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宾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

2021-09-10蔡元强刘俊李小嫄李露

中国茶叶 2021年3期
关键词:茶产业宜宾市高质量发展

蔡元强 刘俊 李小嫄 李露

摘要:在总结当前宜宾市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产业规划、良种引育、栽培管理、产品开发、人才建设5个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效,针对产业存在的短板,从规划、品牌、主体、创新、融合5个关键环节提出工作建议,以期为宜宾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产业;特色优势;高质量发展;宜宾市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in Yibin

CAI Yuanqiang, LIU Jun*, LI Xiaoyuan, LI Lu

Yibin City Agriculture and Rural Bureau, Sichuan Province, Yibin 644000, China

Abstract: Through summariz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tea industry in Yibin, including the practices and effects in industrial planning, new cultivar introduction, cultivation management, product development, talent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industry, from planning, brand, main body, innovation to fusion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to provide a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Yibin tea industry.

Keywords: tea industry, characteristic advantages,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Yibin city

宜宾市处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金沙江、岷江、长江交汇处,由于印度洋暖流通过金沙江干热河谷对宜宾气候产生影响,常年气温高、冬季回暖早,宜宾市也先后被授予中国早茶之乡、世界(中国)早茶之都等称号。宜宾市紧扣四川省加快精制川茶产业发展、打造千亿茶产业的战略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重点从规划、品种、基地、产品、人才着手,在产业规划、良种引育、栽培管理、产品开发和人才建设5个方面革故鼎新,强力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产业现状

宜宾市将茶产业作为继五粮液之后的第二张城市名片持续打造,使其得以快速发展,茶产业现已成为宜宾市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特色优势产业。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宜宾市统筹防疫、生产“两手抓、两不误”,果断出台全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茶业共克时艰的5条政策措施,强力确保全市春茶生产实现“四增一平”(即鲜叶收购量、干茶销量、销售额、订单量同比增加,价格同比基本持平),确保了茶农收入不减、茶业持续稳定发展。目前,宜宾市茶园总面积8.7万hm2,茶叶总产量9万t,茶业综合产值245.8亿元,分别较“十三五”初增长120.8%、150.0%、238.8%。规模以上精制茶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8亿元。

現在,宜宾市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34 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3家;茶叶专业合作社292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个、省级示范社25个;茶园基地百亩(6.67 hm2)以上种植大户134户,其中产值100万元以上大户41户;2 hm2以上家庭农场402个,新型经营主体基本形成多元化发展梯队。新组建四川省酒业茶业投资集团公司,宜宾川红茶业集团公司提档升级为五粮液集团旗下一级子公司,进一步坚定了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二、产业发展短板

1. 基础现代化程度低

茶园基地建设在路网、水网、数字技术应用、茶旅融合等环节的投入力度还不够大,茶园产出质量效益不高,制约了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 产品结构单一

大量茶叶以原料、初级产品或在宜宾就地加工贴牌外销,夏秋茶的开发利用率不高。茶叶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处于较低水平,精深加工产品少,高科技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不够。

3. 品牌影响力不够

区域品牌竞争力不强,宣传打造还有待加强。茶叶注册商标多、品牌多,但占较大市场份额的知名品牌不多,精制茶单品培育力度不够。传统文化与品牌打造的融合度有待提高。

4. 科技转化率低

科技成果在产业上的推广应用较少,且不成系统,连续性较差,技术转化落地不够。多数加工企业实力不强,缺乏自主创新、持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5. 茶业人才队伍失衡

市县乡三级农业农村系统和生产经营主体中茶专业人才总数少、比例失衡,主要表现为产业管理和推广服务能力以及对现代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总体较低。

三、主要做法及成效

1. 抓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优势

宜宾市先后编制《宜宾市茶产业发展十年总体规划(2016—2025)》《宜宾早茶提升发展建议》《宜宾市现代特色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印发主体培育、品牌提升2个3年行动方案等产业规划,进一步明确宜宾茶产业的发展定位、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重点培育以“宜宾早茶”名优绿茶、“川红工夫”优质红茶为主和以花果茶、黑茶、茶衍生品为辅的“两主三辅”优势茶产品,进一步突显宜宾茶采摘时间早和产品品质优的双绝品质特色;持续引导茶园建设向生态适宜区域集中、茶叶精深加工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集聚,进一步突显宜宾茶产业布局的集群发展态势。“宜宾早茶”先后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也被确定为四川省农产品优秀区域公用品牌向社会公开推介;宜宾市也先后被认定为全国首个省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市和宜宾早茶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

2. 抓引育并举,突出种质创新

宜宾市立足境内分布有古茶树和四川小叶茶树群体的资源优势,坚持新品种选育和引进双管齐下,大力实施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具、新机制科技示范。乌蒙早[2] 、宜早1号 [3]等 4个宜宾本地茶树新品种先后选育成功,并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时,引进中茶108[4]、巴渝特早[5]、白叶1号等50多个茶树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选定巴渝特早、中茶108、天府红1号等5个早生、质优、高产、高抗的茶树新品种作为主推品种,在宜宾的早茶生产区、中高山优质茶生产区进行大规模推广种植。另外,白叶1号、中白1号、黄金芽等特异茶树品种也在屏山县、高县、翠屏区等范围内得到规模化种植。

经过持续多年引种育种和试验比较,截至2020年底,宜宾茶园良种化率接近90%,特别是宜宾本地选育的茶树新品种天府红1号更是受到茶农、茶企的认可,在宜宾范围内推广种植面积达2.3万hm2,占良种茶园面积的30%;乌蒙早、宜早1号选育技术和中茶108的引种试验均起到较好的科技示范效果,也获得了宜賓市科技进步奖。

3. 抓技术集成,突出绿色生态

宜宾市为更加彰显“宜宾早茶”采摘时间早和产品品质优的显著特征,重点从茶园的土壤管理、茶树营养管理着手,通过集成研发、运用雾化喷头、雾化装置、云雾系统[6]等茶园低山喷雾灌溉关键技术,为分布在海拔350~600 m丘陵地带的“宜宾早茶”生产茶园营造云雾缭绕的生长环境,在保持采摘时间早的前提下,使其达到“低山也能出好茶”的效果;从鲜叶摊放工艺、摊凉回潮工艺[6]着手集成创新,《宜宾早茶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项目于2019年荣获农业农村部2016—2018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成果奖三等奖。

4. 抓精深加工,突出延链补链

不断优化和改良传统工艺,开发更符合现代消费习惯的产品;坚持“科技兴茶、科技强茶”新理念,配套优化提升企业加工车间的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在突出抓好绿茶、红茶等传统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创新开发各种工艺茶和私人订制茶,研制出优黑优红、冷泡茶等新型饮品和茶月饼、茶粉条等茶食品,丰富了产品类型,延伸了产业链条,努力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出贡献。

5. 抓队伍建设,突出人才引领

宜宾市依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充分发挥宜宾学院“川茶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等在宜高校优势,着力培育更多的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茶业人才;通过突出人才引领,新设立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并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教授担任首任院长,力图整合分散在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面资源,着力打造中国茶产业人才高地,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通过探索创新茶产业人才“育引用”体制机制,不断优化产业人才队伍梯队,增强地方人才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作为宜宾茶行业市级管理服务单位的宜宾市茶叶站,先后获四川省农业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

四、今后工作建议

立足产业现状,按照“稳面积、提质量、延链条、增效益”总体思路,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增优势,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找准推动宜宾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力推进“区域品牌+产品品牌”双品牌发展战略,构建茶叶品牌发展体系,支持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展会、推介会和茶旅文化活动,同步发展线下线上销售,支持企业抱团闯市场,提高宜宾出口茶质量,逐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引导四川酒业茶业投资集团公司、五粮液集团公司等国有平台加大对茶产业的投入,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茶业新型经营主体联合发展,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切实增强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增收能力,带动全市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大力度推动茶树良种的育、繁、推一体化和茶叶提质增效新技术、新装备的集成示范,提高产品附加值。

深入挖掘有关宜宾茶文化的歌赋、诗词、故事等,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片)”建设,开发集生态观赏、康养修心等功能的产业园区。推进茶文旅融合发展,通过建设特色茶庄、最美茶园吸引游客,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

参考文献

[1] 蔡元强, 彭聪. 基于地方茶产业的公共区域品牌发展思考——以宜宾市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 30(19): 182-201.

[2] 李春华, 王云, 罗凡, 等. 茶树特色新品种乌蒙早的选育[J].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25(4): 1193-1196.

[3] 李春华, 王云, 罗凡, 等. 茶树特色新品种“宜早1号”的选育[J].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26(6): 2231-2234.

[4] 刘跃云, 王春梅, 曾旭, 等. 茶树品种中茶108在宜宾的栽植表现[J]. 贵州农业科学, 2018, 46(11): 107-111.

[5] 陈明成, 王敏, 解娟, 等. 茶树新品种——巴渝特早[J]. 中国茶叶, 2020, 42(1): 9-14.

[6] 张冬川, 蔡元强. 宜宾早茶绿色发展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推广成效[J]. 中国茶叶, 2020, 42(7): 57-60.

猜你喜欢

茶产业宜宾市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宣城市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和建议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浅析以恩施旅游业助推茶产业的发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