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成绩下滑的影响因素和解决措施

2021-09-10宋丽娟

当代体育 2021年25期
关键词:全能后备教练

宋丽娟

1981年,原来的女子五项全能运动改变为现在的女子七项全能运动。1991年,我国选手马苗兰以6306分的成绩刷新了亚洲纪录。1993年又以6750分的成绩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然而,自马苗兰之后,我国的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成绩便开始下滑。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发展历史及社会现状,深度剖析了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成绩下滑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女子全能运动比赛要求运动员有很高的基本运动能力,速度要快,力量要强,柔韧性要好,耐力要足,平衡性要强,协调性要好,该比赛项目旨在发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女子七项全能比赛运动员有叶佩苏、叶连英、马苗兰和沉胜飞等,均曾在各个比赛中取得过骄人的成绩。在当时,女子七项全能比赛是我国和亚洲最受欢迎的女子运动项目之一。然而,近些年来,我国女子全能运动非但没有再创新高,反而出现了不断下滑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我国田径事业的发展。

1 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概念

女子七项全能,顾名思义包括七项比赛竞技,根据国际田联的定义,七个项目分别为100米栏、跳高、铅球、200米,跳远、标枪、800米。七项全能虽然是由各单项组成,但并不是简单地将各单项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的特征。比赛的顺序根据规定的顺序进行排列组合,对完成的时间有要求,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其中田径项目均是三次试投或试跳,取其中最好成绩,最后计分将各个单项成绩所得评分加起来计算,以总分多少判定比赛的名次,并且以名次得分的双倍计分加入各参赛队的团体总分。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总宗旨是“全能”,所以这个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考验不仅包括身体素质全面,而且技术也要求全面,是对人类综合素质极限的挑战。

女子七项全能运动,便是包含七个女子运动比赛项目。根据国际田联的规定,这七个项目分别是100米跨栏、跳高、推铅球、200米赛跑、跳远、标枪和800米赛跑。看似相互独立的七项比赛项目,要在两天内全部完成,对于运动员的全面素质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女子七项全能运动中,比赛顺序为第一天100米跨栏跑、跳高、铅球、200米跑;第二天跳远、标枪、800米跑。最后按照田径运动全能评分表,把各个单项成绩所得评分加起来计算,总分多的选手获胜。女子七项全能运动,重在全能,这就要求运动员的各项基本运动能力和综合运动能力都要强。

2 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成绩下滑影响因素分析

2.1 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后备人才储备的缺失

只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参与进来才能保证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不断发展。后备人才是体育赛事的基础,强大的后备力量是各项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如今,我国面对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中国女子全能运动后备人才。像世界上一些女子七项全能人才众多的国家,如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究其根本原因是他们拥有强大的后备人才来源。相反,我国女子七项全能的后备力量训练常常受到阻碍。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我国正式参与进女子七项全能训练中的全能女运动员不足千人,而高水平运动员的黄金时期又比较短暂,后备力量的衔接不畅,大大影响了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选拔。我国女子七项全能的后备力量主要来自少年体育学校,但随着近些年来少年体育学校在解决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和出路方面的工作差强人意,有關部门也没有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和帮助,无法吸引人才,招生的数量和质量逐年下降,进而导致储备人才储备不足。

2.2 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硬性训练条件的缺失

田径运动是全国最重要的体育运动之一,而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是田径运动中技术含量最高且强度最大的综合性运动。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训练周期随着国内战略目标的变化、训练结构的变化和训练重点的变化而变化。在体育学校中,部分教练为了让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临时性的成绩,让部分运动员从单项训练转为全能训练,在训练中着重练习自己的弱项,将强项运动置之不理,忽视了强项内容的成绩提高。长此以往,这样的训练方式不仅会导致运动员的训练结构失衡,甚至可能会对运动员未来的长久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同时,由于业余体校里参与女子七项全能的运动员无法受到专业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的治疗和保养,加上训练设施的匮乏,很容易导致运动员的营养供给不足,在训练中更容易受伤甚至受伤后无法得到第一时间的正确治疗。七项全能是一项综合性运动,包括跑步、跳跃和标枪等不同的田径项目。正因为七项全能运动的特殊性和全能性,全能运动员受伤、疲劳发生的可能性远远高于其他普通单项运动员,如果运动员无法得到较好条件的治疗和保养,将对其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女子七项全能的成绩。

2.3 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教练执教水平的缺失

全能运动员教练的执教水平对于运动员的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教练的教学培训是提高教练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不断提高教练素质的基础,而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教练的素质水平提升了,女子七项全能的发展和运动员成绩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我国目前大多数地方的体育学校都较为重视教练的培训,会为教练安排定期的训练课程,针对性地开展考核,但这些培训和考核往往局限于纸上谈兵,内容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不仅如此,多数教练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教练的文化水平也将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效果,间接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3 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成绩下滑的解决措施

3.1 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选拔全能运动的优秀种子

青少年的业余训练是田径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基本形式,是田径运动发展的源泉。因此,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培养不仅要重视后备人才的选拔,还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综合经验,总结出适合我国运动员选拔的体系和措施,选拔全能运动的优秀种子。同时,合理增加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青少年比赛。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青少年比赛,就是通过全能比赛的杠杆作用,在普及全民健身的同时,也可以为全能比赛选择好的后备人才。不仅如此,相关部门还应积极拓宽优秀运动员的输送渠道,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七项全能综合后备人才培养策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运动员出路的关注,科学解决在传统训练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女子七项全能的后备人才输送源源不断。还可以根据女子七项全能比赛的特点,在全民运动中对其进行普及。只有当后备人才充足时,中国的女子七项全能的发展才能再重回巅峰。

3.2 积极改善训练条件并加大科学训练力度

要想更好地让运动员能够专心参与到训练中去,减少外界因素对他们的影响,首先要确保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训练条件,保证训练硬件设备的完善,保证运动员的营养饮食均衡,保证运动员在受伤后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教练应针对不同运动员的不同体质和发展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饮食计划,通过各种科学合理的训练手段对运动员的身体结构进行科重建,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提高成绩。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关键是要提高各个单项中科学训练的水平,因此,教练还要针对性地对每个运动员的单项训练进行协调,为运动员制定长期目标,从而形成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独特技术路线,使单项训练和全能训练得到结合性的发展,不断探索属于每个运动员不同的优势,帮助运动员不断发展成为全能运动的高水平人才。

3.3 积极设置教练的综合评价体系

女子七项全能的训练要求教练不仅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还需要教练拥有大量的实际训练经验。因此,应积极加强对教练的评价考核,大力培养教练的实际训练经验。例如,我们可以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训练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制定出适合我国教练发展的独特训练体系,全方位协调全能运动教练和单项运动教练的训练水平,定期举办提高女子七项全能教练的理论教练培训班,为教练们提供进入体育学院深造的机会,促进教练训练经验的全面提高,改善高水平教练的流动熟读,为国家培养女子七项全能教练的理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4 积极制定完善的训练体系和管理机制

相关部门应为教练提供更多出国机会,从国外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并在接受新文化影响的同时制定新的教学政策,大胆尝试其他体育强国的培训体系。例如,我们可以尝试与外国专家一起克服培训中遇到的困难,在科学训练的技术上大胆创新,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从各种途径创造属于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训练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同时,相关部门还可以尽可能地多为运动员提高出国参加国际比赛的机会,帮助运动员更好地积累重大比赛的经验,积极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提高运动员的实际水平和成绩。不仅如此,相关部门还应不断完善教练的激励机制,提高教练的经费待遇,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进一步增强教练员培训积极性。最后,还应为教练提供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的机会,帮助教练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将其应用到对运动员的实际训练中,从而大大提高女子七项全能教练的水平,进而提高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成绩的提高。

4 小结

女子七项全能作为我国的传统比赛项目之一,要想破解成绩下滑的困境,就需要不断提高执教教练员的水平,加强科学训练,加强经验学术交流,深入挖掘后备人才,制定较好的激励政策,以求更好地调动师生积极性。

(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全能后备教练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家庭全能“员工”
全能眼线笔
睡着了
加油
“全能”爸爸
Just for 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