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三标”管理体系常见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

2021-09-10张晖施丹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改进问题

张晖 施丹

摘 要:文章从地铁“三标”管理体系常见问题着手,对地铁“三标”管理体系常见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分析并提供了相关改进建议,最终目的是为了在“三标”管理体系审核过程中对此类问题进行重点关注。

关键词:“三标”管理体系;问题;改进

0 引言

近几年,地铁行业在国内蓬勃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乘客对地铁的安全运营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管理水平,越来越多的地铁公司开展“三标”管理体系建设,以期最大程度整合、运用自身现有的资源,发挥管理效能最大化,建立一套高效实用的管理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和充实。

1 总体概况

目前越来越多地铁都在建设“三标”管理体系,即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但是每次的内外审都会存在或多或少问题。

2 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

2.1 目标管理

2.1.1 存在问题

(1)部门未根据各车间/专业特点分解指标至各车间。

(2)部分指标设置不合理。

2.1.2 改进建议

一是加强部门对车间的目标管控,实现精细化管理,部门在分解目标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分公司对部门目标的管控要求,更要关注车间业务特点,目标指标分解要落到具体的事物上面,要可测量、易执行、能考核,部门/车间年度计划要包含环境、安全、质量等三标体系相关的目标指标,环境指标的设置要与重要环境因素相匹配,即重要环境因素均要设置环境指标,部门级目标指标要根据各车间专业特点分解指标至车间;二是要明确指标统计方法及数据来源,为目标完成情况统计提供支撑,部门/车间根据统计周期定期对年度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完成情况”的填写要详实,如使用了哪些统计方法、数据来源是什么、为了目标达成开展了哪些工作、最终的成果是什么等。

2.2 安全风险管控和环境管理

2.2.1 存在问题

(1)部门安全风险控制与实际情况不符,评价等级不合理。

(2)各车间未根据作业活动、过程和区域建立本车间的“环境因素调查表”、“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清单及控制措施”及“安全风险清单及控制措施”。

(3)对环境因素的培训欠缺,特别是重要环境因素的培训、日常检查管控缺失。

2.2.2 改进建议

一是修编部门风险数据库、环境因素调查表、重要环境因素及管控措施,合理制定风险点和风险级别;二是各车间结合车间特点建立符合本车间作业特点的风险数据库、环境因素调查表、重要环境因素及管控措施;三是要将安全风险、重要环境因素的培训纳入日常培训计划,加强员工意识宣贯;四是部门、车间、班组定期要对各项管控措施的执行情况开展分级检查、评估,对风险数据库及重要环境因素实施动态管控。

2.3 应急演练

2.3.1 存在问题

(1)部分演练过程记录未反映真实情况,或过程记录不完善。

(2)部分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编制不完善或不合理,如触电应急预案中未明确心肺复苏时间、采用接触网抛掷导线接地方式等。

(3)部分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如组织员工培训等未提供整改证据,发现问题及改进方法流于形式。

2.3.2 改进建议

一是部门组织各车间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重新梳理,进一步完善预案内容与处置流程,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杜绝明显与实际不符的内容出现;二是要进一步明确各层级应急演练实施要求及台账填写规范;三是演练单位(部门、车间、班组)要如实记录演练过程,真实反映现场情况,部门及车间要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四是对于演练评估出的问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进行整改验证,加强演练评估结果的应用。

2.4 合规性评价

2.4.1 存在问题

(1)法律法规未结合重要环境因素和安全风险识别,有缺失。

(2)法律法规更新不及时,缺少识别途径。

(3)目前部门的合规性评价工作由部门识别、更新及评价后下发车间,车间仅组织学习培训,不能发挥。

2.4.2 改进建议

一是结合部门重要环境因素和安全风险、建立部门法律法规清单、合规性评价计划、合规性评价记录和评价报告,并定期更新(每季度),对不符合和法律法规要求的条款要制定管控措施;二是建立部门法律法规识别评价机制,明确法律法规识别的责任车间、更新的频次、适用条款填写要求、合规性评价的要求;三是各车间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按期收集、更新、识别业务范围内的法律法规及适用条款,制定合规性评价计划,进行合规性评价;四是各车间要将合规性评价结果报部门,部门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加强合规性评价结果的应用,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应纳入部门/车间年度培训计划内,要传达到相关岗位和人员;五是环境因素识别表、安全风险数据库中出现的相关法律法规均应在法律法规清单中,合规性评价提供的相关证据应是本部门职责内实施的。

2.5 制度执行

2.5.1 存在问题

(1)修程中规定的检修项目和技术要求不能完全反映在检修记录中。

(2)部分有数据要求的检修项目,在检修记录中没有进行记录。

(3)检修过程中在检修项目中均填“√”,故障及故障处理结果未反映在检修记录中,且未明确“√”的涵义。

(4)修程与实际操作不符。

(5)部分技术规章引用的标准、规范存在过期现象。

(6)各车间检修记录表单格式不统一。

(7)表单存在问题主要有:无编号、编号不规范、重复编号、无制度支撑(即记录无出处)、表单格式不统一等。部分现场使用的记录表单未纳入技术规章统一管理。

(8)车间部分新发制度、规程、文件等信息传达滞后,现场台账存在使用旧版本的现象。

(9)部门内部管控制度存在编号及编写格式不规范、版本过旧不适用的现象。

2.5.2 改进建议

各部门组织各车间对本车间所使用技术规章的内容是否合理、文件编写是否符合要求、现场台账是否规范等进行全面梳理,对不符合的情况分类统计、认真分析,提出改進措施,形成评估报告;二是要统一各车间记录表单的编制及填写规范,加强制度执行情况与台账规范性填写的检查;三是要加强部门内部管理制度的管控,明确审批流程和管控要求,能引用分公司的制度、表单尽量使用分公司版本,严格控制部门内部管控制度及记录表单的数量,避免因数量过多导致版本更新不及时、信息传达滞后、出现与分公司要求不符的现象。

3 结语

总之,地铁“三标”管理体系问题需要从制度、管理,尤其是管理层面进行控制,地铁公司、各部门要不断地进行问题梳理、总结,并不断的完善,公司和部门要加强管理,以免存在的问题反复出现。

参考文献:

[1]吴锡源.做好“三标”管理与行为规范体系的融合,推进企业管理上水平[J].商业文化,2012(3):54.

[2]王绒香,周猛.浅谈三标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有色金属,2020(13):66-67.

[3]周逸敏.上海地铁后勤积极推行“三标合一”贯标工作[J].上海后勤,2006(3):75-76.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改进问题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地铁资产管理体系运行评估研究
基于ERP系统构建协同化的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体系
“珠江”荣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