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角色体验与声势律动结合提高小学中段合唱能力的探索

2021-09-10秦廷宇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6期
关键词:声势蛤蟆律动

秦廷宇

摘要:小学中段开始增加了合唱的学习,目的是增加更多的艺术体验方式,提升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核心素养下的音乐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音乐为本体、体验为中心、活动为载体的新型课堂,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笔者在音乐教学实践中融入奥尔夫教学法,通过《数蛤蟆》二部合唱教学予以呈现,旨在与同仁共同交流提升小学中段合唱能力的方法,以期收获更多的经验与做法。

关健词:小学中段;合唱能力;角色体验;声势律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6-209

小学的音乐课对每个学段学生的学习目的都有比较明确的要求,在《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中(3~6年级)提到:增加合唱、乐器表演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学生能用自然地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轮唱、合唱,并能对指挥动作做出恰当的反应。从中可以看到合唱从中段就开始有学习体验要求,为了探究如何在音乐课中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选取了四川省中小学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川腔蜀韵”中的一首由王安国老师改编的二声部歌曲《数蛤蟆》进行研究尝试。

一、情境创设,角色体验

在李吉林老师的《情景课程的操作与案例》一书中提到:“情景课程十分强调知识与情境是相互依存的。在学科课程中,运用图画、音乐、表演、多媒体等直观手段与老师的语言描述结合起来,创设一种真实的、本真的情境、或者模拟情境,把知识镶嵌在情境中。”可以看到情境创设在各科学习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导入的节奏体验,拓展空间

课堂中的导入部分好比论文的引言部分,读者是否会感兴趣读下去,就要看是否会引起共鸣或是引发思考。情景创设就是最好的激发兴趣的方法,因此在本课中,导入环节通过环境创设把教室当做一个大大的池塘,一群可爱的小青蛙欢快地跳进池塘中,老师运用鼓点敲击节奏(节奏为本节课歌曲中的难点和重点学习的),学生模仿青蛙跳。学生在此过程中运用身体感知节奏,并通过保持距离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2、课中的角色设置,丰富层次

为更好地融入情境,根据音区的特点分配角色,不同角色的加入让歌曲更加丰富有层次。在第二声部,开头音区较高,节奏紧密跳跃,之后旋律平缓、节奏舒展,最后音区变低、节奏比较规整。通过分析设置了小蛤蟆、荷叶和蛤蟆爷爷三个角色,形象的角色加入让歌曲变得更为生动活泼,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角色相应的音色和表情动作去演唱,学生的带入感增强,在短时间内能够更快的记住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在之后和老师合作二声部时帮助孩子们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声部,也让歌曲更加富有层次。

3、结尾的情境再现,提升表现力

最后的完整表演,是对本节课学习成果的展示。通过情境的设定——荷塘下的音乐会,学生通过加入角色、乐器进行二声部演唱,更生动有趣的表达歌曲,从而提升了歌曲的表现力。

二、声势律动,声响效能

在磨课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最开始的问题是一节课无法将这首二声部歌曲教授完成,因此进行了铺垫,先教第一声部,本堂二声部的学习作为第二课时进行。由于先入为主的原因,学生合唱的时候会受一声部的影响,在最后一句合唱时总是会跟着一声部跑,之后在演唱最后一句歌词时加上手势帮助找音高,调整之后学生可以很好的呈现。但之后又有问题,第二堂课了情境的设置上新鲜感会降低,又在思考能否在一节课来呈现呢?反复磨课后,改变了思路,从第二声部入手,加入角色、声势动作帮助学习演唱,在掌握了第二声部后,教师加入第一声部来进行合作,通过多次的合作学生也在巩固自己的声部,同时又聆听感受了二声部音效。通过降低难度,最后也能够呈现二声部声响,但课程显得更加完整和紧凑了,具体的过程如下:

1、骨干音、节奏由简到繁

找切入点,抓主干音5 3 3 2,从主干音入手加入声势律动帮助演唱,歌曲第二声部的一二小节节奏是比较难的,直接学习有一定困难,从简入难递进式的学习,解决节奏问题,学生很快便学会了,因为有身体的加入节奏会更加准确。

2、柯尔文手势解决音准难点

在柯达伊教学中柯尔文手势使抽象的音高关系有了直观形象的意义,是一种用身体语言表达音高的方式。学生通过视觉直观感受音高,建立音高概念。在本课中,首先对第二声部的主干音进行手势提示和引导,其次对歌曲中比较难唱的音给出手势帮助。唱好二声部后,教师加入一声部时,继续给好手势提示,第一学生可以找到音高稳定自己声部,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最后呈现出了和谐度较高的二声部声响效果。

3、声势律动提高声响伴奏效能和学习兴趣

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反复的聆听演唱,方法的多变可以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声势律动通过身体刺激可以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在此基础上身体的加入也会得到情绪的激发,学生再做二声部演唱时融入角色的同时会跟随身体的律动把角色所表现的声音特色以及神情带动出来,从而提高声响的伴奏效能。在歌曲中三个角色小蛤蟆用了声势、荷叶用了律动、老蛤蟆用了声势和律动结合的方式,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同时也呈现了很好的效果。

三、非遺进课,特色提升

在磨课的过程中进行了反复尝试,最开始为每个孩子准备了盘子进行体验,但是因为声音太大也不整齐,影响了歌曲的呈现;进行了第一次修改,按照三个角色融入三种演奏方式分别进行伴奏,但是因为时间有限,学生边敲击边演唱时也会影响到歌唱;进行了再一次修改,邀请几个孩子分别为三个角色进行伴奏,这次的表演呈现效果良好,盘子的清脆音色为歌曲增添了特色,为情境增加了氛围。

通过《数蛤蟆》的课堂尝试,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角色设置,加入声势律动以及柯尔文手势帮助学生学习歌曲,学生在过程中享受音乐、融入音乐、表现音乐,最后和老师合作完成了二声部的合唱,参与其中感受了二声部所带来的声响效果。

歌唱是情感表达,中高年级的孩子建立高品质的情感需要,可以运用合唱的方式进行自我情感表达,感受和声带来的更加丰满的情感表达效果。只要善于探究和尝试,总能找到突破口,激发学习兴趣,最终达成目标,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感受合唱之美,提升音乐素养。音乐是人内心情感的激发和精神影响意义重大。贝多芬曾说:“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关注课堂,运用适合的教学方式通过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并推动学生审美能力的纵向发展。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

《情境课程的操作与案例》李吉林主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0(2017.5重印)

猜你喜欢

声势蛤蟆律动
和谐律动
动静之间
律动之美
走自己的路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奥尔夫教学法奏响小学音乐课堂的新篇章
躲猫猫
运用“稳定拍声势”突破歌曲难点实验研究
再寻绿野仙踪
捉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