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思考

2021-09-10单惠贤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27期
关键词:分数图形知识点

单惠贤

具有强逻辑思维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特点。那么,如何把有用的数学知识教给孩子们去学习,如何在课堂上让孩子产生对学习数学有兴趣,这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立足儿童心理特点,让数学学习充满童趣味

我们授课的对象,是一群6岁到12岁的孩子。这时候的孩子身体、心理正处于发展期,大脑皮层细胞几何倍数地生长,对外界的任何事物充满着好奇心。他们在课堂上坐不稳,喜欢手上抓铅笔及尺子等物件,课堂专注时间一般只有短短的15分钟,能学到什么,全凭孩子们爱好和兴趣。因此,作为一名数学老师,首先要懂儿童,枯燥的数学课要立足儿童的心理特点,并把它们科学地结合一起,让数学充满童趣。

例如:小学阶段几何板块分成平面图形及立体图形两部分,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时,首先用ppt.把常见到的长方形书面、三角形的红领巾和圆形的风车面具体实物用图片展示,然后抽去形色各异的外表,留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几何图形,突出图形的数学表象,继而,让孩子们找找身边的图形,这时,孩子们会睁大眼睛,开动脑筋好奇地寻找身边的图形,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形推动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再如:五年级下册《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这两个图形都具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在教学时,知识点虽然貌似简单,但对于后续知识点的理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孩子喜欢动手,喜欢发言的特点,通过让孩子们找一找、摸一摸、剪一剪、量一量甚至拼一拼等教学活动丰富孩子对图形特点的认识,课后让他们利用工具拼装图形,加深图形知识的建模。通过以上方法,使到孩子们乐于参與、主动参与,并自己动手把实验中遇到的有趣事情主动分享给小伙伴听,在数学学习中增添了不少的乐趣。

二、回归学数本质,在数学课中增添生活元素

(一)遵循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特性,让学生产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数学知识的很多源自与我们密切相关的生活环境,如学校的各种设施,如教室桌子、椅子布置,学校林荫道、植物园等。在小学阶段,让儿童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获得知识的手段。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教学,学生要学会在生活中多方面“找”数学、“想”数学从而进行学习,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例如: “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的问题,我是这样设计的。目标: 1.通过观察、猜想、实验、推理等教学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模型思想。2.用线段图初步培养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3.利用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环节如下:1.谜语激趣引入,2.分层次教学,3.猜测,抛出问题,4.想方法解决问题,化繁为简的策略,利用线段图分层建构植树问题中模型。5.学生改变数据验证解题模型是否具有正确性,6.推导出公式, 7.验证之前的猜测是否正确。整节课下来,学生充分体验了观察、猜想、验证、及推理的教学活动,真正地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在课堂上培养了孩子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件中,我使用了验证,思考,生活的间隔、链接生活等关键词,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明白到只要在生活中多观察,我们总能找有不少数学的影子,学到的知识也是有用的,回归学数初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让数学的学习过程生活化、具体化,让学生明理

学习过程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生活化和具体化的学习过程,有利于让学生建构知识,明白道理。

例如:《分数的意义》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分数,对于孩子们并不陌生,但抽象性,难以理解。作为一节种子课,我把这节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讲述分数的意义及分数的单位,第二课时,作为知识点的巩固与提升。第一课时,目标定位如下:1、展示分数产生的历史让学生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2、由已学知识为引入,通过直观图示让学生充分理解分数的意义,并概括出分数的意义;3、对于分母、分子、及平均分的再认识,从对比、举例中理解单位“1”;4、在大量直观图中认识分数单位的意义,能说明一个分数中有几个分数单位;5、把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单位的概念赋予具体的数字,结合具体图示、情景,培养学生推理、分析的能力,并为培养学生直观能力奠定基础。

由直观操作、图示引入,从而归纳出整体,明白整体的不同表现,再而出示单位“1”,以及最后引入及概括分数的意义。例如这样的提问:“一个方形、一个圆形、3个桃子”,虽然分得的东西都不同,但是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平均分可以是一份、2份、5份、100份,甚至更多,用什么词语表示呢?那么3份、1份、99份又可以用什么表示呢?一环接一环的提问,对比、总结、概括的环节,最后让学生说说究竟什么是分数呢?孩子们在层层递进的追问中总结,归纳出分数的概念。接着配合线段图理解分数的意义,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学习。这节种子课在4组题组中,学生在不断的对比中,学会归纳,学会总结,在老师的追问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直观能力、归纳能力慢慢提升,为以后的学习数学进行铺垫,从而增加他们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遵从教育初心,激发儿童对学数学的热情

数学核心素养是以数学课程教学为载体,基于数学学科的知识技能而形成的。教师通过扎扎实实实施每一节的教学,把控好每一个单元的重点、难点,每一版块的知识点,准确设定好教学目标,把数学与各种许可有机融合一起,更好地与各个学科相结合,不让学生为了学而学,而是真真正正地通过激励、有效评价、帮助他们学习,让他们产生学数学的兴趣,再通过日常规范操作、鼓励孩子多动手、勤思考、培养学生对学数学的热情,让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需要走进孩子心理,让课堂儿童化,从而提高学习数学兴趣;数学教学需要回归学习数学的初心,让学生学习易懂、好玩的数学;数学教学更需要遵循教育的本质,让孩子们学习中潜移默化,成为一个会思考、会学习的人。

猜你喜欢

分数图形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知识点自测
分图形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找图形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