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与方法的研究

2021-09-10许珍珍

格言·校园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德育课文语文

许珍珍

小学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教育部加强了对小学阶段德育的重视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要培养学生爱国家、爱劳动的思想情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良好的是非观,引导学生形成集体意识等。从这些德育目标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无论是情感、习惯还是品格等,都与我们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所匹配,并且我们的教材中也有大量与其有直接联系的内容。因此,我们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意识到自己在德育工作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积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以此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渗透德育教育的現状分析

(一)、教师对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认识不够

部分教师对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了他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把德育教育列为一项教学任务,或者没有归化为教学的范畴,没有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意识。平时繁重的教学任务、时刻跟踪的教学进度,都导致了他们没有精心的研究语文教学中渗透教育的方法,也导致了他们在授课中没有顾及德育教育的渗透,敷衍了事。

(二)、在德育教育的内容上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

部分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他们没有能结合当前的教学内容来进行阐述与剖析,也没有能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来开展并提出要求,这样一来,造成了教师讲得多,说得散,学生听不懂,学生没有得到任何教育,毫无效果。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

语文是一项贯穿学生学习生涯的学科,其教育作用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而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达成共识,则能够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功能被充分发挥的体现。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对各种事物的认识都仍处于相对空白的状态,也因此他们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很容易因外界因素而改变,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学科教学时,就应该深入地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并结合学生当前的思想状态、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因素,对其循循善诱,与学生达成共识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由于当代小学生生来就已经享受到了国家强盛社会进步的福利,他们很难对课文中的情境有共情,简单空洞的爱国教学是很难引起学生共鸣的,因此我们可以重点利用课文中爱国的具体行为,并结合学生身边的一些具体现象和当前社会热点来引导学生对爱国行为的思考和理解,这样就能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什么是爱国,引导学生自发去爱国。

(二)、适时适度

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不仅需要教师能够抓住课堂上的良好时机,引导学生对课文深入理解并转化为相应的思想道德学习,还需要教师能够把握好语文学科德育功能的发挥“度”。因为,如果我们的德育功能发挥“过度”,那我们语文课堂就会变为思想品德课,不仅原有的对学生语文教学的功效得不到发挥,德育效果也难以得到良好的发挥。只有恰到好处的德育渗透才能让语文课堂不本末倒置,在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情感共鸣

阅读是语文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而语文教学中德育功效的发挥也主要依托于阅读教学,其本质是教师、学生和作者三方情感的碰撞和交融。因此,我们也很容易发现,教师在其中更重要的是作为纽带的作用,我们要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运用自身的专业素养将阅读材料以恰到好处的方式,启发学生去感悟和理解,最终受到德育的熏陶。同时,我们还要在教学中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当前学生所关注的热点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良好渗透德育内容。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与方法

(一)、深挖教材背后故事

我们的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由编者精心挑选而来的,其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人物事迹。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前就需要深入地挖掘这些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教育内容和背后更加深入地故事背景,并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插入并讲解这些榜样事例和背后的故事,这样就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听故事的同时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良好道德修养。

例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只简单地介绍了圆明园的景观和毁灭的经过,对于当时的历史大背景并没有进行描述。学生在学习时如果不了解圆明园事件的历史背景就很难理解这一事件所代表的意义,也很难激发起学生的爱国情怀。因此,在教学前我就先利用互联网搜集当时的历史背景,并制作了一份多媒体小课件,在具体教学时先为学生播放了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当时清朝国力弱小,因此才会被侵略者打到首都,甚至皇家园林都遭到烧抢。学生也因为有课件的基础,在接下来的阅读学习中能够理解到文章所蕴含的情感,纷纷表示自己要努力学习让祖国变得更加强大,这节课最终发挥了良好的德育价值。

(二)、营造轻松学习氛围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因此若是课堂教学氛围太过沉闷,就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这样不仅我们语文学科的教育效果难以得到发挥,德育渗透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利用各项教学辅助工具,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出更加轻松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德育渗透的开展做好积极的环境铺垫工作。

例如,在教学《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时,我便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开展角色扮演的活动,分别扮演五粒豆中的其中一粒,根据课文想象自己看到了哪些画面,会对其他人说些什么。其他同学则可以扮演豆子遇到的事物与豆子们展开对话。这样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一方面活跃了课堂学习的氛围,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们进一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容,感受到这个故事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达成德育的目的。

(三)、积极联系生活实际

由于受到我国长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过分注重对学生基础文化知识的教授,课堂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仅限制了语文知识教学效果的发挥,也极不利于德育内容的渗透。众所周知,语文知识源于生活实际,是现实生活的体现和升华。对此,我们必须迅速转变教学思路,认识到不仅是我们学科知识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在德育的渗透方面更是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将语文知识还原回生活,才能有效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德育渗透的作用得到更好地体现。

例如,环保是当前的热门话题,环保意识也是学生们未来所必备的优秀素质之一,我们在教学中也需要对学生渗透环保意识的培养。在对《大自然的语言》这课进行教学时,我们就可以将课文作为基础,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掌握课文大意,随后运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播放美丽的大自然纪录片,再播放人类一些破坏大自然的活动作为对比,让学生能够意识环保的重要性。在学生们观看完影片后,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身边是否也有破坏大自然的行为,说说我们可以怎么做来为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从书本到现实,就能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有效强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德育渗透的效果变得更好。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们语文学科在对学生德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此,我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积极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内容,帮助学生们的身心都获得健康地发展,同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德育课文语文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我的语文书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