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对策

2021-09-10杨润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2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杨润

摘要: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初中化学教研工作者和广大化学教师亟待思考的问题。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深度思维来解决问题,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思维能力

开展创新教育、提升学生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学生在初中时首次接触化学,提升化学学习兴趣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有利的。所以,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意识。

一、初中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对策

1.提高化学教师队伍的人才建设

化学教师队伍的人才建设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效果与质量,所以保证好我们化学教师队伍的人才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我们广大的化学教师要有一定的提高自身能力的觉悟,要清楚认识自己作为教师要当好表率与模范的带头作用,要对自己所讲授的化学有充分的认识与熟悉,并且能够在课堂上自如讲解。以求能够以更好地状态为学生授课,以更好地发挥为学生传授化学知识。另一方面,相对而言较为落后的地区还是要注意对于化学教师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以便能够提高当地的化学教师的整体水平。

2.创新教学方式,激发思维能力

如果初中生对化学学科没有兴趣,就会感觉课堂听讲是一种折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化学时能深度思考、认真投入。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重要。初中化学具有丰富的知识内容,在进行教材内容讲解之前,可通过一些小实验如铁在纯氧中剧烈燃烧、氧气制取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化学教材是经过专家精心编撰的,质量非常高,但是没有教师的合理教学调整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该结合教材知识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主动学习化学、喜欢化学,从而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热情。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科学的教学方式。要选择能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与归纳知识点,对培养创新思维有利的教学方法。教师要通过提问和学生保持互动交流,进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往往会机械、被动地模仿教师完成化学实验操作,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创新能力。为了有效改善这种情况,教师要针对所学知识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使他们展开独立思考。这样,学生的化学知识就能得到有效的延伸与拓展。以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为例,它的分解速率会受到二氧化锰的影响。此时教师可以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对照实验在不添加二氧化锰的条件下,在室温下进行过氧化氢分解实验,间隔相同的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柴放到集气瓶口,火柴能否复燃;或者是在一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而另一组不加热的情况下,哪组的木条能够先复燃。这种大胆的假设和对照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而对照实验的结果也会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催化剂一变二不变的意义,即其他参与化学物质的反应速率改变,而催化剂的化学本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并不发生改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也能够拓展思维,产生其他的思路,如除了二氧化锰之外,是否有其他的催化剂也能够提高反应速率或者是否存在抑制剂能够降低化学反应速率。这样就成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化学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4.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充分地认识和了解事物,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一个拓展。比如,在学习《金属材料》时,教师可以留下查找作业,如:我们目前常用的1元、5角、1角硬币用什么合金制造的?这些合金具有什么优良性能?让学生利用网络自己查找资料,不仅有利于学生感性地掌握所学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开展教学,分子、原子比较抽象,除了给学生展示模型,还可以给学生播放动画。比如化学反应的实质,利用动画给学生展示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不仅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鼓励学生解答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初中生的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在课堂上回答教师的问题时经常会紧张,这就难免会出错。而如果学生处于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和进行思维创新,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果。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回答问题。这样,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例如,在澄清石灰水中滴入无色酚酞试剂,溶液变为红色。此时,教师可以提出疑问:如果,此时向试剂中通入二氧化碳会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呢?答: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过后的试管溶液呈现中性,因此溶液又恢复无色状态。作为课外延伸知识,此时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回答,答对了应该表扬,答错了也应当给予鼓励。

6.开展生生互助活动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或者是手拉手活动。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当小老师,主动帮助后进生,后进生也要虚心请教。这样利用课余点滴时间能促进后进生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比如化学式的书写,有些学生能很快地掌握方法,有的则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学生之间的帮助对于掌握化学式的书写有很大的作用。

二、结语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创新思维对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学生主动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采用实验的方法,可以使学生迅速融入化学知识的学习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初中化学教師应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怡玲.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9):133-134.

[2]曹美霞.初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中旬),2021(2):57-58.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能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刍议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