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021-09-10邵馥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生命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既是满足学生阶段性成长需要的要求,也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要求。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积极关注生命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融入、开发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以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辅助学生接触生命、感受生命、获得生命知识、丰富生命内涵。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命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8-0021-02

引  言

感受生命的存在是辅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是帮助学生形成理想抱负的基础。生命教育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人为贵”的观点,他所开创的儒家学派也一直以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为一切的根本,所以他们倡导积极入世,倡导仁者爱人,关注对他人的尊重和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而这一理念并没有在新教学模式实施之后得到较好的传承。直到21世纪,人们对生命教育的关注度才逐渐上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德育为本质的学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是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无法忽视的部分。除了在教材中融入了大量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标准和教学大纲中也提出了明确的生命教育要求。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學中落实生命教育是对本学科特质的彰显,也是对我国先进教育传统的继承,更是助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那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中,我们该如何实施生命教育呢?总结教学经验,笔者提出了如下教学建议。

一、设计体验活动,获取生命体验

体验是教育的前提,也是生命教育的方式。生命重在体验,只有让生命主体亲身参与生命过程中,获得真实的生命体验,才能让学生在体验中逐渐理解生命的内涵,获得情感与态度上的改变[1]。所以,要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教师不妨依据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生命体验活动,而根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订特点,该策略是完全可行的。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中“爱在家人间”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依照“体味亲情、体会爱、培养家国情怀”的课堂构建目标,设计一些体验性的家庭实践活动。比如,给父母洗一次脚、帮父母做一次家务、对父母做一次真情告白,等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德育教育方式不再是教师机械地、苍白无力地强调“父母很辛苦,你们要孝敬父母”,还能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在与父母的密切交谈与接触中理解父母,学会感恩,形成初步的家庭意识。这就是体验的魅力,也是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质量的正确打开方式。

二、设计探究活动,接受生命知识

要想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活动能够顺利实施,教师就需要调动学生在学习、接受生命教育时的主动性。所以,在对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摒弃“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方式,以适当的引导,辅助学生完成主动观察、阅读、讨论与探究,使学生主动接受生命引导,获得生命教育[2]。因此,在构建生命教育课堂时,教师要重视对课堂的探究性构建,根据教学要求设计适宜的探究活动。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一节时,为了让学生正确感知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首先,笔者展示某明星的图片,然后问学生:“这位明星你们应该很熟悉吧!那对与她相关的阴阳合同事件有没有了解呢?”学生回答:“好像是偷税。”笔者说:“对,是这样的,但是真实情况可能要更复杂一些。我们来看一下一些网友的评论吧!”随后,笔者展示带有褒贬两种感情色彩的评论材料,并组织了关于两种观点的辩论赛,让两个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搜索各种材料论证自己的观点。通过辩论赛,学生从国家、从集体的角度重新审视了我国的税收制度、解读了公平的含义,树立了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责任感。

在该探索过程中,笔者通过让学生讨论社会热点问题的方式,引出关于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性观点,以复杂多元的素材为支撑,帮助学生完成了关于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讨论与探究,进而使学生在讨论与探究中感受到生命的社会性,树立了正确的生命观。

三、设计情境活动,切实感受生命

将生命教育寓于真实课堂的具体情境中,不仅能够消除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也能让学生在情境的支持下切实感受生命、获得心理机能上的发展。同时,情境活动的设计也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因学生的参与而生动,丰富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构建方式,提高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探究性与实践性,营造了更为形象具体的生命教育环境。

例如,在“敬畏生命”一课的学习引导中,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即兴表演活动。笔者先以播放动画视频的方式创设具体情境,然后让学生根据情境即兴表演,让学生在即兴表演中感受生命的可贵。

情境一:周末,你和朋友手拉手去郊游,朋友不慎掉入湖中。

笔者用纸板、木棍等资源模拟当时的环境,并请学生上台表演救人过程,根据学生的反应创设具体的情境。比如,对于学生想要折断树枝拉水中的朋友上岸,笔者提示,树枝太硬了折不断;对于学生走近湖旁拉朋友,笔者提示,湖边石块上的青苔很滑,不小心会落入水中的。

笔者的适时提醒,既增强了课堂情境模式的真实性和灵动性,也让整个救人过程更加惊心动魄,提升了情境活动的体验性。同时,笔者的提醒也帮学生明确了在敬畏他人生命时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在见义勇为的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任何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安全问题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四、开发现实资源,丰富生命内涵

生命教育是贯穿于生活之中的,它可以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中也潜藏着大量的生命教育资源。所以,在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命教育质量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开发课本内容,用好课本中的生命教育资源之外,还要重视对现实资源的开发,以现实资源融入生命教育,丰富生命的内涵。

例如,生活中的一些节日都具有特定的含义,蕴含着生命教育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节日特点设计适宜的节日活动,如父亲节、母亲节的感恩父母活动,清明节的先烈缅怀活动等。另外,很多电视栏目中会有大量的生命教育素材,且很多经典的电影也能起到生命启迪作用,如《感动中国》《摔跤吧!爸爸》《阿甘正传》等,教师可以根据这些资源设计观后感写作任务、观察记录任务等。

结  语

综上所述,生命教育活动可以在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开发与延伸中实现,也可以在对现实资源、身边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中实现,其教育内容是多样的,教育方式是多元的。但我们无论选择开发延伸教材,还是选择挖掘利用现实资源;无论选择情境教学法、实践组织法、探究讨论法,还是亲身体验法,都要保证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的积极性与自觉性,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并获得关于生命的正确感知。

[参考文献]

曾辉.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54-55.

陈滨.重视生命教育 培育初中生核心素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5):170.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平市2020年度教育科研课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渗透生命教育的研究”(课题立项批号:zxdfgg202003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邵馥(1978.3-),女,福建建瓯人,中学一级教师,所获荣誉:“建瓯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南平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建瓯市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兼职教研员”。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