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美,让语文学习来一场诗意的邂逅
2021-09-10肖云
肖云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感的课程。音韵之美、形式之美、内涵之美、情感之美,不一而足。因此,学习语文的本质,就是一种感知美、欣赏美和探寻美的过程。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铸造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统编版教材中文本的审美元素,积极设置朗读感知、情境创设、拓展联想等平台,引导学生深入感知和体验文本,提升学生内在的审美情趣。
一、细致阅读文本,多维感知文本之美
感知美的基础,是要能够发现文本中的美学资源,感受美的存在。因此,教师要在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认知性思维聚焦在独特的言语形式之中,更好地感受文本的言语之美。
首先,入选教材的文本都是文质兼备的典范之作,语言文字的美,就是最显现的审美内容。精彩的文章,之所以能够打动人、感染人,不仅在于其内容和素材,同时还在于文本独特的言语形式以及这些言语形式所展现的韵律之美。以统编版六下教材中朱自清的名篇《匆匆》为例,作者为了展现时光之匆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不舍,全文大量运用了一组组排比、一次次追问,将内心之情溢于言表。
其次,文本语言所描写的内容、营造的氛围往往是多维而灵动的,以原本僵硬的文字符号勾勒出具体而鲜活的视觉意境,展现独有的认知之美。比如苏轼的诗篇《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这首诗中,诗人借助四句话展现了四种不同形式的文字之美:有墨色之云笼罩之下的森严之美,有雨打水面时的动态之美,有疾风驰过的迅疾之美,更有水天一色的宁静之美……如此丰富且变化的美,构成了这首诗独特的认知情怀,品味着简洁凝练的文字,教师鼓励学生将文字转化为画面,体悟诗篇文字中独特的意境之美。
再次,文本的内容和主题铸造了文本独有的情感温度,文本并非无情物。作者的情思、文本中的情感,都是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独特情感之美。《桂花雨》中,桂花的外形和香味、作者琦君的一言一行,将浓浓的思乡之情蕴藏其中;梁晓声的《慈母情深》将深沉的母爱镶嵌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
不同的素材、不同的主题、不同的文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美。教师一开始无需对学生进行过多地指导和实践,而是为学生创造积极而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后续深入感知文本之美奠定资源的支撑。
二、聚焦适切方法,深入赏析文本之美
古语有云: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丰富技术,精心创设丰富的审美意境,这对于学生感知文本内蕴、体悟文本情感都有着积极的熏陶作用。因此,教师可以依托于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原始学情,让学生在真实可感的情境中触景生情,在强烈的情感共鸣中获取最真实的审美体验。
比如统编版六上《伯牙鼓琴》一文中,为了能够更好地感受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友谊,教学“ 伯牙鼓琴,子期赞叹”的片段时,教师就营造了真切而可感的情境,鼓励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同桌合作,一个表演俞伯牙,一人扮演钟子期,将课文中“善哉乎,巍巍然若太山”“善哉乎,汤汤然若流水”等角色互动的场景巧妙地展示出来,将文本语言中所蕴含的内容,得以进行情境化的表达。这种角色扮演的学习方式,不再停留在机械而生硬的层面上,而是让学生在可感的情境中進行感知,以对话文本人物、感受人物内心的方式,赏析文本之美,起到了较好的推动性作用。
此外,阅读教学非常注重学生自我朗读的感知与体验,积极倡导深入体验式的朗读,帮助学生实现了对文本之间的巧妙感知,实现了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深度沟通。所以,语文教学要从课程的本质特点出发,将原本无声的语言转化为声音元素,变成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因子,出于口、经过耳、入乎心,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享受美的熏陶。
还以统编版六上中的《伯牙鼓琴》为例,钟子期赞叹伯牙琴声的语句整饬,极具工整之美,朗读起来所形成的质态包含了丰富的美感。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将文本中的独特之美激荡在教室中,浸润在学生的心田里:首先,教师先进行示范朗读,利用教师对节奏的精准把握、重音的精准处理,将语句中所蕴含的节奏之美、韵律之美,鲜明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认知体验;其次,鼓励学生自由练读,或模仿、或自主处理,积极展现文本语言的美感;随后,针对具体的实际情况,相应地辅助以配合朗读、集体朗读,以达成深化效果的目的,让学生在多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节奏和韵律的形式之美,在品味和涵咏的过程中体验文本中独特而真挚的情感之美,在赏析中享受美的深入熏陶。
三、多维拓展链接,学会探寻文本之美
语文属于语言类课程,是一种感知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表述审美性艺术,落实审美活动,就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除了要感知美与欣赏美之外,还需要借助于语言表达和寻找美的实践活动,将语文教学推向真正完善教育的层面上。
首先,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需要借助教材平台,引领学生对人物在故事情境中的言行进行评析,发现人物内心的心灵之美、道德之美,继而涵养学生的性情、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以统教材六上中《穷人》为例,作为一篇典型的小说,作者以刻画人物为己任。人物在特定故事的情境下,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散发着独特的美学体验。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从小说中描写人物具体言行的语句入手,先从物质层面感受穷人之“穷”,然后引导学生细致研读文本,感受字里行间所蕴藏的人物高贵精神品质,继而向着小说意欲表达的主题“穷人不穷”进发,让学生结合文本的表达细节,说说“穷人之所以又不穷”主要表现在哪里?从而在阅读品味、依循证据的基础上,真正感受到渔夫和桑拿在物质条件贫穷的情况下,仍旧自发地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让学生从中真正体悟到人物内心精神的富有。
统编版教材中很多课文都运用了丰富而独到的写作方法,有的形成了一波三折的跌宕情节,有的形成了欲言又止的深层意蕴,有的形成了意犹未尽的表达效果……这些方法不是教师直接告知信息和知识,学生就能立刻洞察的,而需要学生进行深入、认真的思考,读懂文字背后的意蕴。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尝试运用课文中的独特之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适当补白,不断倾注自己的认知见解,从而在文本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将美不断延伸。还以《穷人》这篇课文为例,课文在描写人物对话时,就大量运用了省略号,这是这篇小说与其他文本所与众不同的地方,省略号与文本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表达效果。其中有一处省略号最具特色,在课文最后,桑娜面对渔夫的“责怪”,拉开了帐子,渔夫看到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已经睡在自己家的床上时,可能会怎么想?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呢?一家人原本就已经非常贫穷的生活,在以后他们将如何度过呢?……这一切作者并没有将笔触再延伸下去,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针对文本表达中故意设置的留白进行丰富的拓展和想象,从而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巧妙的认知和体验。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就引导学生积极开掘文本内在的想象元素,探寻文本中的未尽之美,对文本形成丰富的感知与体验,将学生的解读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文本中从不缺乏美,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其实,语文教学对文本语言的品味,对主题内涵的把握和理解,本质就是一种感知美和探寻美的过程。语文教学就应该充分挖掘文本中所承载的审美元素,积极发挥文本语言的实践功能,与学生一起享受文本之美的认知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