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排球联赛发展问题探析

2021-09-10吴英

当代体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转播排球市场化

吴英

中国排球联赛自创建以来,经过多年发展,人才管理与赛制管理均不断改革,实现了裁判评定与运动员技术评定的创新。但是,在当前发展下,也存在诸多问题,对其持续性发展造成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以我国排球联赛发展问题为切入点,分析其发展中问题与俱乐部问题,以此为研究基础,提出排球联赛发展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加大了对体育运动的重视性,但在中超联赛与CBA联赛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排球联赛市场却较为冷清,中国排球联赛自1996年创办以来,经过20多个赛季,发展中有过低谷与辉煌。当前,相较于篮球、足球而言,排球联赛无论是收视率、认知度、知名度还是参与度均难以媲美,为推动中国排球联赛发展,则应当明确其中问题,以提出解决对策。

1 我国排球联赛发展问题

1.1 发展过程中问题

我国排球联赛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受到长期计划经济与排球运动管理体制影响,政府通过计划手段对排球资源进行配置,且以行政方式管理排球项目,导致其不仅是排球运动举办主体,也是排球项目管理主体。并且,受到以往发展遗留问题,教练员、球员等缺乏流动性,球队间缺乏横向交流,导致排球联赛缺乏发展活力。

另外,排球联赛管理者也存在专业性不足问题,易忽视赞助商与自身关系,难以达到预期广告效应,甚至球员穿着竞品外套接受采访,忽视联赛职业化与市场化的规律及赞助商利益,导致当前联赛市场化不足。

1.2 排球联赛俱乐部问题

排球俱乐部作为经营排球运动训练,开发训练附属产品与竞赛,追求最大化利益的企业,已经成为排球运动市场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每个俱乐部均为经营实体,发展市场化与排球相结合道路,根据市场竞争、企业化管理与价格原则进行经营。其商品包含运动员排球比赛及比赛广告价值。当前,在排球联赛发展下,各俱乐部主要市场化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所在城市市场化不足。除了上海、北京等城市经济发达外,其他球队主场通常处于三线城市,经济较为落后,甚至有球队主场为偏远县城,主场所在地则以体育馆为主,缺乏自身固定球馆,其场所一直变换,仅上海主场所较为固定。受到此种情况影响,导致俱乐部宣传力度不足,且排球爱好者少,降低了比赛上座率,甚至免费观看人数都较少,对排球联赛市场化与职业化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二是电视网络转播少。排球联赛高水平比赛转播权为个俱乐部开发产业的重点内容,其作为体育产业一部分,也是俱乐部主要收入来源。自2015年兴起的体育转播让人眼前一亮,中超联赛与英超联赛均遭受疯抢。但排球联赛转播仍无波无澜,排球联赛转播次数较少,以2015~2016排球联赛转播为例,共举办男排110场联赛,央视转播仅9场,8.18%的转播率,女排119场,央视转播22场,18.49转播率,传播场次过少降低了排球联赛关注度,难以为赞助企业带来广告效益,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是赛程安排不合理。排球联赛在比赛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其他项目的影响,出现赛程压缩,主客场未能交替出现,集中于同一时间点,且比赛较为密集,不利于安排直播。并且,比赛日以16点、14点、12点为主,多为人们上班时间,导致排球迷也无法进行比赛观看,上座率降低。

2 我国排球联赛持续健康发展建议

2.1 构建运动员转会市场

为推动排球联赛职业化与市场化发展,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则应当突破以往经济体制的束缚,构建运动员转会市场。在此过程中,一是中国排球主管部门与机关,应当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制定合理科学的奖惩机制,保证费边缘型运动员,能够在该机制推动下顺利进入转会市场,实现引进内外援透明化工资制度,推进引援奖励政策,借鉴先进联赛转会制度;二是在排球事业发展中,俱乐部应当以此为核心进行决策,打破壁垒,尽量避免各利益方发生冲突,强化中国排协与世界排联的沟通,加强运动员流转,以实现培养和发现人才的目的,进而提高排球经济水平,推动事业发展;三是排球联赛市场化过程中,政府机关与主管部门应完善管理体制,通过行政调解方式在市场失灵下,遵循其发展规律,推动运动员转会实现市场化运作,以转变我国排球联赛教练员、运动员流动不畅通的局面,提高排球联赛职业化与市场化程度。

2.2 选聘专业管理人员

各个行业均有其内涵和特点,术业有专攻,只有聘请专业人才方能提高排球联赛管理质量与效果。在发展排球俱乐部过程中,不能仅仅将其看作一项体育赛事,还应当了解其属于一个涉及经济、制度、组织与管理等多方面内容的经济实体。我国俱乐部大部分是在当地主管部门引领下,以主教练为负责人进行管理,通常为体育人才,缺乏管理才能。所以,在实际管理中,俱乐部应当引入更多管理人才,避免内外部非竞技因素对排球联赛发展造成影响,提高管理效能,以体育企业形式发展。

2.3 引入社会资本

俱乐部作为排球联赛参与主体,其发展水平对于联赛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为推动排球联赛市场化与职业化,则应当将排球俱乐部融入至市场经济中,优化其运作机制与组织结构。一是俱乐部强化自身建设,其作为独立经济实体,在发展中为了获得优势地位,则需要拓展融资渠道,进一步开拓市场空间,以达到自我发展与经营目的;二是适应市场运作规律,开发经营渠道,以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在组织管理中,构建一套执行、管理、决策体系,俱乐部成员包含管理人員、运动员、投资方及教练员等,其互相依存,互相合作获取更大利益,为俱乐部共同创造收入。日常训练中各方利益体可能存在冲突与矛盾,为避免影响发展,则应当明确其权责,完善管理制度,构建利益分配分担风险机制,成立俱乐部联盟,确保其有效运行;三是俱乐部应当与赞助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培训专业人员对接赞助商,主动走向市场,树立营销意识,改善运动员训练条件。

2.4 提高转播水准

排球联赛转播中,媒体作为连接观众、赛事与企业的纽带,如若缺少媒体的评论、转播报道、包装等手段配合,则难以让更多民众了解排球联赛。一项运动想要活动成功,则需要培养无形资产市场。并且,观众想要获取俱乐部与联赛信息,也需要媒体不但报道。媒体对联赛曝光率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市场价值。因此,管理者应当顺应潮流发展,主动与媒体建立联系,促进媒体、赛事主体与观众视线融合共生。联赛运营方与媒体加强沟通,在排球联赛当前已经打破CCTV5的垄断,与十几家网络、媒体通过“共享版权”模式进行宣传,初见成效,且为名星球员设置专门机位,将其风采全面展现出来,以发挥明星效应,加强对球迷的影响,提高排球联赛吸引力。

2.5 合理优化赛制

排球联赛在发展中应当优化赛制,以吸引更多球迷。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应当结合体育政策法规对俱乐部进行市场化指导,结合国际排球体育组织规定,借鉴和学习先进国家市场化排球联赛发展经验,以制定相应的运行机制。并且,在制定过程中,应当与排球俱乐部运作情况及发展水平相结合,调整赛制,对于技术水平不一的排球队伍,设置小组赛,去粗存精,提高比赛精彩程度,选拔该水平队伍进行交叉赛、排位赛及决赛,提高其精彩程度。同时,在转播安排中,将比赛时间多安排在17点、18点等时间,与媒体相结合加强排球联赛宣传,使更多民众了解排球知识,提高比赛观赏性,增加排球联赛热度。

综上所述,我国排球联赛当前发展中存在运动员流转不畅、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市场化不足、电视网络转播少、赛程安排不合理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可通过构建运动员转会市场、选聘专业管理人员、引入社会资本、提高转播水平、合理优化赛制的方法,从多方面提高排球联赛市场化与职业化发展水平。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转播排球市场化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什么是北京冬奥会“云上转播”
北京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赛事转播负责人薛涛:我们一定要做到“够专业”
浅议农村资产评估体系的构建
豪门俱乐部实力比拼榜
互联网+背景下的黄梅戏市场化运作模式研究
最复杂的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