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1-09-10黄酰惠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5期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方法途径小学语文

黄酰惠

摘要:笔者认为语文学习不只是单纯的知识学习,还应该通过语文学习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能够成为新时期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本文以探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框架,分别从了解兴趣的原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品尝赏识的魅力彰显学生个性等四个方面深入研究,希望能够切实提升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149

引言

兴趣教学是指教师使用灵活的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反叛心理和求新心理来营造和谐温暖的氛围,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以便学生能够情感愉悦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一、了解兴趣的原因

小学低段的学生大多八岁左右,这个阶段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跨入到正式的学习环境中,对学校等一切事物便会充满好奇心,感觉任何东西都是新的。从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的好奇心会让学生充满求知欲,在渴望学习的心理下为学生接纳新事物做好基础。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无论是从感觉、听觉和知觉任何一个方面都容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影响而吸引其注意力,且情绪变化非常明显。从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学生因为年纪较小所以无法集中注意力,且意志力也相对较为薄弱,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认识或者学习事物,若教师一味遵循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还会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出现逃避学习等现象。因此,在对小学生低年龄阶段的教学工作中,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完成教学任务起着决定性的关键作用[1]。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的方法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2]。

比如说在学习《乌鸦喝水》这个故事时,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之处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乌鸦通过什么方法喝到瓶子中的水的?问题二,如果你是小乌鸦还有其他的办法可以喝到水吗?通过通俗易懂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建设之中,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样不仅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逻辑,又能够在加强教师和学生交流之间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表演的平台,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习语文知识,这是因为每一位小学生都有一定的表现欲望,教师需要将次特征加以利用,通过结合教材让学生深入到语文课堂的建设之中,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是学生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的重要手段。比如说在学习《麻雀》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角色卡片(可以戴在头上的),适合的音乐,选出几位学生进行小麻雀与老麻雀之间的语言、动作表演,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深刻地体会到爱的力量。之后请同学们能够联系实际,小组讨论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而自己应该如何回报父母和长辈。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既实现了教学目标又能够在帮助学生构建语文体系的基础上实现情感的共鸣。

除此之外,说、做、画、唱等等形式,教师均可以用于日常的教学手段,在丰富教学的同时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三、品尝赏识的魅力、彰显学生个性

学习知识丰富自身的过程应该是非常快乐和开心的,但是从当前对学生的调查来看,许多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非常辛苦且非常痛苦的事情。造成这一思想认知弊端的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意识到品尝赏识的魅力,统一的学习消磨了学生自身的个性。由于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了“赢在起跑线”的重要性,父母曲解了“严师出高徒”的真正含义,在生活中,总是通过批评和训斥想让学生奋发图强。长此以往,学生便会丧失学习兴趣,缺少快乐学习,只当学习是一种负担和任务。但是新课改的出现弥补了现在的教学弊端,要求教师能够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而教师需要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3]。

比如说在学习《大禹治水》这个文章时,首先需要学生能够独立的认识文章中的生字,保证学生能够通读文章,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交流,消灭文章的生字词,之后每组派出代表进行朗读,在朗读结束且没有发生错误的情况下,教师和全班学生一起喊出“棒、棒、你真棒”,通过赏识的眼光去鼓励学生。

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上“借分”的方式让学生充满学习自信,增加学生的信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为下一次的考试做好准备工作。

四、深入生活,家校联合

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关键因素。基于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家访等形式和家庭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学生的成长学习能够在家长和教师的作用下进行,为学生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这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学生都应该具有克服挫折,关心他人、学会感恩的良好品质。家长和学生共同成长,分享快乐。笔者认为语文学习不只是单纯的知识学习,还应该通过语文学习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能够成为新时期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比如说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文章时,因为雷锋时代离我们现在的生活过于久远,教师在开课之前可以让学生收集相关知识。请几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雷锋精神。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爱心事项”帮助社会,家长做好全过程的记录并且发到班级微信群。

结束语

众所周知,兴趣使学生学习最好的引导者,教师应该结合当前的教育背景,竭尽所能优化教学设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世界的奇妙性和变换性,通过了解语文课本中的精彩,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需求,使得快乐学习的学习理念能够深入日常教学之中,以此來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尹红.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科技创新导报, 2015, 012(011):125,127.

[2]刘雪梅.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中国西部, 2017, 000(009):238.

[3]史雪玲.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吉林教育, 2017(30):76.

猜你喜欢

激发学习兴趣方法途径小学语文
提高低年级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策略探讨
浅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作用
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的有效运用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