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2021-09-10张梦佳龚浩然

红豆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西藏大学新冠肺炎疫情职业生涯规划

张梦佳 龚浩然

【摘要】随着西藏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完善发展,西藏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社会就业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大。同时,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严峻的就业形势。后疫情时代下,西藏大学大学生面对就业市场处于茫然、焦虑的状态,就业心理及态度发生明显变化;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整体上更加倾向于性质稳定、保障性强的公职岗位;大学生整体的就业期望值较高,与当前严峻的就业现实矛盾突出。针对西藏大学大学生当前就业观念的现状,从大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提出相关对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根据自身情况规划和制定职业生涯。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西藏大学;新冠肺炎疫情

近年来,西藏高等教育不断完善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呈现增长态势,就业压力不断加大。“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稳定发展以及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需要,直接关系着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切身利益。”[1]西藏大学为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程。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很多学生修完该课程后对自我认知及职业认知仍处于模糊状态,并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基于社会就业市场形势及西藏大学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状况,以西藏大学文学院学生为例,探究后疫情时代下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现状,并分别从学生、教师、学校不同方面提出可行性对策,在帮助学校建设更加专业化、实用性的课程体系的同时,引导大学生制定更加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进一步提升西藏大学学生就业指数和就业质量。

一、后疫情时代下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基本现状

(一)调查对象分布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数据,以文科生为代表,着重针对西藏大学文学院2017级、2018级、2019级、2020级不同专业班级随机发放235份调查问卷,收回227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6.60%。从收回的有效调查问卷看,性别分布为:男性86人,女性141人;民族占比为:藏族64.76%,汉族33.92%,其他民族1.32%;家庭所在地分布:区内农牧区44.93%,区外乡镇农村27.75%,区内城市14.54%,区外城市12.78%。同时,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状况,还针对西藏大学文学院22名在读本科生进行相关访谈。

(二)大学生就业观念表现出的基本特征

1.大学生在面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就业市场处于茫然、焦虑的状态,就业心理及态度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绝大部分的学生对自己没有一个完整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面对被疫情严重波及到的就业市场,产生了对市场竞争的回避态度和对多元化就业及创业的逃避心理。虽然自我认知上呈现出乐观之势,但均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所学专业造成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

2.后疫情时代下大学生就业观念整体上由比较倾向公职岗位转向更加倾向公职岗位。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声誉高、稳定性强、社会保障好的公职岗位在疫情下显示出较强的优越性,因此学生更倾向于这些“就业稳、收入稳”的岗位。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大学生表现出的“体制内就业”热潮从侧面展现出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单一化。

3.大学生的就业预期与就业现实之间矛盾突出。大学生对于自我认知总体呈现积极乐观的态度,但社会市场的竞争是激烈的。绝大多数学生希望留在行政级别较高的城市,并且起始月薪期望值集中在6000元以上,同时偏向性质稳定的职业。但结合社会就业市场,性质稳定的职业采取定编定岗的方式招录人才,岗位需求量供不应求。同时,刚毕业大学生的起始月薪若想拿到6000元以上,则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所以,大学生表现出的美好就业预期与激烈就业现实矛盾十分突出。

4.绝大部分学生一定程度上存有“恋家”情节,本土意识较浓。主要表现为,调查对象中来自区内的135名学生仅有6人考虑将内地作为首选就业地区,绝大部分西藏籍学生更想要留在家庭所在地就业。这部分学生一方面表现出具有“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的崇高理念;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就业视野较为狭窄化。

二、促进大学生树立科学择业观的对策思考

(一)大学生层面:积极调整转换就业心理,树立多元化择业观

“大学生们应该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理性地看待公务员岗位,多层次、多方位地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2]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及多元化的择业观,多方面、变通地看待不同的就业岗位,积极调整焦虑、矛盾等就业心理。同时,大学生应认真对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课程,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从自身实际出发,准确剖析、定位自我,对自身能力、专业能力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知,做出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为多元化就业提供可靠保障。

(二)教师层面:加强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实施多元化的教学

教师除遵循自己的教学计划外,还应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开展个性化教学指导,并加强心理疏导,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大学生职业生涯开发与辅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实践体系的构建要遵循全程性、动态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等基本原则,尤其需要分层次设计。”[3]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们看重个人能力的提升并且渴望通过更多的实践机会来积累实际经验。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阶段性发展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如:大一阶段的过渡期可采取理论及案例等方法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大二阶段的定向期则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广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职业潜能的挖掘,使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划;大三及大四阶段则应注重教授学生制作简历、竞争的技巧,并组织学生参加人才招聘会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及时调整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不仅能保证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而且能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

(三)学校层面:弘扬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学生规划意识

作为学校放,应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性格特点和掌握技能情况,对自己的职业选择进行科学决策。同时,引导学生练就“过硬”本领,积极推进“双证”“多证”教育,把证书教育纳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不断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可以有效地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沟通结合,促进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从而提高一国的综合国力。”[4]同时,学校有必要加大力度引导学生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应全部依靠学生的自觉。学校应该鼓励班主任或辅导员定期开展相关主题班会,实时关心班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向,给予与职业规划相关的心理疏导,从而辅助学生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学校应该借助网络等手段搭建与家长有效的互动平台,共同来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学校教育管理者要经常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不仅要介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工作情况,还要让家长更多的了解子女的职业兴趣、职业个性、特长和优势,了解就业现状,呼吁家长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开发与辅导,对子女的职业发展和职业选择给予科学合理的理解,争取家长对子女积极参与学校的职业生涯开发与辅导活动给予鼓励和支持。”[3]同时,离开了实践的教育是苍白的,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既能够进一步激起学生的规划兴趣,又能深刻理解职业规划的理论内容。

三、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市场的影响也是各种突发重大事件影响的一个缩影,不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学校层面都应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寻找最符合自身的职业,实现自我价值。学生个人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要积极调试就业心理,适应新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做出符合自身的职业规划,实现稳就业与多途径就业。学校教学则应以地方就业新政为教学导向,满足学生有效就业需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加强针对性教学,培养学生成为“用得上、留得下、靠得住”的爱国、奉献型综合性人才。当然,基于疫情对就业的不利影响,学校、教师、学生层面也应该把握新形势,学校应该充分考虑教师及学生的实时反馈及建議,不断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强化该课程辅助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就业选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志岭,刘运河.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3,04:601-604.

[2]刘立言.大学生就业选择与“公务员热”探析[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2:102-104.

[3]张志华,朱国平,赵允玉.大学生职业生涯开发与辅导[J].当代青年研究,2007,7:41-45.

[4]潘亚妮,陈雪峰,郁惠珍.对我国职业资格制度现状的思考[J].化工时刊,2019,33:45-47.

基金项目:2020年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新冠疫情下《西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课程对大学生职业选择之影响”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XCX004。

作者简介:

张梦佳(1997—),女,河北张家口人,西藏大学文学院20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在读;

龚浩然(2000—),男,重庆江津人,天津理工大学社会发展学院2018级社会学专业本科在读。

(1.西藏大学文学院 西藏拉萨 850000;2.天津理工大学社会学院 天津市 300000)

猜你喜欢

西藏大学新冠肺炎疫情职业生涯规划
习近平给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的回信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次仁朗杰
试论廉洁教育进西藏大学课堂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