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手工作品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有效运用
2021-09-10张子群
张子群
摘要:环境创设是促进幼儿园更好运作的有效手段,也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从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现状来看,幼儿参与其中的程度很低,且存在形式化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尝试着从幼儿手工作品入手,探究其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运用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手工作品;运用
前言:
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教育价值,很多幼儿园都在环境创设中引入了许多元素,而幼儿手工作品就是其中的一种元素。但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仍存在很多问题,不仅没有将其教育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还对幼儿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解决当前幼儿手工作品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运用问题,是促进幼儿园教育、幼儿发展的必要措施。那么,具体存在哪些问题呢?又该如何解决呢?本文将进行详细的探究。
一、幼儿手工作品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运用问题
1.教师环境创设认知不足
在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时,很多教师都是直接通过收集和下载与幼儿园环境主题匹配的图片,或者让幼儿从家中拿取自己喜欢的玩具、照片,并让幼儿手工制作一些装饰品进行简单的装饰后,将其投放到主题环境中。像这种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方式在幼儿园中算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先不讨论这种环境创设方式是否具有创新性和设计性,光从其创设的过程就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将手工作品的布置、张贴等同于了幼儿园环境创设。可见,幼儿教师对环境创设的认知存在严重的不足,导致幼儿手工作品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运用连调动幼儿的学习欲望的目标都没有实现,更别说起到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2.缺少与幼儿的积极互动
通过相关访谈发现,有很多幼儿教师认为,将幼儿完成的手工作品投入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就是一种幼儿参与了环境创设的体现。还有部分幼儿教师认为,让幼儿在墙面上装饰和粘贴上自己的手工作品,就是一种让幼儿与手工作品进行有效互动的手段。还有部分幼儿教师为了保护幼儿园环境不被破坏,在制作手工作品创设环境时,严禁幼儿触摸和使用。无论是以上的哪一种情况,都使得幼儿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没有得到主体性的发挥,并且教师也没有同幼儿进行有效的互动。长期这种单向的环境创设过程,很难让幼儿始终保持热情,进而就会使其本身潜在的教育价值削弱。
3.忽视环境创设的教育性
有些幼儿教师对环境创设的认识不足,所以在利用幼儿手工作品进行环境创设时,忽视了环境创设的教育性,让幼儿随意粘贴、摆放,使得最终创设出来的环境毫无美感和规律而言。可想而知,这种环境不仅难以引起幼儿的关注和兴趣,还会导致幼儿因自己的手工作品被他人随意搁置、丢弃,从而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容易使幼儿形成对手工活动的排斥和抵触情绪。
4.环境主题更换时间过长
幼儿对新鲜事物有着极其强烈的好奇心和了解欲望,所以有新鲜的事物,他们没有见过的事物出现时,他们会产生积极的学习和探索欲望。然而,根据当前幼儿园环境主题的更换频率来看,每次更换的时间间隔过长。结合幼儿的性格特征可知,幼儿园环境主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更换的话,就很难起到调动幼儿探索的兴趣和欲望的价值,进而就不具备任何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
二、幼儿手工作品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运用策略
将幼儿手工作品运用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根本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参与幼儿园环境创设,获得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并让其在此过程得到审美能力、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因此,幼儿手工作品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运用必须要以促进幼儿发展为核心,从而发挥出手工作品在幼儿环境创设中的教育价值。具体运用策略如下:
1.重视环境创设的本质
在运用幼儿手工作品进行环境创设时,教师需要明确环境创设的本质,并不是将幼儿的手工作品投入到环境中,也不是用手工作品对环境进行简单的布置即可,而是要贴切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规律,能够给幼儿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因此,幼儿手工作品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运用必须要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相呼应。首先,在开始创设之前,教师要对环境主题和教学目标进行分析,找出两者之间的关联,进而设计出相应的知识板块内容。例如,将主题与幼儿语言知识学习相结合,设置出一个与语言知識相关的主题出来。如《自由自在的鱼儿》、《美丽的季节》等等。然后,通过讲解让幼儿对主题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组织幼儿根据创设主体框架填充自己喜欢的内容。最后,组织幼儿自主创作,利用身边的素材进行手工制作,进而完成主题环境的创设。这样不仅将学习与环境创设融为了一体,使得幼儿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还能充分的发挥手工作品的运用价值和意义。
2.体现环境创设的互动性
前面提到很多幼儿教师都忽视了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主体性,以及没有让幼儿与手工作品进行有效的互动,进而影响了手工作品的运用价值。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幼儿教师在设计主题墙面时,要对主题墙涉及到的手工作品有整体规划,如:需要什么样的手工作品,一共要多少个手工作品等等,只有对手工作品进行充分考虑,才能提高环境创设的质量,并且有一定的留白,这样幼儿才能拥有与环境创设互动,获得再次创作的机会。
3.合理装饰主题墙面
想要让环境创设发挥出有效的教育价值,在组织幼儿进行手工作品布置时,教师应该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以确保主题墙面的美观和合理。例如,在利用剪纸装饰主题墙面时,教师可以让幼儿沿着某一个方向,或者在某一个角落进行主题墙面装饰。这样既能让幼儿获得参与主题墙面装饰的机会,还能确保主题墙面的美观,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教育价值。
4.及时更新主题内容
长时间不更新主题墙面的内容,会给幼儿想象力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并且会影响幼儿对手工作品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积极寻找一些符合幼儿成长和发展的主题内容,将其作为下一次的环境创设主题,并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对主题进行及时更换,进而促进幼儿思维、想象力的发展。
结语:
幼儿手工作品是一种环境创设方式,也是让幼儿在环境创设中获得多方面能力提升的有效措施。因此,在运用幼儿手工作品进行环境创设时,教师一定要对主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设计,使其与幼儿的发展和学习相融合,并为幼儿创造更多参与环境创设的机会,使其能够在环境中学习与成长,进而发挥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征. 幼儿手工作品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有效运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6):183-184.
[2]赵小云. 幼儿园童话彩绘主题墙环境创设策略[J]. 戏剧之家,2020(27):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