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2021-09-10吴红彬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期
关键词:德育小学生过程

吴红彬

摘要:中国本身就拥有丰富的文化历史,而小学语文不仅是一门工具学科,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语文素材实现德育渗透是教育的必然趋势。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是当前教师所必须要重视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意识到德育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成绩,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286

引言

在小学教育当中,语文是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其蕴含着我国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人文性能促使学生身心的良好成长、通过语文学习,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母语知识,所以,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很多实际生活中需要的技能、对小学生展开德育教育,能够促使他们素质与品质的提升,让他们树立良好观念与心态。现阶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教师必须重视的工作,两者的融合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

1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是我国教学改革提出的硬性要求,其中提到要完善学生的综合教学,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就需要以德育教育作为基础,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很多小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不深入,教师在教学当中只是简单带过,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分析讲解,难以起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就可以通过情感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其在基础的学习当中明辨是非,强化其道德观的体现。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与德育教育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在教学当中利用教材中的丰富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奉献精神等,让小学生整体表现更加丰满,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为小学生后阶段的发展打好基础。

2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2.1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开展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与学生应该共同重视对课堂秩序的维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主导者而是德育教育的引导者,此时学生才是课堂中的主体。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教学活动或其他德育活动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在制定德育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生本身的兴趣来确定活动主题和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单纯的理论讲解没有实际意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对课文中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素材的利用,结合素材开展活动,将课文内容更好的呈现给小学生。例如在学习《学会合作》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掌握课文中合作的案例之后,回想生活当中还有哪些合作的案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去思考。例如每天的教室值日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合理分工,这样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将教室打扫干净;再例如,拔河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使力很容易会导致比赛失败,所以在比赛的过程中,教师会提前商量好作战的对策,然后在拔河的过程中大家一起用力,才能够确保比赛稳赢。让学生结合自己参与过的事情进行思考,更好地理解合作的含义,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来实现德育的渗透,同时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2.2结合作文写作展开教学,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

在语文学科当中,作文课也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练习课,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结合作文题目进行深入的思考,同时还会积极思考生活当中与改题目类似的素材,通过写作练习也能够达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比如我国的文学作品当中都涉及德育教育,《论语》《道德经》《三字经》,雷锋事迹等,这些优秀的事迹和作品都透露出了德育知识,而出题以及写作过程中,教师都可以引用这些内容作为写作要求或者是作为写作素材,通过案例分析及引用来表达自己的观念。作文完成之后可以在班级内组织一场辩论赛,让学生都能够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此外,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写作内容,能够及时地掌握学生的价值观是否出现了偏差,心理是否发育正常。在写作当中,教师通常也会结合范文来帮助学生分析写作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例如,学习记叙文的时候,记叙文通常是描写事情、阐述问题,但是不管是要表达什么内容,其中都会掺杂学生的个人情感,此时教师就可以分析出学生的思想是否正确,教师的德育教育是否到位。掌握学生的德育现状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展开教学,找到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纠正问题对症下药,进而用教育引导来代替批评教育,逐渐使德育教育的意义能够得到真正的发挥。

2.3结合日常生活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挖掘德育要素。教师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状态,让家长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監督。同时,家长也需要参与到德育教育当中,在日常生活当中让学生受到德育熏陶,强化德育教育效果。在日常生活当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需要满足学生的生活及学习需求,还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德育学习当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日常活动,组织小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亲子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与家长有更多相处的时间,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与家长的日常相处模式,渗透亲子情感教育,体现德育教育的多样化。

比如,在父亲节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以“我的父亲”为题的写作任务,同时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父爱之舟》这篇课文,鼓励学生借鉴课文的写作方式进行写作。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能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父爱的伟大,认识到父亲的关怀与付出,提升学生的感恩意识。这种方式既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同时也实现了对德育教育的渗透。

结束语

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对于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善于挖掘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洪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取向与实现路径[J].教育科学,2019,35(01):43-47.

[2]郭金瑞.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J].教育科学,2015(19):161.

[3]谢巍巍.思想品德教育应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J].社会科学,2015(8):170.

(四川省普格县顺河小学)

猜你喜欢

德育小学生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圆满的过程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