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视角下的“新基础教育”

2021-09-10于媛媛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6期
关键词:入队研学班级

于媛媛

一年来,新基础教育在学校里生根、发芽,我们在学习新基础的教育理念的同时,也在学生工作中试着摸索实践,但是心里总是有许多的疑惑和不解:学生入队工作有没有“新基础”了?班队会由教师或学生主持改为小组研学、汇报的形式,对不对?综合活动有没有形成序列性了?学校领导及时发现了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并马上协调相关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带着这些疑问,我有幸参加了“新基础教育”研究学生工作骨干教师研修班在江苏常州的培训活动,让我学会了用“新基础”的视角重新看待我们一年来开展的学生工作,为我提供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路径,让我由茫然、徘徊到坚持和改变。

在这次研修活动中,我们共观摩了由常二小和龙虎塘实验小学的3次班队活动,听取了龙虎塘实验小学潘虹老师的《“幸福作业”创生假期生活》《隔代互学》及河南巩义张巧鸽老师《总结型班会的实践与探索》等活动专题案例的分享,并聆听了李家成教授《以家校社合作研究拓展、丰富“新基础”的当前成果》等主题报告,让我收益颇多。

一、新视角

(一)“新基础教育”中班级工作的性质

通过庞庆举老师的《“新基础教育”综合活动的独特性、定位、构成及其内在规定》的专题讲座,我进一步明确了一些概念,这为我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方向,“新基础教育”强调教学与班级建设要“两条腿”走路,班级建设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及性质定位。班级活动不是课表之一,而是与学科教学相并列的。不是某一门课,而是共同生活。不是某一个育,而是综合育人。

(二)提高资源的整合利用意识

通过常二小的班队会活动及各位专家、老师的评课发言,让我明白了当家长资源参与到班级生活的时候,活动前,班主任自己要明确本次活动的目标,活动中,要关注家长参与活动的时机,活动后,要再次与家长沟通,了解在活动中家长的成长与收获,可见,活动本身不是目的,只有教师和孩子谈收获也还不够,家长、教师、学生三者共同取得收获才是我们的目标,家长的成长是我们不能忽略的要素,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班级活动品质的提升,使资源的引入、利用、生成、价值更大化。

学习结束后,再次回看一年来,我们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开展的班级活动,不禁明白了原来我们的学生活动就是本着“新基础教育”理念的指导原则在有序的推进。

二、新感悟

(一)扎根学生立场

在学生工作中,我们确定了学生立场,以读懂学生、研究学生成长需要为出发点,如,我们发现一年级学生收拾整理的能力相对薄弱,我们从学生的习惯养成出发设计了“我是神气的小学生”——“整理书包我最棒”的系列活動,孩子们经过前期在家里的反复练习,比赛的时候,他们争先恐后,你追我赶,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活动得到了学生喜爱。可见,主题活动在内容上如果扎根于学生的发展需要与兴趣,呈现出自然、真实、开放的状态,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并在其中得到满足、快乐和成长体验。就像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教师要常常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如果是我的孩子。”只有扎根学生立场去思考问题,才会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价值体验,促进活动序列化的设计,使教育落地生根,产生实效。

(二)关注序列性活动的价值

这个学期,我们开展了入队教育序列活动,改变了以前点状的思维方式,不再是就一个活动而开展这个活动,而是在活动开展之前进行系列性、长程式的构思设计,关注了活动的前移和后续工作,在“前移”的活动准备过程中,如我们开展了以“我是神气的小学生”为主题的班规我来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系列活动,我们以一年级学生入队为主题,开展了“童心向党 队旗飘扬”系列队前知识教育活动,以“寻访红色教育基地”为主题展开队前研学实践活动,在年级学生全部完成了前期研学活动后,我们通过主题校会、各班班会进行了学党史研学活动暨队前教育活动成果汇报,在“儿童节”这个最有意义的日子里, 我们为学生举行了入队仪式。学生入队系列活动结束后,我们展开了系列后续的研讨和反思,更加关注了序列性活动对孩子们产生的教育价值。

三、新未来

(一)探索家校社共育互育

家庭、学校、社会是相互联系的,相互推动的,只有”家校社共育互育”才能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是学生幸福成长的教育新样态,我们要将各种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到为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学校实践中来,以结构开放的形式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能不能在学生活动中请进社区的资源,能不能让学生活动走进社区活动,从各美其美,到实现美美与共。

(二)家长自主参与,发挥区域性教育价值。

在入队教育系列活动中,我们改变了原来由教师组织、分配、带领参观学习的模式,挖掘运用了校内和校外的资源,调动了家长参与活动的自主性,由家长自行组织完成参观研学活动,通过校内外资源的整合利用,共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我们考虑到红色教育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有些难以理解,我们就倡导大家参观身边熟悉的朱德故居、陆军讲武堂等教育基地,充分发挥了区域性教育价值,我们感受到校园环境和生活环境中,到处都蕴藏着教育契机,只要我们心中有“生命”,眼中有“人的发展”,任何事物和活动都可以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所以对于家长的自主性与区域性教育价值的开发,我们将继续尝试探索与实践。

叶澜教授曾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厚朴如树,扎根于土,温润如玉,悦己养人,这为我们指明了新基础教育的方向,相信沿着这个方向,在新基础教育的路上,我们还会产生新的视角,带来新的收获。

猜你喜欢

入队研学班级
班级“无课日”
自从马上入队了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我入队了
入队
帮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