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避免学生意外伤害的策略分析

2021-09-10马静云

当代体育 2021年25期
关键词:体育老师危险教学活动

马静云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天翻复地的变化,物质水平的提升,使得国民精神有了质的飞跃,我国逐渐将发展重点投入到教育活动当中,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对于儿童培养意识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儿童的综合能力提升,而结合我国目前的教育模式来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儿童身体素质的提升并不重视,而且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缺乏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得儿童意外伤害的几率大大提升,因此,本文将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探索,并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借鉴。

小学体育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课程,在素质教育的推广过程中占据着主要位置,加强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同学们拥有强健的体魄,而且有利于帮助同学们形成坚韧不拔的品质,但由于体育活动的特殊性,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的现象,对学生造成一定的伤害,这不仅会对儿童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也会对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将针对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体育课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学校产生的危险因素,教师产生的危险因素以及学生产生的危险因素三个角度度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分析,从而找到应对小学体育教学中意外伤害的策略,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1 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可能造成意外伤害的原因

1.1 体育课程甚至不合理导致的意外伤害

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由于教师对教学课程安排的不合理,导致训练强度过度,同学们的身体超负荷运转,在进行大动作训练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而产生的意外伤害。比如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老师要求同学们掌握某一训练项目的动作技巧,经常会安排重复性的训练,来掌握技术要领。而在练习的过程中,由于动作较为枯燥,使同学们产生抵触心理,在反复训练之后,心理和生理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稍不留神就会增加危险发生的几率。

1.2 学校缺乏安全意识导致的意外伤害

学校作为体育项目开展的重要支持者,在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目前,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的管理层对于体育活动的开展并不重视,在进行体育课程相关硬件的提供以及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漏洞,使得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礙,并且由于安全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使得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学生的正常活动。结合目前的体育教学活动的安全漏洞,当前可能造成意外伤害的途径主要来源于健身器材的使用,由于很多小学没有建立专门的体育器材陈列室,也没有对体育器材进行有效的维护和管理,使得体育器材存在随意摆放和管理不善的现象,而且由于取法完善的器材管理制度,使得很多器材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老化、损坏现象,这些老化陈旧的器材在同学们使用的过程中也可能对同学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造成意外伤害的发生。

1.3 由于教师安全意识薄弱导致的意外伤害

体育老师作为体育课程的直接管理者,对于体育教学活动中发生的意外事故负主要责任,目前部分体育老师由于缺乏全面的安全意识,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于自身的角色定位并没有认识的很清晰,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工作当中,以至于教学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并不能将注意力全部投身到学生当中,使很多学生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涉及一些危险项目。而且很多老师在对教学活动和教学计划设定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善的标准,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临时的调整。这些临时的调整,往往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得学生无法适应教学流程,从而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不仅如此,很多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并没有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有效的预判,使得很多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的危险。并且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由于不能全方位的考量学生自身身体的状态和对危险的预判能力,使得意外事故频繁发生。

1.4 由于学生原因造成的意外伤害

处于小学阶段的同学们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望,因此,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们会对新颖的体育教学器材产生浓烈的好奇感,也会积极主动的想要尝试,但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却缺乏足够的控制能力,这使得小学生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并不能结合自身的身体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体育活动。以至于运动过量,从而对自己的身体造成损伤,而且处于小学阶段的同学们心血管发育并不健全,过量的体育活动会使同学们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很多意外事故的发生都源自于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索心理所导致。

2 降低小学体育教学中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对策

2.1 建立完善的体育管理机制

处于小学阶段的同学们其自身的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不够完善,因此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并不能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运动,这就需要体育老师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体育活动,通过在体育活动开始之前建立完善的体育管理制度,为每位学生建立专属的健康记录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状态,对于出现身体不适和身体问题的学生及时制止运动行为,从而帮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降低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通过建立完善的体育健康管理系统,从而使老师能够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身体情况,促进体育老师对同学们进行针对性的体育训练。

2.2 对可能对学生产生危险的因素进行有效的剔除

要想有效避免体育事故的发生,就应当在体育活动开展前,对可能造成危险的因素进行有效地剔除,通过为学生建立良好的活动区域,营造安全的活动范围,从而使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序地进行,体育老师在课前应当对体育活动开展的范围进行风险评测,通过结合当前体育器材和教学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对周遭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器械进行妥善的处理,在确保周围环境安置妥当后,应当对同学们进行安全知识的讲述,对可能发生意外事故的环节进行耐心的讲解,使同学们了解身边可能发生的危险,通过严格要求同学们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学生能够建立安全意识,敲响安全警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关注身边可能遇到的风险,通过这种做法,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2.3 提高对特殊体质同学的重视程度

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位同学的身体素质都满足体育课程的要求,对于具有特殊体质的同学应当引起体育老师的格外重视,比如患有心脏病等特殊疾病的同学在从事剧烈运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学生的生命造成危险,因此小学体育老师应当充分了解每一位同学的身体状况,通过建立学生个人档案的方式,对学生的身体或状况进行严格的记录,通过对学生能否进行激烈运动进行有效地判断,从而开展针对性的教学,确保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能够保证自身的人身安全。

3 总结

结合上述分析,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体育活动也成为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但在小学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意外事故频繁发生,使得教学活动受到了很多方面的抵触,而为了有效避免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应当充分了解造成意外伤害的原因,通过建立完善的体育管理制度,剔除危险因素,时刻关心学生的行为,对年久失修的体育器材进行有效的维护,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除此之外,对于特殊体质的学生应当格外重视,通过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在满足素质教育要求的同时,确保身心的健康成长,通过对体育教学活动的不断改善,从而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作者单位:银川阅海小学)

猜你喜欢

体育老师危险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体育老师在电影院上语文课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有些唐突
喝水也会有危险
四百秒的体育课
姜还是老的辣
拥挤的危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