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武术育人的新思考

2021-09-10杨力源鲍高山

当代体育 2021年25期
关键词:武术思政课程思政

杨力源 鲍高山

立足于“课程思政”理论的价值作用,加强高校武术育人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为使学生提升综合素质能力,高校应深入思考“课程思政”融入武术育人的方式和途径。通过深入挖掘武术教育的内在价值,以及强化“武德”“体悟”“内外兼修”等教育过程,促使当代大学生逐步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

1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武术育人的价值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不良价值观念的涌入,使得高校教育环境受到了污染。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如何引导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提升个人修养,以及如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育人”和“育才”,已成为时代赋予高校的必然责任和使命。只有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全方位、全过程地借助各学科教学的外力,才能发挥协同约人的功能和效用,为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发展提供空间和实践机会。高校武术教育作为一种树立爱国意识、培育民族精神、发展个人修养的学科,其与思想政治理念具有高度的契合。通过将二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不仅能实现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当代中国国情相融合,还能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励志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素质高、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

2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武术育人的基本策略

2.1 坚持以德为先,用“武德”塑造人格

武术有2700多年的发展历史,尤其是经历社会动荡、时代变迁后,武术以包容的态度做到了“集百家之长长于己”,并在哲学、宗教学、兵学、儒学等多种学术思想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武德文化。在漫长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中,武术的核心思想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它从最初的“杀人技”变为现代的“健身技”,这也充分说明“修身”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坚持落实以德为先,利用“武德”塑造学生的人格。比如在开展武术教育时,教师可先讲述武术的价值作用,然后利用“大刀王五”“燕子李三”“大侠霍元甲”等耳熟能详的故事,引导学生思索“仁义礼智信”等优秀传统思想精神。通过加强“技击”和“修养”教育,讲述武术不是用来斗狠而是用来惩恶扬善,促进学生形成爱国意识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2.2 继承红色精神,以“体悟”培养情怀

武术中的“体悟”育人与体育育人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它是指一个习武之人从身体认知到获取大智慧的蜕变过程,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蕴含了对自身德行的高度思考。这是由于武术中融合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即是人要顺应自然环境,将身体与思想合而为一,才能充分发挥武术的修心、修智的效用。因此,在融入“课程思政”后的武术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红色精神,利用“体悟”的方式培养其家国情怀。比如在开展武术教育时,教师可从历史中挖掘教育素材。通过借助古代民族英雄、红色革命人物的光鲜事迹,对学生展开全方位的武术灵魂教育。通过采用情境教学法,营造直观化、立体化、形象化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在“武术竞艺”中感受红色革命精神,产生更多的家国情怀。

2.3 立足于远大理想,推动“内外兼修”

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文以治国,武以安邦”的思想根深蒂固,也正是这种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古人一直认为做到“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人是圣人,他会对国家和社会做出卓越的贡献,所以古人大都期盼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个文武全才。鉴于武术中蕴含的思想文化,教师应重新定位武术教学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促进其做到“内外兼修”,才能为其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空间与机会。因此,教师应立足于“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认真思考“内外兼修”的实施过程。所谓“内”即是指思想素质和道德品格,所以要利用武术指导加大这一方面知识的渗透。所谓“外”即是指行为举止和外在表现,所以要利用武术精神规范学生的課堂表现和学习状态。这样一来,学生才会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夯实武术知识和领会武术精神。

2.4 落实立德树人,实现德育和体育的双赢

从功能和效用上看,武术教育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既是新时期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又是“立德树人”思想的重要践行途径。只有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德育”与“体育”的双赢,将学生打造成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积极制定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期待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武术教育的功能和效用,才能使学生从多维度上认识自身的责任与使命。此外,教师也要立足于立德树人教育观念,积极挖掘传统文化、革命精神等元素。通过创新育人方式方法,加强武术指导教育,使学生在继承和发展武术精神的同时,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能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已进入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为培育更多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素质专业人才,必须要积极开展武术教育。通过将“课程思政”有机地融入其中,进一步完善育人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武术技能中收获更多的学习心得和思想启发,从而在实践中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神发扬光大。

本文系成都大学2019年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名称:“立德树人”理念下武术专修课课程思政与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构建;项目编号:cdjgb2019020;成都大学2020年“课程思政1212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名称:武术;项目编号:CDKCSZKC202042。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

猜你喜欢

武术思政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