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

2021-09-10卢心月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班主任

卢心月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以及思维都处于相对稚嫩阶段,此时在思维方式、学习习惯、情感态度等多方面都存在比较大的培养与引导空间,其中德育教育便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良好习惯、态度的重要教育方式。小学教育中班主任的教育责任就是在于加强所教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目的培育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可是,从当前来看小学班主任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并不理想,在教育中如何借助有效方法与策略提高德育教育,真正达到幸福教育的目的属于班主任所必须应对的任务。对此,探讨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应该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培育价值。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方法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223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孩子心智还不是很成熟,面对外界的消极情绪和不良思想很容易受到负面影响,加之传统德育教育方式单一,不符合新时代学生的身心成长需求,所以当下小学班主任的紧急任务之一就是探索如何提升德育教育水平。幸福教育是一种基于学生视角更贴合学生成长心理的德育教育方式,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不断尝试幸福教育的德育管理模式,在幸福教育的指导思想下,为学生的学习成长保驾护航。

一、利用微笑艺术开展德育工作

小学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比如,让学生去学习大树、花儿或者鸟儿等知识,学生一瞬间就可以掌握到关键信息,并去执行。然而,类似德育这类的抽象事物,学生的理解学习就会比较困难。如果教师不能找到适合有效的方法去开展教学,那只能是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需要为学生探索创造出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合理地把乏味的课堂教学与栩栩如生的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去感悟教学内容并主动积极地学习德育知识。一个每天把微笑戴在脸上的老师一定是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因为小学生直观的视觉看到的就是微笑,那么他的心灵也会随你一起微笑。当学生“犯错”以后,自己意识到自己做的不够正确的时候,他垂头耷耳的样子多么的让人难过,这个时候他们见到你的微笑,他一定会释然,然后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刚才做的事,从而改正。例如,班级的一位学生不小心损坏了同学的物品,那位同学放声大哭,其他同学起哄说都是因为他损害了她心爱的物品,所以她很伤心的哭了。班主任在认真了解情况后,要找两位学生亲切交谈,及时抚平学生的心灵的创伤。这个时候教师一定不能责怪学生损坏了同学的物品,而应该跟他交流,让他说出事情的经过。而且一定要微笑面对他,因为他不是故意损坏同学的物品,事情发生了他也很内疚,同学因为此事哭了他就更慌张了,而且周围的同学还在指责他。所以,他的内心也很难过,老师要用微笑去温暖他,再跟他说明,即使自己不是故意损害同学的物品,也要道歉,如果需要可以赔偿。学生在老师如春风般的笑容中,一定会变得安心,正确的看待事情,并及时道歉。

二、贴近学生生活,提升德育内容幸福度

贴合实际生活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才能体现出教育的价值,德育教育工作也同样需要通过生活来释放教育的力量,做到与幸福教育的融合。小学幸福德育工作只有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关注学生的幸福需要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和热情,提升幸福教育的吸引力。新时代下的学生成长与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观念更新,还要满足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技能的需求,否则将难以拥有幸福的社会生活[5]。基于这一点,小学班主任的幸福德育教育要从现实国情出发,紧紧围绕时代发展主题,培养学生在当前社会下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拥有自主发展和能力提升技能,为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创造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小学幸福德育教育工作内容还要融合学生身边的现实事件,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下所需的人才道德素质,谦虚、敬业、诚信、自信,以及保护环境、热爱自然、懂得生活、自主学习等,无论是知识教育还是德育教育,都是为了学生今后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教育工作,贴近生活实际的德育教育不过是更早地向学生们揭示以后可拥有的幸福生活的可能。以培养学生幸福能力为终极目标的德育工作有必要紧贴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情况。

三、实行家校德育合作模式,促进进步

为了保证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顺利,班主任可以寻求家长的帮助和配合。家校合作的德育管理模式会更好的带领学生进步,因为学生在学校之间德育教育是接受班主任的引导和帮助。家庭如果没有相应的教育主体引导,那么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失去平衡。所以家庭教育开展之中,以完善的德育工作开展为出发点。班主任就可以为家长提供德育教育的规划和相应引领,不断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德育工作模式下,也能够让学生在家庭中接受德育的洗礼。比如,班主任可以和家长进行在线沟通,针对孩子在家中的德育行为进行相应分析和探讨。孩子的自身德育知识学习是比较关键的,班主任发挥出的引领价值和家长发挥出的重要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家长能够寻求班主任的帮助,然后班主任为家庭开展德育教育做出自己的引导和帮助。比如,班主任能够让家长认识到自身良好行为和道德品质对孩子说产生的影响。家长能够树立正确的理念,带领孩子进步。在日常生活之中,能够注意自己的言行。通过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去感染学生。这样,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进行有效的密切融合,让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之中,为带领小学生进步做好准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环境的不断变化,小学教师的德育模式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小学教师应深入认识和正视当前德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对策,切实提高德育模式的水平和质量。小学教师应该坚持道德教育的行为,借助不同的教育方式來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拓宽德育的方法。由于引导家长积极参与,从而提高现代化的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思想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元琦.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及策略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20(06):164.

[2]陈冬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和策略[J].中华少年,2019(19):105.

[3]张邦清.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教育理论研究(第二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3.

(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小学)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德育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