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思想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运用探究

2021-09-10容海晖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26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立德树人

容海晖

摘  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学生的童年时代是展开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结合学生儿童时期的思想成长特征,抓住成长拐点,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展开德育教育,为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教师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在小学阶段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展开德育教育的策略,以期为今后的德育教育展开提供部分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教育;德育教育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快速成长期,在这个阶段学生会通过大量的学习填补自己在认知方面的空白,增长自己的见识。因此为使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坚持教师的指导,以身作则,用科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让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在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获得全面提升。

一、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力量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自控力较差,对于事物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容易在不经意的行动中养成不良行为习惯[1]。而在他们日常活动过程中,经常处在家庭和学校这两个环境中,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发挥自身榜样作用,提高自我要求,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让他们在与教师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模仿教师的言行,对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师在以身作则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自身的权威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的存在代表的是一种权威性,学生积极表现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因此他们才会有意识的去模仿教师的言行。而如何引导这种权威性,避免这种权威性在学生的心中成长的过分强大成为疏离师生之间关系的导火索,是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例如,班级中的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按时交作业,针对这类事件教師可以在早上时提前到达学校,将作业内容抄写在黑板上,用自己的举动告诉学生这种不交作业的行为是不应该的,就连教师也要按时完成作业,之后再进行语言沟通,帮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牢记正确行为规范,使整个德育教育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开展活动,发挥主题活动的力量

在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主题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保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的实现。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特定时间,开展以立德树人为主题目标的教育活动。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许多新鲜的元素,避免枯燥的道理说教引起学生的反感。比如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活动课件制作,通过动画视频和音乐来营造活动气氛,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主题活动当中。由于活动本身针对的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因此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由学生开始表演相关的德育主题节目,相声、小品、歌唱等,通过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活跃课堂氛围。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一些行为守则和课堂规范,整个学习过程本身并非是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比如小学生守则当中的不迟到,不早退。很多学生知道不迟到是什么意思,但是不明白不早退的含义,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内容解释什么是不迟到不早退,“同学们,不迟到的意思就是说,在咱们上学的过程中,注意时间,别再上学的过程中迟到,家长和老师在学校看不见你,会很着急,担心你的安全,同时你上课迟到了,一些知识就学不到了,是不是会很可惜啊。不早退的意思是要大家一定要等到放学时再回家,不要自己提前跑回家,因为老师找不到你老师会很着急,而且也会错过许多有意思的课堂内容。”就这样通过拓展性的讲解,丰富活动内容的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行为规范的理解,为良好的道德观念的养成打下牢固的基础。在活动的最后,教师可以让班级中的所有学生,站起来一起合唱歌曲,歌曲内容尽量挑选赞颂美好品德的歌曲,用潜移默化的方式陶冶学生的思想,也是为了升华整个活动的主题内容。

三、引入评价系统,建立奖惩机制

人生就像是一个储蓄罐,人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在往里面进行储值,最终储蓄罐中被不同的行为填满了,也就决定了一个人过了什么样的一生。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而小学生本身并未建立起健全的自我反省意识,因此越发凸显教师的评价系统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评价系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并对自己作出改变。

教师是评价系统的主体,也是决定和记录学生好坏行为的人,这种评价系统可以是一个笔记本,电脑中的一个表格或是黑板上的一朵小红花。当学生犯了错,教师在犯错一栏中进行记录,当学生做了好事,教师也应在好事一栏中进行记录。因此在判断一件事情的性质时,教师必须保持公正,记录好事时可以进行适当鼓励,记录坏事时也要注意坚持正向引导,帮助学生积极改过,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建立评价系统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学生而是为了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积极的面对它,改正它,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奖励和惩罚系统与评价系统紧密相连,惩罚可以是打扫卫生,清理垃圾,写板报等活动,奖励可以是精神上的,一朵小红花,或是物质上的,一个笔记本等。但不论是评价系统还是奖惩机制,其目的都是为了深化德育教育的效果,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的开展关系着小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在德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以身作则发挥教师的榜样力量,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在活动中不断设计新内容,摸索和完善现有的德育教育体系,建立评价系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产生的后果,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逐渐养成健康的德育理念,使他们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戴伟英.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教学目标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2):220.

[2]李雅丽.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班级管理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123.

[3]阮晓莉.立足小学教育  践行立德树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42.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简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