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断块油藏水平井开发部署技术研究及实施效果

2021-09-10赵振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单井测井油层

摘要:受底水锥进影响,X断块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采油速度低,亟需寻找新增接替储量,实现断块高效稳定开发,为此开展低阻层综合评价研究,包括精细构造解释、储层特征研究、测井二次解释评价、油层分布状况分析、储量计算、产能评价以及井网井型优选和水平井部署参数优化等,指导部署实施水平井4口,全部投产成功,阶段累增油3.5万吨,取得较好效果,低油价下实现降本增效目的,同时也为下步水平井深化部署奠定基础

主题词:断块油藏   水平井开发部署  技术研究  实施效果

1.概况

X断块主要发育两套开发目的层,即S上和S下油层组,油藏类型为底水油藏,上报含油面积2.55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825.3万吨,标定采收率30.0%,可采储量247.6万吨。X断块1996年按照210m正方形直井网投入开发,随着采出程度提高,底水逐渐锥进,区块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共有油井75口,开井55口,开井率73.3%,日期产液755吨,日产油70吨,综合含水90.7%,平均单井日产油仅1.3吨,采油速度0.31%,处于较低开发水平。

为改善断块开发效果,2018年在S上油层组上部发现一套低阻层,电阻率曲线呈驼峰状,测井解释多为差油层,平均含油饱和度48%,电阻率小于15Ω.m,需要开展精细地质特征研究,评价开发部署潜力,为断块高效稳定开发奠定基础。

2.关键技术研究

2.1精细地层对比,落实低阻层发能状况

以单井测井资料为基础,根据低阻层电阻率曲线特征(驼峰状)以及上下发育低时差泥岩层特点,结合沉积旋回性、岩性和厚度变化以及其它电性特征分析,落实各单井低阻层发育状况。整体来看,全区共有42口井发育该套低阻层,厚度变化较大,最大厚度为12m,最小为2m,主要受断块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影响。

2.2井震结合,精细刻画构造特征

选取断块中部X12井进行VSP测井,利用零偏测井资料进行层位标定,低阻层处于两条强反射轴(低时差泥岩层)中间,呈现弱反射特征。在层位标定基础上,追踪其地震波同相轴平面上变化特征,若存在错断、交叉、扭结以及合并等突变,则可判断可能存在断层,再结合地层对比结果,相互验证,最终确定断层发育状况。整体来看,X断块被2条大断层所夹持,构造形态为断背斜,内部被6条次级断层切割成 5个小断块,构造幅度45m,构造面积约4.5平方公里。

2.3地震属性综合分析,评价储层发育特征

在精细地层对比基础上,追踪低阻层地震属性变化特征,如振幅属性、波阻抗、相干体等,落实砂体发育状况。整体来看,整套砂体呈现东西厚中间薄特征,断块东部区域砂体厚度10~15m,呈条带形分布,宽度300m左右;西部区域砂体厚度8~10m,比东部略薄,同样呈条带分布,宽度约200m。结合单井低阻层性质统计分析,岩性以砂岩和砂砾岩为主,平均孔隙度18.5%,渗透率225.6mD,呈现中孔中高渗特征,泥质含量约20%。

2.4开展测井解释二次评价,重新认识油层分布特征

由于低阻层电阻率相对较低,油层和水层难以区分,有些小层解释为水层、干层等,解释结论不统一,为此结合测井、录井、试采以及同类型区块解释成果,开展测井二次解释评价,建立声波时差-电阻率-含油饱和度交汇图版,确定油层电阻率大于10Ω.m,声波时差大于300μs/m,含油饱和度大于45%。以此为界限,新增油层厚度350.5m/35层。

根据测井二次解释成果,重新认识油层分布特征,主要受岩性控制,断块东西部平均油层厚度10~12m,中部区域最小厚度仅2m。另外,低阻层下部存在强反射特征泥岩隔层,厚度1.5~2.0m,发育较稳定。

2.5地质储量计算,落实产能特征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利用容积法对低阻层控制储量进行计算,含油面积1.2平方公里,平均厚度11m,地质储量125.5万吨。

为落实低阻层产能状况,对3口老井实施调层试采以及地层压力测试,日产油3.5~4.5吨,地层压力系数1.01,表明储量基本未动用,具有一定产能。

2.6优选井网井型,优化水平井部署参数

对于低阻层,采用水平井开发,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低阻层砂体分布成条带形,宽度200~300m,而S上和S下油层组采用210m正方形直井井网开发,无法再部署直井开发低阻层,只能在井间加密部署水平井,实现储量有效动用。二是低阻层与S上之间存在1.5~2.0m隔层,水平井投产后,受隔层遮挡作用,不会影响直井产能;三是老井试采低阻层产能相对较低,日产油3.5~4.5吨,水平井具有控制储量大、泄油面积大以及生产压差小等特点,可以获得较高产能,预计日产油在15~20吨。

根据低阻层相关参数,结合目前原油价格,采有数值模拟方法,对水平井参部署参数进行优化,水平段合理长度150-200m,水平井排距100~150m,在同一相带内平行构造部署,单控储量大于8万吨。

3.实施效果

在上述研究指导下,2019年以來,先后在X断块部署实施4口水平井,平均单井油层钻遇率95.8%,全部一次投产成功,平均单井初期日产油20.5吨,目前日产油15.6吨,阶段累产油3.5万吨,按目前生产曲线预测,4口井全生命周期累产油6.5万吨,下步计划深化部署8口水平井,预计增加可采储量12万吨。

4.结论

(1)X断块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采油速度低,亟需寻找新增接替储量。

(2)开展低阻层综合评价研究,包括精细构造解释、储层特征研究、测井二次解释评价、油层分布特征、储量计算、产能评价以及井网井型优选和水平井参数优化等,指导部署实施水平井4口,全部投产成功,阶段累增油3.5万吨,取得较好效果。

(3)4口水平井成功实施,为下步深化部署奠定基础,预计继续部署水平井8口。

参考文献:

[1] 黄伟. 复杂小断块水平井整体开发合理井网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9(03).

[2] 梁飞.低渗油藏水平井开发部署研究[J].化工管理. 2019(15).

[3] 欧阳晶,陶冶,王祥.水平井水平段长度的优化设计[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8(02).

作者简介:赵振,男,1989年8月出生辽宁省鞍山市,汉族,助理工程师,2014年毕业辽宁工业大学,2016年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二学历),现于辽河油田茨榆坨采油厂地质研究所静态室从事石油开发工作。

中油辽河油田公司  辽宁  盘锦  124010

猜你喜欢

单井测井油层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地球物理测井与解释》课程的教学改革
我国测井评价技术应用中常见地质问题分析
聚合物驱剩余油油层挖潜措施研究
采油“一井一策”全员效益目标的构建与实施
单井成本核算分析
锦45块老区边部潜力再评价及配套挖潜技术研究
长庆油田天然气生产开发经济数据模型建立探究
“低阻油层”存在的特征、形成机理及判别
“低阻油层”存在的特征、形成机理及判别
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干扰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