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文化中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2021-09-10薛娅芳
【摘要】 乡镇文化中心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其主要工作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培养文化艺术人才,创作研究文化艺术理论等。作为当地群众文化的指导中心和活动中心,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通过开展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收集研究、文化展示、宣传活动等,向当地人民群众宣传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并加强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本文将在分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要性的基础上,讨论乡镇文化中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和作用,并探讨了仍需要加强完善的地方。
【关键词】 乡镇文化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内容;作用
【中图分类号】G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0-0112-02
一、石屏县异龙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和加强非遗保护的必要性
为全面掌握异龙镇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文化传承情况、发展程度等,镇文化中心成立普查小组,在镇党委和政府的指导下开展了深入各村委和乡村的文化资源普查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走访、摄像记录、编写组织材料等形式完成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普查工作。异龙镇在石屏县城中心,主要居住民族有汉族、彝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等23个民族,是多民族聚居地。根据文化中心的调查了解到,镇内已无少数民族的文字,有傣语、彝语两种少数民族的语言。由于异龙镇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各种产生于民间并在民间流传的反映人们生活、历史信仰、情感审美的民间文学作品有很多,包括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其次,源于民间的音乐种类也有很多,包括仪式歌、山歌、劳动歌、小调、情歌等。其中尤以石屏海菜腔最为有名,海菜腔是大而全的套曲,有固定的模式,唱词可即兴创作,音色高润、舒展嘹亮,主要流传于石屏县、建水县、通海县等地区,其中发源地以及传唱最好的在石屏县。
据调查,海菜腔、烟盒舞的发源地在豆地湾和高家湾一带,传唱植根于鸭子坝等地。烟盒舞是异龙镇有名的乐器舞蹈,以烟盒为道具的一种民族民间舞蹈。但是因为制作烟盒的程序非常复杂,目前制作烟盒的以小手工业为主,还没有形成较大商品形式走进市场。为此,想要将烟盒作为文化产业开发推广,就需要先推广彝族的烟盒舞,这是乡镇文化中心未来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镇文化中心起着传承与发展烟盒舞的关键作用。
另外还有响杆舞等民族民间舞蹈,壁画、建筑彩绘等民族民间美术。异龙镇的传统挑花刺绣、印染色工艺、金属工艺,民族建筑也颇具有特色。
在调查走访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有特色的传统工艺被流传下来的很少,目前只有少数的老妇人才会绣花,会穿自己民族的服装,很多传统仪式,比如罗色庙会已经停止举办70多年,傣族祭龙已经停止举办50多年,道教传承也已经没有正宗的传人。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发展的冲击,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更大困境,尤其在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和外来文化影响的情况下,这些靠口授方式传承的传统文化如果不加强保护很难继续传承下去,甚至会因为传承人的逝去而濒临消亡。
二、乡镇文化中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要工作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十三五重点文化项目,也是一项具有战略和现实意义的文化保护工程。石屏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按照国家和省州的要求,秉承着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和传承开发的工作方针开展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民间文化调查工作,还带头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同时健全保护管理机制加强重点保护和整体推进,对于民间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以及传承作用。
(一)组织开展调查工作。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镇文化中心在开展一系列文化传承活动之前做了详细的调查工作。以走訪、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异龙镇民间文化资源的分布和文化传承情况、发展程度等,对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包括语言、传说、音乐、舞蹈、乐器、美术、传统工艺、民族建筑等进行了调查,并以数字化的资料收集保存起来。现阶段,异龙镇文化中心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已经进入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阶段,在详细调查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开展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去年一年就申报了《石屏民间小调》《四弦弹奏曲》《麦秆羽毛画》等项目,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对于石屏县异龙镇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保护、传承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对于拯救濒危文化、传承民间优秀文化起到保护促进作用。
此外,为了彻底落实好十三五规划中的匠人精神,实施好民间匠人传统工艺传承工程,开展了文化保护传统手工艺人的调查工作,认真组织和开展了文化保护传统工艺人材料的收集和申报工作。自2017年到2019年度,石屏县共有三个国家级项目和三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非遗保护资金重点调研项目清单资料的整理和上报。
(二)抢救和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实质是对传承制度、传承环境与传承人的保护,对于濒临失传和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抢救性保护措施。比如开展科学记录、鼓励传承人带徒传艺、举办非遗文化表演展览等。
(三)传承和发展工作。镇文化中心主要开展可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继续的活动,比如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举办各类宣传非遗文化和加强非遗理论研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既要尊重非遗自然发展的规律,也要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镇文化中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一)积极组织非遗文化活动,营造良好文化遗产保护的氛围。镇文化中心在开展详细调查研究、资料收集整理汇总的基础上,为贯彻好非物质遗产保护精神,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不仅是为了展现我县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为了宣传我县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就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旨在提升全县人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动员全体人民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发扬的工作中去。具体开展了乌铜走银制作技艺、彝族剪纸、彝族刺绣、四弦制作技艺、紫石砚制作技艺、装裱修复技艺、麦秆羽毛画制作技艺、烟盒制作技艺等传统技艺展演活动,邀请这些传统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到东风小学活动现场展示。
(二)加强非遗文化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我县政府一直强调通过宣传教育来提升全体人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具体宣传工作包括组织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重大节庆节目,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览、开展主题演出等。这些文化展览活动,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民众眼前得以展示,使年轻人也能直观地了解到本地特色文化,而且这样活泼生动的形式也加强了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的了解。在新时代,为更好地提高宣传展示的作用,增强人民群众以预防为主、抢救第一的意识,积极利用好各大传播媒介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
(三)培养民间艺术队伍。为了培养优秀的民间艺术队伍,使民间优秀文化得以传承保护下去,县文化部门积极开展了专家下乡、辅导培养民间艺人的工作。同时通过培训班的举办来培训基层文化工作骨干人员,培养民间艺术优秀的传承人,为民间文化艺术的傳承发扬起到很好的保护、传播和发展作用。目前石屏县一共有28个传统文化传习所,一共组织开展了文化活动60多次,并组织走入异龙镇小学等两所校园举办现场文化展演活动,共传承了200多天。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组织传承人开展传承人工作总结和表彰大会,对各县各镇各级传承人新的传承工作与目标给出了相应的意见。
(四)加强非遗传承体系建设。镇文化中心通过非遗项目与传承人的积极申报,认真开展了一系列非遗文化挖掘、普查和建档的工作,完善了非遗项目传承人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内容,积极申报国家级、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与传承人。此外,组织帮助培养了一批传承人,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带进校园,将当地特色优秀文化遗产内容编入到教材中、纳入学校教育中,培养全民参与非遗保护的意识。
四、加强镇文化中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措施
首先,镇文化中心必须结合当地的情况制定非遗保护计划,制定重要的保护目录并开展非遗文化保护工作。为了支持各项非遗文化保护项目的开展,必须加大资金投入,还需要文化中心加大宣传。其次,将收集和保护非遗作为文化中心的日常工作,利用好地方文献为非遗项目申报提供可靠依据。同时结合当地实际做好材料收集并建立相应专题,可以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建立数据库以便于收集图片、声音等资料,这些资料可为非遗文化项目申报和研究提供借鉴。
此外,加强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促使非遗文化保护更好地发展与完善。最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非遗文化保护的水平,比如利用摄像录音和存档的手段保护非遗文化,一些无法用语言形式保存下来的则可以将其制作成光盘以实体形式保存。同时还要不断完善文化中心的硬软件条件,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综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镇文化中心必须发挥好保护与传承的作用,构建完善的文化保护制度,通过组织调查、资料收集、开展文化活动、加强宣传、培养传承人等方式保护濒危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传承发扬下去。
参考文献:
[1]宋雪.发挥文化馆的人才优势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J].文化产业,2016,(2):12.
[2]韩林,李志广.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乡镇城镇化进程中的意义——以大连满足自治镇为例[J].大连干部学刊,2015,(5):52-54+58.
[3]代丽娜.试论乡镇文化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作用[J].科学中国人,2017,(6):152.
作者简介:
薛娅芳,女,云南石屏人,本科,馆员,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异龙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