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1-09-10冉云锋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期
关键词:德育数学教育

冉云锋

摘要: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容易忽视德育,认为德育是语文教师所需要做的,认为德育与数学不相关,只是单纯的灌输给学生数学知识理论与技能,只注意到数学方法中严格推理,演绎的范畴内。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德育;渗透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109

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中,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德育渗透也是现在课程改革的一个新趋势。数学作为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课时分配比例大,更应该注意德育渗透。但数学学科有其特殊性、它相对抽象、枯燥,其德育功能相对于文科来讲是隐性的、潜在的。

一、借助数学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很多数学史的材料,以“读一读”的方式编入了初中数学教材,包括中国的数学史、数学家、数学名著、数学成就和数学方法等,是初中数学教材中很好的德育素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数学知识,为学生介绍我国古代在数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如《九章算术》《周髀算经》中记载了许多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圆周率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在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长是直径的3倍的说法;刘徽又从内接圆的正六边形出发,取半径为1尺,一直计算到192边形,直到得出圆周率的值。继刘徽之后,祖冲之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他的成就早于国外数学家一千多年。同时,教师也可通过数学教学,为学生介绍我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的故事,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中学生在国际数学比赛中屡次获奖的事迹,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及民族自豪感,使学生热爱祖国悠久的文化,进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勇于创新,为祖国争光。

二、联系美学教育进行德育渗透

和谐美、对称美、相似美等都是数学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数学教学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活是数学的重要来源,包含着丰富多样的数学素材,同时,数学又能够对现实生活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抓住美学教育的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来说有着重要意义,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水平,发展学生审美创造力。比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剪纸、蝴蝶、故宫、颐和园等图片,使学生对数学美建立正确的认知,优化学生对数学美的体验、欣赏与创造,改变学生对数学学科枯燥性的固有认知。在展示有关图片素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圆明园的图片以及被八国联军洗劫之后的图片进行对比,借助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正确认识美与丑的同时,牢记国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三、在知识应用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比如在教学《丰富的图形世界》这一节内容时,课堂上教师結合这节课的知识要点,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各种各样的图形。学生会看到各种不同图形的特点,还会通过多媒体的呈现看到各种图形之间奇妙的组合,注意力会十分集中,学习的兴趣很高,课堂氛围也十分轻松、融洽。这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教学延伸,结合学生当前的所思所感给学生传递正面的价值观:我们所处的世界还有很多精彩纷呈的内容等待被发现。只有从现在开始就学好理论知识,今后才有机会看到更加广阔、多姿多彩的世界。这种教学引导学生建立积极正面的思想观念,同时也鼓励学生发奋学习,为今后的人生打好基础,教师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向学生渗透正面的人生观教育。

四、活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例如,加与减、乘与除、正数与负数、有理数与无理数、常量与变量、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等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函数等体现了事物运动变化、互相联系的观点;数的概念、角的概念等都是由实际需要不断扩展,充分说明了事物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建立,性质、定理、公式、方法的发现和总结,总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过程;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总是把它转化为熟知的问题,或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这就是矛盾转化的原理……这些都为数学教学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五、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在教学《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这一章节的内容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后实践任务,即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全年级学生的出生月份,然后将数据制作成完整的表格。这个活动需要学生之间进行明确分工,并且默契地配合。明确活动任务后,小组成员会积极收集原始数据,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最后,小组成员一同将数据进行汇总,形成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这个活动能让学生懂得如何和小组成员进行协调配合,也让学生明白只有每个小组成员共同努力才会更好地完成复杂的实践任务。这让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得到了培养,也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数学教师长期耐心地坚持下去,不断探究数学教材中的道德因素,结合教材中的教育内容,适时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评价,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盛杰.德育渗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J].东西南北,2019(24):116.

[2]帅艳.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1):192.

[3]杨西亮.以德育促教育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祖国,2019(22):165-166.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天峨县长安中学)

猜你喜欢

德育数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题解教育『三问』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