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小学语文记叙文美的历程
2021-09-10路成书
路成书
[摘要]记叙文文质兼美,具有丰富的情感和思想。挖掘小学语文记叙文中的多重美,可以帮助学生品鉴美、积累美和表达美。声情并茂的朗读法,多样的体验法和启迪法以及道具呈现等方法,可以丰富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自己走入记叙文的阅读,感悟记叙文浓厚的诗美画意,培养审美感悟能力和发现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表达能力,从而达到以美启心的目的。
[关键词]记叙文;美学;审美
记叙文以记人叙事为主,同时,丰富的人物美和事件美在交织中,融合了丰富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解读记叙文多重美,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审美修养,不断学会表达特有的审美评价,从而实现以美育美。
一、小学语文记叙文审美的意义
1.积累记叙文之美
学生在多元的学习过程中,自然对各种文本渗透的美感会有多样的体验,在这种体验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文章中收集各种各样的美感。在各种美感的收集中,又能更好帮助学生懂得要通过自己来寻找美,积累美,培养独特的审美感悟能力。
2.品鉴记叙文之美
小学语文高段的教学,对学生自我品析鉴赏能力的要求更高。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除了要有自己的模仿借鉴,更要注意独特的感悟理解能力的培养,从而不断提高语文阅读综合能力。在品鉴的过程中,注意从语文文本的多重元素入手,找寻到提高学生品鉴能力的多维空间,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3.表达记叙文之美
学生自己从文本中积累和品鉴了各种美,会从语言中情不自禁地表达出来。有了美的体验,学生会在平时的口语交际活动或者写作中,通过口头语言或者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更好实现一种对美的理解与表达,最终升华独特的心灵体验。
二、小学语文记叙文美的内容
1.自然美
自然之美,是作为人与生俱来的特有的审美感悟,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博奥,体验到自然的和谐之美,不断领略到大自然的魅力。
如在教学《桂花雨》中,我就注意让学生美读“摇桂花”“吃桂花”的片段,并适当让学生带上节奏。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让学生在美读中带上一定的内在语,如我惊讶地说,或者我惊喜地说。通过特定的语境创设,让学生在美读中体会环境和人物心境,从而更好领悟自然之美。
2.人情美
人与人的际遇构成了一种美好的缘分,这种缘分带来人情的温暖,让人更好体会到人情的珍贵,一种力量的可贵,不断感悟到人间的缘分之妙。
例如课文《草原》记叙了美好的人间情缘,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令人感动。这种美好的情感超越时空,在两族人民之间架起了一条美好友谊的虹桥。在教学的时候,注重让学生体会文中的真情。首先让学生朗读课文,脑中呈现蒙古族人民热情款待作者的画面,然后进行表演,让学生走进大草原,走进蒙古包,更好感受人情之美,从而进行民族友好团结的教育。
3.童年美
童年缤纷美丽,总是留给人难忘的回忆,在走进童年的时候,可以通过多样的片段来感悟童年带来的乐趣和记忆之美。
如在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的时候,注意让学生先走进林海音的童年世界,穿插了相应的音乐《童年》,伴随着歌词“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同时穿插音乐《梦驼铃》来让学生感悟音乐营造的童年氛围。在音乐的浸染中,学生享受到了浓郁的美感,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的怀念。
4.劳動美
在劳动中升华美感,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这种美感,是耕作的快乐,更是付出的勤劳之美,教学中要让学生领悟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劳动带来的诗美画意。
如教学《父亲的菜园》,让学生把握父亲对土地和菜园的爱恋之情,先通过观察父亲的言行举止,再描述父亲失去菜园的忧伤,想象来自父辈心中的愿意,重点引导体会父亲为开辟新菜园所作出的努力。在开辟菜园的过程中,开荒、填土和育肥的过程中,是感悟辛勤耕耘的劳动之美的关键。品鉴句子“在父亲的精心伺候下,原本贫瘠的死黄土,变得黑亮”,更好体会父亲用劳动换得硕果后的喜悦感,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5.残缺美
在面对生命的残缺面前,每个人都要走进残缺,感悟生命的不完美中带有的真实意味。走进残缺,是直面生命的勇气;走进残缺,可以让生命开花结果;走进残缺,体验到其中美感的升华,是心灵的纯净。如《鱼游到了纸上》中,通过教师示范朗读,在对聋哑青年的绘画描写中,融合了浓厚的欣赏之美。在学生自己朗读的基础上,再来示范朗读聋哑青年最后说的话“先游到了我的心上”,在教师的声美并茂且带有启迪色彩的朗读中,让学生得到生命哲理的启迪。
6.信任美
人与人,人与动物,都有着美好的信任关爱,这种美好的感觉,可以砥砺人的奋斗和进取,不断享受世风的淳美。如在教学《珍珠鸟》的时候,对于其中的“养鸟的经过”可以采用默读的方法来让学生体会作者和一只小鸟 “结缘” 的故事。在“生雏儿”的过程中,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鸟的生命活力。在“鸟与人的亲密接触”中,适当地编入对话,采用分角色朗读,进行想象性质的写作,让学生体会这种鸟与人的亲密和谐接触的零距离感,进一步感受信任带来的美好。
7.赏识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挖掘文本中的鼓励和关怀,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浓烈的赏识之美。这种赏识,是心灵的感应,是对生活的信念,更是一种执着和坚持。
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巴迪和父母的对话,包含了父母对巴迪不同形式的爱。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分别扮演不同的人物,进行相关的对话,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让学生领悟彼此的内心世界,走进父母的良苦用心。
8.亲情美
亲情是人间最美的情感,亲情的光辉更是难以磨灭。在体验这种春晖般的美谊中,更能体验亲情带来的温暖和幸福,从而让学生学会孝敬父母长辈、关爱家人。
如在学习《游子吟》中,可以让学生在初读后尝试了解诗人的内心,通过展开对话,让学生走进诗歌里独特的美感。尝试采用编排课本剧的方法,写好了课本剧让学生来分别扮演母亲和孟郊,同时在细腻的语言中让学生感受孟郊的母亲对孩子的牵挂,孟郊对母亲的依依不舍,从而体会 “意恐迟迟归”中浓重的美感痕迹。让学生在表演中融入更多的想象和潜台词,进一步体会母子之间的浓浓的牵挂,让学生品味这种浓重的抒美意味。在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更是包含了人物对母亲的感恩之美。在课本剧中,“学生和诗人进行心灵交流,达到对美的有效认识。”[1]
9.哲理美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章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可以引起人深重的思考,领悟大千世界的玄机和奇妙,从而开阔眼界,开启智慧。
如在教学《枫叶如丹》的时候,作者通过记叙了访问澳大利亚时照了一张相片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以小见大的手法中融入了自己的人生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界及人世的态度和看法,即“枫叶如丹,显示着长久的生命力”。同时,对于文中隽永的语言,更是注意了浓重的抒美风格协同议论色彩的融入,如“霜叶红于二月花”,经历了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在让学生进行品味的时候,首先要品析古代诗句,在品析中不断感受枫叶的洒脱,同时,再注意融入一定的自我鉴赏来实现对语言隽永的感悟。
三、小学语文记叙文美感体验的教学方法
1.朗读体验美
课文中的美,带上了作家的经历体验以及对世界的审美认知,所以在表现作品美感的时候,可以通过美读来实现生动的感美体验。在美读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将作品中的多元美感得到不同程度地展现,从而更好激发学生的审美内化和审美评价能力的提高。
如在学习《秋天的雨》时,通过多样的美读,在声情并茂中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热爱之情。在美读中,还可以用到“雨”的诗句集锦,更好帮助学生感悟雨中的诗情柔美,从而找到浓郁的美感。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入下,能有效实现对课文中的“秋雨”的美感体验。朗读中介入现代教育技术,如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可以使得整个课堂充满浓郁的情感之美。将音乐的多元表现力和朗读的声韵结合,增强感染力,追求灵动的语言感受,实现对课文美感的多重解读。在课内外阅读中带上适当的流行音乐,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带来情感上的推动。如在教学《神州谣》的时候,就注意配上相关的音乐来帮助学生体验深厚的爱国之情。在教学中,当“歌唱祖国”的乐曲响起来的时候,学生感受到爱国之情在蓬勃地生长,爱国激情在心中涌动。
2.情境升华美
在记叙文的阅读过程中,有些文章写作背景没有现场感,所以不能引起学生共鸣。学生在阅读中采用不同的情境创设,可以产生有效的现场感,实现场景回放。如在阅读《九色鹿》这篇文章的时候,文中生动的情节可以吸引学生的阅读,但是学生对于真实的鹿以及文中虚构的“九色鹿”是没有深切的体会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看视频,观察现实中的“小鹿”,在观察的过程中,注意让学生结合文中的相关文字体会九色鹿的特点,同时进行绘画,帮助学生感悟。从而“更好地进行下文的阅读,让学生理解后文情节发展的因果关系。”[2]
3.对接领悟美
小学记叙文的阅读过程,注重对文本精华进行捕捉,可以让学生更好感悟记叙文的生命力,这是个充满灵感跃动的过程。同时,结合现实方法,鞭策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唤醒自己的阅读体验,获得生动的阅读愉悦感。在培养学生的记叙文发现力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类文阅读的方法,或者采用在阅读中找到“现实中的交接点”等多种方法,来实现对记叙文的发现。还可以在学生的分时段阅读中寻找不同感受,体会记叙文的阅读是包含着“不同体验点”的阅读。
如在阅读《姥姥的剪纸》的时候,就注意让学生进行自主的阅读发现,有的学生从“姥姥的广结善缘”来谈姥姥的慈蔼,有的学生从“姥姥的巧手开花”角度谈姥姥的本领高,还有的从“姥姥对我的期待”谈姥姥对我的爱,通过多角度解读,在互动的对话中进行思想的共鸣,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感知力、洞察力。
4.道具装点美
在低段学生朗读的过程中佩戴头饰,可以增强角色体验,愉悦身心,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文本形象的感知,同时结合各种朗读方法的应用,实现对文本阅读的深度理解,让学生感悟到一种独特的语言魅力。如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先让学生将各种动物蹄子的形状进行描绘,同时结合动物的活动或冬眠话题展现独特的动物语言和动物精神境界。在生动的韵文形式下,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我让学生佩戴不同动物的头饰进行表演朗读,体验动物的小绘画,让学生在有趣的角色朗读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5.思辨深化美
语文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多维思考的契点。高中语文課程标准把“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列为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内容,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体验,激发学生多位思考问题和品鉴的能力,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健全人格,从而使语文教学走向深入。
思维在碰撞中升华,因此对于文本以学生认知为起点,发现他们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思维水平,进而营造宽松公平的交流情境,让他们自由交流,互相碰撞,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和提升,就能比较顺利地把他们的思维引向深入,再以恰当的话题为切入,引导不同的观点进行交锋,利于他们在相互完善、借鉴中深化对哲理美的认知和创造。
通过多样的美感品味,语文课堂充盈着浓浓的诗画之美、韵律之美,让学生不断升华自己的美感品悟能力。同时随着学生学龄的变化,通过多样的记叙文对比阅读或者群文阅读、主题阅读等方式,可以升华学生对文章美感的体验,从而进行记叙文阅读和感悟能力的深化,激发学生自己来体验、自己来发现、自己来品鉴更多更深刻的美,让学习走向深广。记叙文的学习是美感激发和美感融合的过程,感悟记叙文的美是不断走向深入的过程,最终实现以美启心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娜.语文的魅力.[J].语文之友.2018(6):43.
[2]陈娜.语文中的朗读之美[J].语文乐天地.2017(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