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培养模式下的《日语视听》课程教学改革尝试
2021-09-10张敬辉
摘要:《日语视听》课程是日语专业一门核心课程, 依据日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在日语语言方面,重点是培养日语语言交流能力,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初级阶段進行教学改革是必要的,是紧迫的。本文从理念、、内容、教师等几个角度深入探讨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希望对以后《日语视听》课程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日语;视听;教学改革
一、引言
根据社会需求和日语专业教改目标,该课程设计理念是突出真实环境的实境教学理念。其主导思想是突破的传统教育模式,将多种教学方法引入听力课堂,同时增加听力课中的日语口语训练,这样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师生互动性强。因而,在培养目标上教师应该重新思考,在保证学生外语过关率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这一点也是当前中国外语教育面临的挑战。当然,如何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下功夫的。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根据以上的培养目标,我们应该对《日语视听》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听说方面的日语表达方式符合日本人的语言习惯,做到准确、完整、地道、优美,例如敬语的表达方式等等。
起步阶段(第一学期):以训练学生的听音、辨音、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通过大量跟读、学唱、模仿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日语的发音以及日语音声特征,并具有听懂含数字、日期等数量词、理由、希望、请求等特定表达的简单日常生活会语、词汇量在1400个字左右听解能力。
初级阶段(第二学期):通过大量短小的日常生活情景对话的听解训练,教授听解技巧,让学生应用听解技巧通过关键词、句,辨别场景对话中的人物关系,达到听懂简单的日常对话目的。需累计掌握词汇量2700个左右,达到日语能力n4级水平。
初级到中级的过渡阶段(第三学期):大量听日常生活场景里的中长对话以及广播电视里访谈等一般性的节目,要求辨析出事件发生的场景、时间、涉及到的人物。累计词汇量4000个左右,达到日语能力n3级水平。
中级阶段(第四学期):听懂反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题材的、中等难度的报道广播电视节目,累计词汇量为7000个左右,达到日语能力n2级、日语专业考试四级水平。
教学内容以反映当今日本社会、文化为主,包括语言习惯、社会新闻、思维方式、青春形象,特有文化现象、工薪阶层、现代病、行为方式、礼仪礼节、环境保护、老龄社会、海外旅行等内容。选材文体包括报刊专栏、社论、随笔、散文、小说片断、相声、剧本等等,题材广泛,生动活泼。
本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的诸多问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在设定新的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使用新教材的基础上,我们还将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传统教学主要依靠教材,以“读写”为主,学生往往在听说方面比较薄弱,缺乏语言的实际操作能力,这不利于当前发展的需要,因而今后在教学中积极探索采用网络教育平台等现代教学辅助手段。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听得懂,说得出”为重点来训练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制作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多网络教育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相互补充教学模式。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灵活应用,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在宽松愉快地环境中思维活跃,能快速掌握和吸收课堂教学内容。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模仿角色声音、跟读、学唱歌谣等形式与手段,达到提高学生日语语言交流能力这一目的。
(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通过图片、文字、声音、动态图像多形式的展现出来,制作出能体现本课程教学材料,使学生能够提前通过网络教育平台、为助教等现代化教育技术实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下自测等等。
(四)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通过网络下载有关的听力视频音频资料,使用计算机音频视频编辑应用软件,编辑幻灯片、电影、CD、VCD、DVD等原版音像资料,制作出课堂所需的多媒体材料。利用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进行听力课程的实践教学,丰富直观的图文界面、地道的日语语音语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印象深刻,学习积极性高。
教师应在课堂上以“启发式”教学为中心,综合运用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找到答案,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自身的改变
(一)增强创新意识。
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一定要改变以往“我是知识的拥有者”的想法,要多反思教学,多作自我批评,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强调教学科研并重的理念。
完善的学习使教师能积极提高自我科研意识,不断进行日语教育教学自我反思和自主科学研究,从而改善自身日语教学质量和探索日语教育教学规律的能力。要使日语教师具备科学研究能力,首先就要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与兴趣,使他们意识到科研能力对一名教师的重要性,科研与教学是相长的,不会进行科研的教师只是一个教书匠。
(三)提高专业素养。
教师要懂得教学的基本规律,能用日语专业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组织课内外教学活动;能全面深入掌握所教教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善于了解学生学习、思想情况,能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板书规范;能根据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和大纲的要求,设计优秀教案,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活动与任务。
(四)打破应试教育传统。
在教学中我们片面追求合格率,必然会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也就必然會使大学日语教育陷入一个“应试”的误区中。从而无法实现培养具有听、说、读、写、译等均衡的综合能力人才的目的。有效克服日语能力考试在教学中的消极作用,正确认识日语能力证书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做到应试与能力培养并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日语视听教学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教师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教师要帮助从小就习惯于以教师、教室、书本为中心的学生培养自我责任感,逐步形成并明确其持久的学习动机,最大程度地保持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在自主学习的形成阶段,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朴美颖.谈日语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环节[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5).
[2]东北师大日语教研室.《日语强化教学》概述[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4(2).
[3]李小俞.感动教学、动态管理——基础日语教学改革探索[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5).
[4]江新兴.关于大学日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5]李健.外语教学法的最新发展[ 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6]黄晓娟.谈大学日语教学中学生运用能力培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1).
[7]蔡凤林.关于中央民族大学日语专业教学工作的回顾与反思[J].民族教育研究,2009(6).
[8]陈安丽.从高校日语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中探求日语专业课程改革的途径[J].山东外语教学,2008(6).
基金项目: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蒙古族文化传承与外语教育创新研究基地’研究项目资助,内蒙古民族大学教学科研项目“跨文化视角下日语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敬辉(1982.9-),女,内蒙古通辽市,硕士研究生,讲师,比较文学(翻译)方向,内蒙古民族大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 外国语学院 内蒙古通辽 0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