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探析篆书的易学性
2021-09-10李丽娜
【摘要】认知心理学是通过研究人类注意、知觉、记忆、表象、言语、思维、解决问题和创造性认识过程的高级心理过程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以及研究方向,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篆书是起源于商王朝时期甲骨文的东方文字符号,更是中国的书法鼻祖。那么源于西方的认知心理学和东方书法入门必学的篆书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析篆书的易学性。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篆书;易学性;象形;认知过程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2-0082-02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的学术,研究的是不能通过简单观察的内部机制和过程,比如说记忆的加工、存储、提取以及记忆力的改变等等。而书法学习过程的心理变化过程也就是认识的过程,也包含了对书法文字记忆的加工、存储和提取等等。那为什么学习书法又要从篆书入门呢?为什么说篆书相对于其他书法来说更具有易学性呢?这些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也可以得到验证。
一、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理论观点
(一)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认知心理学家在研究的时候,常常使用反应时研究法。反应时研究法就是通过把信息加工过程分解为不同阶段,从刺激输入到反应的全过程,然后通过测量这个过程的时间,以此确定这个过程性质和其他过程关系。
比如,在屏幕上投射一个字母“O”,如果投射的时间极短,那么被测试者就无法看到什么,这表明人的知觉不是瞬时的。如果投射的时间稍微长一点,那么被测试者会看到屏幕上有东西,但不知道是什么,这表明人产生知觉但尚未产生辨别。如果投射的时间再长一点,可以让人看出屏幕上的字母不是“A”或“B”,但是看不出是“O”或者“Q”,那么说明这个人产生了部分辨别。通过这个测试可以确定,从刚刚看出有东西、部分辨别到完全辨别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由此表明,知觉的积累是包括了几个特定阶段的。此外,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还有计算机模拟和类比等方法。
(二)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1.心理学家认为人脑和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类似:由感受器、反应器、记忆和处理器四部分组成。2.心理学家强调人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对人的行为和当前认识活动有决定性作用:认知理论认为,知觉是确定人接收到刺激物的意义过程,而这个过程依赖于环境和知觉者自身的信息和知识。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是定向、抽取特征、与记忆中的知识相比较等一系列循环过程。3.心理学家强调认知过程的整体性:任何一种认知活动都是认知要素相互联系与作用的统一整体。在人的认知过程中,前后关系很重要,不仅仅是语言材料的上下文关系,以及事物的先后、上下、左右关系圈,更包括人脑中,原有的知识之间以及原有知识和当前的认知对象之间的关系等。4.产生式系统:它说明了人们解决问题时的程序,产生式的条件包括外部刺激和记忆中贮存的信息,反映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内在性和概括性。
二、篆书的含义、特点和益处
(一)篆书的含义
“篆者,竹之彖也;彖者,豕之汇也;豕者,象之形也。”简单来说,篆书,是隶书之前的字体,是一种象形性较强的古体字,分为大篆和小篆。其中,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等。
(二)篆书的特点
在五体书法中,篆书居首位,不仅仅是篆书本身代表的意义居首位,篆书的易学性特点也居首位。篆书以其“婉而通”的“龙德之美”赢得了大家的喜欢,而篆书本身由于其形状、结构和笔法等特点更赢得了书法初学者和教学者的青睐。
1.篆书其形态特点
篆书起源于图画,是中国的文字之祖,是先人们通过“仰观俯察”所得。所以篆书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符号,更包含了厚重的文化传承和情感传承。所谓“迹简意繁”,篆书中包含了对天文、人文、地文的体察,从而悟出了符合宇宙运转规律的文字。篆书在其形态上,对称、平衡、等距、重心等,无不体现出对大自然规律的把握与顺应,在其空间分布上更是体现了万物之理和阴阳变化。篆书的形态既有对山川河岳、花鸟虫鱼等自然形态的模拟,又有对喜怒哀乐等人情绪形态的模拟,完全顺应自然之法,表形表意,特别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形态。
2.篆书其结构特点
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篆书的初学者一般是先从小篆开始学习,所以今天讲的结构特点主要是讲小篆的结构特点。
(1)小篆取势纵向,字形长方:小篆是没有撇捺钩等笔画的,基本只有直线和曲线的构成,相较其他字体而言是很简单的。(2)小篆讲究横平竖直,分布均匀:小篆主要是由横竖和弧线构成的,非常特别,在视觉上垂范典雅,富有美感,有很強的装饰性。(3)小篆结构上有很多左右对称,上紧下松:这样的结构给人挺拔遒劲的感觉,其对称结构在其他四体中是没有的。(4)小篆讲究顾盼呼应:不管是独立结构、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对称结构还是包围结构,小篆都讲究顾盼呼应,不管上下左右还是大小内外,都讲究浑然一体。
3.篆书其笔法特点
中国书法美学注重“浑厚”“含蓄”,而篆书的外形整齐圆润,在笔法中含浑劲,并且相对于其他四体而言要简单一点。篆书笔线均匀圆健,左右对称,犹如两根食箸,长短粗细无大差异,所以叫作“玉箸篆”。当然,发展到后面,篆书也出现了更多的笔法特征。总之,历代著名书法家对篆书的青睐和高评价,篆书笔法的精髓点就在于符合中国审美,并且带有强烈的情绪和情怀。
(三)学习篆书的益处
“勿播于外,缄之秘之。学篆籀,工省而易成。”书法大家王羲之不止一次这样告诫王献之,这就很能说明学习篆书的益处以及篆书的易学性。学习篆书是为以后学习其他字体打基础,学好了篆书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的字体。学习篆书,能够更好地通文识字,能够让学习者充分感受到字里行间表露的文字情感,所谓迹简意繁,言有尽而意无穷。在学习篆书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通读书法史,通过对篆书的认识,进而对书法传承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篆书本身的装饰性是很强的,所以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篆书是很有实用性的,它的庄重而典雅,很适合很多公开正式的场合。
三、认知心理学角度下篆书的易学性
通过上文对篆书的特点和益处了解,篆书的学习不仅有意义,有必要,并且相对容易,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简单阐述一下篆书的易学性。
(一)篆书的象形性让初学者更容易完成认知的过程。篆书是象形性较强的文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也是通过古代人民的图画演变而来,所以,对于初学者而言,篆书让初学者更容易明白文字本身的意义。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是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是定向、抽取特征、与记忆中的知识相比较等一系列循环的过程。人脑中原有的认知对于当前认知对象,如果存在关联性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并且对于有关联性的认知对象也更容易完成新的认知过程。而篆书本身就是通过观察大自然的事物,然后拟其形态而成的文字。比如,在篆书中“草”字,是一棵小草的形态,那么在看到篆书的“草”字时,很自然就会想到小草,很容易就完成了认知。由此可见,篆书的象形性有助于人脑关联和提取原有掌握的知识,帮助更快地学习。
(二)篆书的结构特点更容易让初学者完成认知的过程。篆书的横平、竖直、体正、对称的结构特点,相比于其他四体而言,变化更少,便于记忆。在认知心理学里面,知觉的积累是需要过程的,篆书这种结构变化偏少,并且规整而富有规律的结构,是更加容易让学习者产生辨别能力的,而不像草书之类的字体在产生辨别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漫长的时间。由此可见,从结构上来说,篆书也是相比于其他四体更易學的。
(三)篆书的笔法简单更容易让初学者完成认知的过程。现在很多书法培训班的老师在教学时,喜欢用画横竖线条,蚊香圈圈的方式来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篆书的书写基础。因为篆书的笔法是相对简单的,只有曲线和直线。要完成对一个事物的认知,需要人脑完成四个阶段,即感受、反应、记忆和处理。比如,学习篆书的“草”字,首先看到这个字也就是感受到这个字,然后通过眼睛看到的字反应给大脑“草”字的形态,然后大脑会根据这个形态来搜寻已有的对于草的认知,最后通过手的书写来完成这个认知过程。由于对草本身是很熟悉的,并且在篆书的表达中草是很形象的,所以会很容易完成这样一个认知过程。
(四)篆书的学习过程遵循了人脑本能的认知过程。篆书的学习过程是遵从人脑本能的认知过程,这中间不是天马行空,而是有关联性的。因为篆书文字的本身,相对于其他而言,甚至现代的文字而言,是和大自然以及自然规律更贴近的,是随处可见可闻的,所以篆书文字本身是有情绪和表情的。而学习的过程也是从画直线、打圈圈开始,从认知事物开始循序渐进。这就是一个由简入繁的认知过程。所以,篆书的学习是更加容易的。
众所周知,事物的发展,都是遵从“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一个前进上升过程的原则。通过上文的简单探析,书法入门先学篆书也正是遵循了这一原则,而学习篆书本身的过程也是一样从易到难。相比其他书法,篆书看似难实则易学的特性也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得到了验证。总之,篆书易学且益处多,想要学好书法,还得从篆书入手。
参考文献:
[1]马源.浅谈篆书与书法学习[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01).
[2]董晓坤.学习篆书的感悟[J].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19.
[3]李静珊.初谈小篆作为书法启蒙艺术入门的学习思考[J].大众文艺,2018.
作者简介:
李丽娜,女,汉族,甘肃张掖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