列、伟大的探索者系列),以讲座、LED宣传等方式,系统地、反复地予以灌输,并要求学生发表感言。

2.经典阅读系列

我们可将经典著作推荐给学生,由学生选择,并定时阅读和讨论;也可开设专题辅导及文化讲座。经典著作可以是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蒋梦麟的《西潮》、福泽谕吉的《文明论》《劝学篇》、林觉民的《与妻书》、南帆的《辛亥夜的枪声》、杜兰特的《历史的教训》、文一的《伟大的工业革命》、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刘亚东的《是什么卡了我们的脖子》、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等等。

3.影视艺术系列

影视艺术的视听形象直观性、时空结构融合性等特征,相对于绘画、雕塑、音乐、文学等艺术类型而言,给人带来的是更直接、更强烈的审美愉悦。我们要让学生在影视教育中感受世界、开阔视野、体验情感、净化灵魂。学生观看纪录片《冲天》,看到笕桥航空学校的校训“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当会感念抗战时期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飞行员,或毕业名校,或出身名门,投笔从戎,为国而战,毅然决然地为民族的自由和尊严而血洒长空!观看北京大学拍摄的《星空日记》,当会深刻地感受到“梦想,才是最真实的现实;不是现实支撑着你的梦想,而是梦想支撑着你的现实”的深意。此外,诸如《含泪活着》《八佰》《肖申克的救赎》等都值得学生集中观看、讨论。

4.德育实践系列

德育实践活动是道德内化的重要手段。关键是不要流于形式,而是要唤起学生,让学生内心真正触动、深度感动。比如笔者在对学生的集体谈话时这样开头:

人是有梦想的特殊动物,这种梦想也体现了人所特有的精神追求。阿基米德在敌军入侵时还在家研究数学问题,在沙板上画圆,他说“不要动我的圆!”我去余姚河姆渡遗址陈列室,看到“双鸟朝阳”正面中间阴刻五个大小不等的同心圆,外圆上端刻有熊熊的火焰纹,象征太阳的光芒,两只鸟簇拥着太阳。对于生活在公元前5000—前3000年的古人类来说,温饱是他们面临的最严峻的生存考验,他们的平均寿命可能还不到30岁。然而,即使是在这样恶劣的生存条件下,他们仍旧能够产生一种追求艺术的热情。也许正是由于这种特殊和不同,才使得人類能够进化成为这个星球的主宰。

无论是校长、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都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不只是特长的培育者,而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呵护者、精神成长的引领者。就如怀特海所说的:“教师的作用则体现在两方面: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热情,并给学生追求更广博的知识和更坚定的目标创造条件。”[10]48

另外,我们还应利用一切契机,营造学生获得心灵震撼的气氛。当然,不要矫情做作,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时下有点流行的一些“洗脚秀”“跪拜秀”,不单单是不自然、太矫情,且颇有人格矮化的况味。其实,借庆祝教师节的机会组织学生对老师说一声真诚感恩的话,或通过成人仪式组织学生抱一抱父母亲,感谢他们18年来的付出,对他们说一句深情的话,往往会使他们获得巨大的情感体验。

教育,乃“立人之事业”(鲁迅语),并非仅是育才,而应是成人。“教育就是培养大写的人,舒展的人,使人的生命经教育而更加情韵悠长,光明磊落……”[12]对于人生而言,“有用”的东西,可能只是暂时有用,或许以后一生无用,“没用”则可能是暂时没用,也许以后终身有用。我们有必要通过以理想信念、道德人格、审美情感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教育,让学生感受、体念人类精神的辉光,为促进其内在自由创造条件,实现其灵魂的卓越成长。[□][◢]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

[2]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1.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8:14.

[4]宫崎市定.科举史[M].郑州:大象出版社,2020:3.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29.

[6]王坤庆.精神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44.

[7]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8]LOZANOV G. Suggestology and outlines of suggestopedy[M].New York:Gorden and Breach Publishers, 1978:188.

[9]梁漱溟.教育与人生[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

[10]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11]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03(02).

[12]夏中义.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导言.

猜你喜欢

人格精神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虎虎生威见精神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拿出精神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