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段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探究

2021-09-10缪凤凤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3期
关键词:高段解题能力应用题

缪凤凤

摘要:小学应用题是高段数学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小学高段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并借助合适的应用题解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们的自主解题能力,增强数学学科素养。那么教师作为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者与引导者,应当如何借助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解题能力的培养呢?本文将展开以下教学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

前言

小學数学应用题教学,应该使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与数学基础知识有效的结合,这样才能实现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理解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应用题,掌握数学知识点,有效解决应用题解析难题,达到数学教学整体性综合目的。因此,针对小学高段数学应用题教学,教师应将关注点放在解题能力的培养上,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先从读题、审题能力的培养入手,创设适宜应用题教学的情境,借助检验能力的培养,构建有效的应用题解题体系。

一、从读题理解着手,培养应用题审题能力

从读题理解着手,引导学生借助对题目的理解与了解,找到应用题的题眼,发现应用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未知条件又是什么,并依据这些内容,分辨出应用题问题的解题关键因素,并可以依据关键因素,明确应用题的解题措施,依据这样的措施有效地完成整个解题过程。因此,教师针对高段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先从审题能力开始,读懂题的基础上,有效进入其他解题环节,达成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目标。

如,针对《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学内容中的应用题教学,教师就可借助其中分数问题的多元性特点,对学生展开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借助反复的解读、思考、对比,发现应用题题眼,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如应用题“五年一班的教室在学校教学楼的一楼,从教室到操场共有30米远的距离,假如将这段路分成10段,每段长几米?假如分成5段呢?”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找到这道应用题的题眼,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所需要具备的综合性知识点。学生借助本节内容“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解决的关键因素,并有效性的梳理问题。教师指导学生依据读题过程,高效率地完成审题,在理解应用题内容的基础上,轻松的将这道题解答出来,同时还可以触类旁通,为整体数学学科解题能力的培养做好积淀。

二、借助多媒体情境,培养应用题解题思维

小学高段数学应用题,其设计的内容大多都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找到一定的实物来对应。由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情境的创设,选择与应用题内容相适宜的生活情境,借助视频展示出来,使理论性极强的数学应用题,以立体的场景展示形式,在学生们脑海中建构出这一类型题的立体模型,提高解题效率,并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如进行《数学广角—鸽巢问题》中的“鸽巢原理”类型题,教师就可以以多媒体的影像演示功能,让学生清晰的了解什么是“鸽巢原理”。以及为何由此衍生到了“抽屉原理”。教师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明白“抽屉”原理中的两个经典案例“将10个物品放进9个抽屉,一定会有一个抽屉里有2个物品。”以及“10只鸽子飞进9个鸽巢,也一定会出现一个鸽巢里有2只鸽子的状况。”教师经过这样的展示教学活动后,再进行相关应用题的解题,学生就可以轻松的完成应用题问题的解析,有效性完成综合能力解题能力的提升。因此,想要培养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从灵动画面的展示中,感知数学逻辑顺序,并可以从中发现有效的数学问题之间的关联,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模型,再遇到这样类似的问题,按照统一逻辑,有效地解决应用题难点。同时,引导学生借助情境画面,在脑海中构建出相关问题的模型,借助解题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性地提高小学数学高段学生应用题的综合能力。

三、增强检验意识,完善应用题解题能力体系

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检验意识的培养极为重要,小学高段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时,经常会出现审题与解析都没有问题,但是结果计算的过程出现了偏差。因此,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应注重解题环节中检验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养成检验习惯。同时,学生还可以借助良好的检验习惯的养成,加深对应用题解题内容的认识,并通过解题过程的检验提高学生应用题计提效率,完善应用题解题能力体系。

如,《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相关植树问题为主的应用题解题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审题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检验意识的增强。透过这样系列化的培养过程,使学生可以建立出一整套的完善性数学应用题解题系统,有效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以“校园有一条长100米的小路,教师带领学生们在路边植树,假如每隔两米栽一棵的情况下,一共需要多少棵小树?(小路的两端都要栽上)”学生进行这样的应用体解析的过程里,很容易出现的两种结果错误的原因,一方面是解题结果计算上的错误,一方面就是漏掉了括号内给出的应用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应注重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过程中,应注重检验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模式,应从检验意识的增强着手,合理性规划出检验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并经过教学实践活动的反复练习,形成学生自身所应具备的能力,达成综合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可借助教学活动植树相关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精细化地完成检验意识的培养。

总结

总之,小学高段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综合展示,教师不仅要重视,还应借助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审题能力培养、思维能力的培养、检验能力的培养,依托培养过程中形式的教学模式,有效完成培养目标,帮助学生形成综合性强的、有实用性的、有价值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有效的解决数学应用题解题难题。

参考文献:

[1]陈月明.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1(20):107-108.

[2]孙玉玲.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4):38-39.

猜你喜欢

高段解题能力应用题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提升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学生错误”之我见
初中数学“圆”教学浅析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依凤画凰”巧迁移——谈小学语文中高段课文精彩开头仿写尝试
走近打折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