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宏观把控 打破界线

2021-09-10张晓红

高考·上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考备考宏观自主

摘 要:新课标出来后,高考备考就成了一个新问题。模块复习的传统方式显然已经跟不上新高考的脚步,那么我们要采用一些什么样的方式来提高高考备考的效率呢?笔者从“抓能力基础,重真实体验”、“打破文体界限,关注问题实质”和“自主探究,宏观把控”三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高考备考;基础;宏观;自主

2020年高考,全国I卷的作文题语料是有关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的历史故事,试题一出,四下哗然。近几年由于高考不回避热点,很多一线老师在高三备考的时候,给学生准备了大量的热点和时事,尤其是今年情况特殊,遇到了新冠疫情,想来这方面的材料更是准备充分。不出所料,全国II卷的作文材料就和疫情有关,学生看了应该会气定神闲的。可是全国I卷考区的有些考生一进考场就蒙了,倒不是说考题有多难,而是一下子被自己已有的储备给弄乱了,为什么不是考热点呢?这样的作文,我要怎样才能把自己准备的热点用上呢?考场中的紧张,打乱了考试的节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部分考生的发挥。

其实全国I卷的作文类型并不难,这和2015年新课标2卷的题型是类似的,当时是考了一道有关三个风采人物,谁更具风采的的作文,而今年的考题也是三人中,你对哪个感触最深。异曲同工,都是比较型的作文题。这一事件就让我们不得不去反思,紧抓热点、紧抓实事,是否真的有利于备考?高考作文到底应该如何科学备考?推广出去,高考语文应该如何备考才更科学有效?

在这里我想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下简称新课标)谈起,结合平时自己的教学说一说我自己的一些备考策略。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新课标也给出了答案,即 “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的”。我们语文老师就是要立争在课堂“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自己去对知识进行梳理,深度参与学习过程,真正地理解现在高考“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的考试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个人认为平时的备考中,我们老师应该要突破藩篱,走一条全新的道路。

往日我们老师为了节省学生的时间,越俎代庖,做了太多具体而微的工作,一个一个专题的讲解,一个一个答题模式的累积,一种一种文体写作的教学。老师备考呕心沥血,大量做题、解题,总结、归纳,只怕自己做得不到位,对不起学生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而学生呢,上课忙于笔记,课后忙于记忆,做题忙着套答,写作忙着模式:一个字,累!师生在这场战役中都累得够呛!哪里还有什么教学相长,寓教于乐?一年的备考下来,再也没有人想教高三了,学生那是谈高三色變!

给得太多,输出太多,而学生吃下多少,又内化多少,真是不得而知。不是说这样的工作不要做,而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完全是被动地接受,积极性真是很难被调动起来,灵活应变的能力更是无从谈起。这样的高三复习又回到了语文“慢、费、差”的教学中。当下高考的情境化试题设置不仅需要学生对语文知识牢固识记,还需要学生对知识准确理解、活学活用和巧妙迁移。所以我认为高三更应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更应该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潜入到语言中去,自己去总结、去归纳、去提炼一些方法和技巧,才是真正利于学生从容备考的。

一、抓能力基础,重真实体验

我这里所说的能力基础是指“语言建构与运用”,这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没有下水永远不会游泳,不张开翅膀永远学不会飞翔,没有实际运用语言,永远不能真正体会语言的妙处。在高三备考中,我个人认为,语言运用题不仅是基础,还是最重要的知识点,它不仅是其它模块的基础,还可以综合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

例如“压缩题”,这锻炼的是学生筛选、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我们阅读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的基础,这个基础打好了,可以大大提高这两类文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例如“句式变化”题型,这种题是最能考查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的,最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鉴赏能力,通过长短句的转换、常式句和变式句的比较能够感受到不同语言表达带来的不同阅读体验,这是我们鉴赏文学类文本的基础……总之这部分的知识简直就是整个语言的缩影,这一块复习充分了,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自然就跟着提高了,这是后期提分的基础,更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所以高考复习,从语言文字的运用开始复习,在这一模块上要让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真正得以提升。

但是在复习的时候,不要单一、机械地复习知识点,因为这种机械性的复习,只会割裂知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是很少的或者是零碎的,没办法综合运用而变成一种能力。我主张要创设真实情境,提高复习的实效性。真实情境包括社会生活情境、个人体验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在课堂中主要是依据学生的生活情境来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能力的训练。例如我们在复习课中基于情境表达的需要,分小组,让学生完成“设计读书交流会的方案-邀请师长-班会发言交流作品-致谢师长”这样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调动生活经验,主动寻求合作,不断地修改方案,组织语言,控制流程,真正去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就得到了切实的提升。有了这样的真实体验后,无论将来对象、场景如何转换,他们都能找到合理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二、打破文体界限,关注问题实质

2020年山东高考卷现代文阅读I整合了原来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由三道选择题和两道简答题组成,而简答题一竟然是“下定义”题。从这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打破文体界限可能是势在必行了。当然打破文体界限不是说不要文体,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打破界限是说可能不再是纯粹的一种文体出题,而是会采用综合出题的形式。新课标中指出试题“提倡综合性测试,可围绕情境选择相关的材料,设置一组有内在联系的、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或任务”,“减少针对单一知识点或能力点的简单、碎片化的试题数量”。从这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试题材料的组合方式是灵活多变的,打破原来的单一文体势在必行。如果我们还是按照老一套给学生复习的话,可能我们的学生应对新的高考时将会捉襟见肘。

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的是问题的实质,而不是外在的形式。问题的实质就是“阅读与鉴赏”侧重考查整体感知、信息提取、理解阐释、推断探究、赏析评价等内容,无论是论述文本阅读、说明文阅读、访谈,还是小说、散文、戏剧等都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设题。我们在复习时要关注对学生整体能力的训练,而不拘于某一种文体。当然这种训练要根植于文体知识的掌握,让每个学生都要建起文体知识的模和答题的模。

“因文设题”是出题的特点,“因题作答”是答题的方向,要教会学生深研问题,在问题任务指令下,用“文体知识模”来作答,尤其是要学会分析。2020年全国I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的是海明威的作品,设置的题目是关于“冰山理论”的,看过去好像高大又专业,实际上题目就给出了答题方向。题干中解释了“冰山理论”,降低了理解的难度,接着又明确了“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暗示着我们要去分析没有露出水面的部分,即隐含的问题,“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则指定了回答的角度,即“情节安排”和“效果”。读懂了这些,再结合作品进行分析,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复习中教会学生读题,绝对是开启高考大门的金钥匙。题读懂了,才能调用相应的答题模来回答,否则由于读题失误而导致答题方向的错误,失分都是巨大的。

三、自主探究,宏观把控

回到笔者开篇讲到的作文备考上来,在审题这一环节,传统的复习是把材料分成若干类型,比方说寓言型、时事型、名言型、图表型、组合型等,然后再一类一类讲审题,实话说,材料的类型千变万化,老师怎么能穷尽?既然不能穷尽,我们为什么不另辟蹊径呢?我个人认为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让学生在梳理探究中,把握命题的特点,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方能沉着应考。这里我就提供一个作文审题的复习方案,以供参考。

将2017年到2020年全国I卷的作文题让学生进行纵向对比,2020年全国三卷的作文及山东、海南卷的作文题进行横向对比,制作表格,以学案的形式呈现。课堂中交流分享个人填表成果,再分组讨论这些题目在材料、任务、要求上的共性,小组互补,学生基本达成了共识。高考作文材料形式不一、情境真实、内容积極向上;任务一般都要求在真实的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现自己对自然、社会、自我、人生的认识(该点为教师补充);要求每年几乎不变。接着结合自己的审题经验进一步讨论,概括审题要素。最后学生概括出了审材料要关注大意、关键词、出题倾向、关系等,审任务要明确情境、身份、对象、交流、语体等,审要求要关注角度、立意、字数、文体等内容。

整个过程,我可以真实地感受到学生的热情与积极,可以感受到学生自己梳理探究得出结论后的喜悦,在真实的学习中,他们对高考作文的命题就有了宏观的把握,这种宏观的把握就像一颗定心丸,因为学生知道高考是怎么考的了,他就能从容应对题目外形的变化,而立足于对题目内在的分析。将这样的学习和思维拓展到整个语文高考复习中,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新课标指出“试卷结构和测试形式不应固化,以避免形成新的应试模式”,据此,老师在高考备考中也不应该固化,而要改变传统思维,大胆地运用新思路、新方法。

“具备良好创新思维的学生能够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善于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创造”,要培养这样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打破思维定势。科技时代的到来,知识获取途径太多,更加验证了韩愈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言论,在课堂中我们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而不是知识的占有者,所以我们要牢记“一核”“四层”“四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尽量设计好课堂的情境任务,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

“抓能力基础,重真实体验”,高度重视“语言与建构”能力的培养,运用任务设计推动教学,就是打破了知识的碎片化教学模式,因为原本这块的知识点是最零散的,学生学完后很难形成系统的联系,现在这样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把知识关联起来,形成逻辑;“打破文体界限,关注问题实质”,就是从根本上去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关注的是文章本身,而不是文体的硬性知识,通过对语言的涵咏来领会作品的结构、作品的主题、作者的意图等,打破文体界限,真正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很好地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自主探究,宏观把控”,则是还课堂给学生,是对“以师为主”的高三课堂的挑战,把复习课变成探究课,把知识的枯燥识记变成主动梳理,让学生形成高考的全局观,从理念的高度上认识高考,更有利于从容备考。

以上就是笔者从“关联性”、“文本意识”、“主动性”三个方面提供的一些备考策略。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2]《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张晓红,任教于泉州师范学院附属鹏峰中学,一级教师,从教十几年,长年担任班主任,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班级管理经验。

猜你喜欢

高考备考宏观自主
我国宏观杠杆率的结构性特征
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改革和实践
如何指导高三学生应对生物三轮强化训练
新考纲下高考化学试题的新宠——化工流程题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试论高考舞蹈艺术生的训练策略
组成与构成 含义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