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战略下川西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究

2021-09-10于楠

客联 2021年3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精准扶贫

于楠

【摘 要】文化创意产品需要以文化内涵为设计灵感,突破对文化表层的简单复制,启发人们发现产品背后的文化基因,最终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而文创产品的开发模式恰恰与非遗的有形物质保护不谋而合,文化创意产品作为载体,让“非遗”再次以物质形态多元化地融入,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精准扶贫;非遗文化;创意产品

相较于物质文化遗产有形的遗产形式,非遗大多是无形的、不稳定的、持续变化与发展的“活态”遗产形式。其包括的各种表演艺术、节庆仪式或传统手工艺,大多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承的形式綿延传承下来。目前,对于川西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这种非遗形式的文化资源优势认识还不够充分,产业开发的思路与措施还不够明确,如何将非遗民族特色手工艺这一生产性的资源要素转化为非遗特色产业,并进一步建立非遗民族特色手工艺产业与旅游产业、非遗民族特色手工艺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机联系等亟待解决。非遗民族特色手工艺仍处在文化遗产保护或民间自发传承的发展状态,其资源转化价值不能被充分挖掘与激发。文化创意产品需要以文化内涵为设计灵感,突破对文化表层的简单复制,启发人们发现产品背后的文化基因,最终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而文创产品的开发模式恰恰与非遗的有形物质保护不谋而合,文化创意产品作为载体,让“非遗”再次以物质形态多元化地融入,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以高校文化创意团队为智力资源与技术力量,形成以文化创意为优势与特色的非遗民族传统手工艺研发中心,发展非遗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产业新业态

四川西部居住着藏族、羌族、彝族、回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属于偏远落后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域。川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铸就了当地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主要有蜡染、刺绣、灯彩、织锦、藤编、草编、竹编、木雕、石雕、剪纸、年画、竹丝画帘等,现已分别入选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传统手工艺在形制、工艺、装饰手法、材料运用等方面呈现出浓郁的工艺特色与文化内涵,具有鲜明而独特的审美与实用价值。但在当今以工业化与城市化为特征的现代化进程中,各种民族传统手工艺不同程度地面临衰落甚至消亡的危机。解决川西民族传统手工艺面向现代消费者的关键在于如何结合现代消费需求的特征与规律,使民族传统手工艺满足外向化市场而非传统固定市场的消费需求,就必须对民族传统手工艺进行崭新的创意设计与品质提升,而这并不是传统的手工艺人自身所能实现并完成的。因此,川西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创意设计与品质提升,必须以高校文化创意团队为智力资源与技术力量,成立以文化创意为优势与特色的民族传统手工艺研发中心,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产业新业态,才能满足川西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现代消费需要,并通过创意设计与品质提升的传统手工艺产业,带动川西地区贫困群体的脱贫致富。

二、以古村古镇为民族传统手工艺创意产业园区,形成以非遗民族传统手工艺聚集地为特色的古村古镇文化旅游产业,推动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生产与消费

把“充分发挥自然生态、民俗文化两大资源优势”作为川西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的方向与目标,最终实现川西地区全民脱贫与奔小康的战略目标。把生态产业与民俗文化产业作为川西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与实践路径,而发展民俗文化产业又必须以旅游为载体,形成文化旅游产业,才具有旅游市场竞争的优势与特色。从旅游行业的自身特点与发展趋势来看,特色化、个性化、高品质服务的旅游供给侧改革是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过去单一以“吃”和“游”为经济要素的旅游不再受市场欢迎,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趋势。川西由于历史原因遗留众多的古镇古村落,比较著名的就有:丹巴藏寨、桃坪羌寨、甘孜摩西古镇、崇州怀远古镇、大邑安仁古镇、邛崃乐平古镇、雅安上里古镇、广元昭化古城、洪雅柳江古镇、黄龙溪古镇、泸州福宝古镇、宜宾龙华古镇、资中罗泉古镇、绵阳郪江古镇、犍为罗城古镇等。这些古镇古村落均具有一定的名气,但普遍停留在“古建筑”的单一旅游资源上,内容缺乏导致川西古镇旅游的同质化而缺乏知名度与影响力,难以成为旅游热点地区。因而如何有效地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形成各具优势又不可替代的古镇特色,不仅是古镇文化旅游的“内容”植入,同时也是发展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旅游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依托。因此,结合川西民族地区特有的民族手工艺传统,建设民族手工艺创意产品为内容的古镇文化旅游,形成诸如民族服饰古镇、纺织古镇、编织古镇、雕刻古镇等等,不仅为各个古镇增添了旅游“内容”,形成古镇文化旅游各自特色而规避内部同质化竞争乱象,同时也使古镇古村落成为川西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创意产品分销聚集地,推动民族传统手工艺产品的外向化市场面向,成为旅客带走“古镇”印象的符号载体。

三、以“互联网+非遗民族手工艺”为营销平台,增强非遗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影响力与辐射力,推动非遗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的规模化与集约化

推动川西非遗民族手工艺的产业开发,并以此作为川西地区精准扶贫战略的对策方案,必须依靠非遗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的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才能实现。没有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形式,既无法形成边远民族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和特殊经济功能区,也无法体现非遗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带动边远地区脱贫致富的影响力与辐射力,更无法实现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建设“互联网+非遗民族创意手工艺”的营销平台,不仅可以极大地拓展川西民族传统手工艺创意产品的市场容量与消费增量,还可以克服民族地区产品营销的诸多局限,因为网络营销具有准、快、广、美等特点,从而能够为川西民族地区非遗传统手工艺产业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提供市场支撑平台。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供与求”关系的满足,川西非遗民族传统手工艺创意产品具有满足市场需求的唯一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发展非遗民族传统手工艺创意产品关键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借助于营销平台,满足潜在的目标客户群体的消费需求,“互联网+非遗民族传统手工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最有效的营销平台。为此,川西地区应该协调各市、县政府,统一成立“川西非遗民族手工艺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电商(线上)营销业务,为潜在的目标客户群体提供电子商务的分销渠道与营销平台,培育市场竞争力与品牌知名度,从而提升非遗民族传统手工艺创意产品的规模化与集约化水平,增强非遗民族传统手工艺创意产业(文化产业)精准扶贫的辐射力与可持续发展力。

四、结语

从动态的创意产业开发角度来推动民族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不仅传承与保护了川西民族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在发展川西文化产业新业态、延伸文化旅游的产业链结构、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为当地政府提供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制度设计与实践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成阳.“融”“溶”之别─传统视觉元素融入当代设计的创新思路[J].装饰,2013,(6):72-73.

[2]刘明.岭南地域文化艺术的再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走进大学课堂[J].美术学报,2009,(3):70-73.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里程碑[N].光明日报,2011-02-26(4).

[4]施王伟.谈高职艺术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77-80.

[5]谭坤,刘正宏,李颖.“非遗”传承创新语境下的APP界面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5,(8).

[6]陈愚熹.展馆空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情景还原”[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精准扶贫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非遗文化进驻职校社团的策略研究
“非遗文化”校本课程实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