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现状诊断与改进
2021-09-10朱浩李群群
朱浩 李群群
1 研究背景
随着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高职高校所采纳。我国高校情况不一,体育教学发展极不平衡,推进体育俱乐部改革不能用一个标准、一种模式去要求和评价。而应深入调查研究,立足校情和体育教学实际,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并最终使学生课内外体育锻炼相统一,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明显地提高。
2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针对合肥市新站区磨店职教城六所已经开展体育俱乐部的高职院校,重点研究体育俱乐部开展模式和现状,分析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在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体系四个维度的问题,比较相关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研究成果,尤其要借鉴合肥学院体育俱乐部开展实施所取得的成果,结合高职院校本身的学制特点、师资配备、组织管理等,综合所有分析得出一个相对可行的方案,为了其他没有开展体育俱乐部的高职院校提供参考,同时也通过教学实验分析,探讨一体化课程建设形成结论,采用探究式教学和自主性教学方法,尽可能提升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效果。
3 目前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开展现状
3.1 教学模式局限性,缺乏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目前普通本科高校采用的教学型(专项班授课)、健身型(课外俱乐部)、训练型(竞技水平运动队训练)三种俱乐部教学模式,以及“课内外一体化”“教团学一体化”的课程管理体系。合肥市新站区磨店职教城六所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对比普通本科高校面临着学制短、教学时间不足的具体问题,难以实现普通本科高校体育俱乐部倡导的中高级会员指导初级会员锻炼实践的教学目标,无法构建成一体化的俱乐部课程体系。
3.2 课程开设不均衡,缺乏更全面的体育课程
针对六所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开设项目类型和数量的调查,发现各个学校因为场地设施、教师配备以及学生兴趣等多方面的原因,出现个别项目的体育俱乐部开设数量较多,而小众或难度较高的项目开设少,学生选课少的现象。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只有开设不均衡的体育俱乐部项目,课程类别达不到体育俱乐部的开设目标,学生无法更好参与不同运动项目的学习锻炼。
3.3 评价体系不合理,缺乏定性和定量的综合性评价方式
通过对六所高职院校中的体育教师、学生和体育俱乐部管理者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高职院校多数未完全依据相关高校体育工作指导文件开展工作,未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融合的重视不够。目前无法完全以学生运动兴趣和运动技能的掌握作为综合考量,难以形成多维度综合的评价体系。
4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改善建议
4.1 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教团学一体化”的课程管理体系
高职院校应在之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普通本科高校体育俱乐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设计,以学生为本,“课程化”改造教学、健身、训练三种俱乐部课程,创建“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体系;面向所有学生,针对差异性,开展俱乐部分层教学与管理;打破教学单位、学生管理处、团委部门的条块分割,创设学校体育工作“教团学一体化”的管理体制。
4.2 体育俱乐部课程内容的丰富和均衡
基于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运动项目开设的过于集中,虽然从运动项目的数量而言,达到22个不同运动项目的体育俱乐部,但是有的项目开设数量较少,选课学生不足的现象。学生选课出现连续两学期选择同一个运动项目的体育俱乐部,无论动机是什么,都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运动技能的初衷。因而,更合理均衡的设置体育俱乐部课程内容,进行选课管理,才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
4.3 实现中高级俱乐部会员指导初级会员的目标
高职体育俱乐部受限于高职学生学制较短,以及学生缺乏体育教育专业和高考体育生的现实,高职院校培养高级体育俱乐部的会员的难度较大,对于实现高校体育俱乐部所采用的中高级体育俱乐部会员指导初级俱乐部会员的方式,目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较为困难。因而结合线上教育资源,通过线上课程和运动APP的打卡补充,可以更好的实现“学生教学生”的目标。
4.4 建立符合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的課程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要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级的评价形式,将各体育俱乐部的现有考核标准,结合大学生体质监测的优秀率和合格率,最终形成更为全面合理的体育俱乐部学业成就评价体系。
基金项目: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2020年度教育教学研究规划课题: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开展情况诊断与改进问题的研究;重点课题编号azcg24。
(作者单位:1.合肥职业技术学院;2.阜阳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