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2021-09-10张祥常佳乐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探索

张祥 常佳乐

摘要: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汽车已经成为千家万户必备的出行工具,也深受信息化、智能化的改變,智能汽车成为新一轮汽车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探索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深入发展,大大提高了产业升级的强劲动力。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推动智能化网联汽车的发展,一些汽车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也都投入了大量的科研和经费。中国也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先驱,虽然没有前期经验可以借鉴,但我国已经取得了重要成就。在以后的发展中,我国必须从智能网联汽车的未来视角出发,立足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实际,深入探索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路径。

一、国外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现状

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现状,目前,在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领域较为领先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德国、日本等。就已经公布的成果来看,三个国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尤其是美国一些科技企业与汽车企业强强联合,前期进行了多次尝试,在技术上总结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在美国,政府导向科技产业发展,发挥科研优势,对智能网联汽车的研究起步早,而且汽车智能系统的研究已经初步完成,即ITS。2017年以来,美国交通部门已经制定了相关发展战略,2020年,美国政府颁布了《确保美国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领导地位:自动驾驶汽车 4.0》的文件,交通部联合司法部从法律层面上规范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方向,并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了法律层面的支持和保障,从此美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走上了规范化道路。欧盟是汽车大国,其中德国汽车产业最为发达,以德国为例,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积极探索实践,并做好联合示范,积极探索智能化道路。2018年,欧盟委员会通过并实施了《通往自动化出行之路:欧盟未来出行战略》,并明确提出了在2020年智能互联汽车要实现上路行驶,并2019年开始一些汽车科技企业已经开始在城市中心区域开始低速驾驶;对于汽车之间的互联通信设置,欧盟计划在2020年开始实现实施。同时,欧盟为了促进智能互联汽车技术的发展,交通委员会在2019年提出了新技术路线图,从政府层面对智能互联汽车未来发展进行了合理规划,从此该路线图成为欧盟智能互联汽车发展的基本依据。日本也是智能互联汽车发展大国,2014年日本就出台了智能互联汽车的相关文件,即《战略性创新创造项目—自动驾驶系统研究开发计划》(以下简称《开发计划》)。该计划确立了政府与企业公共合作开始智能互联技术,其核心在于基础技术与系统系统的商业化开发。2019年,日本政府深化了《开发计划》的相关内容,将自动驾驶与智能社会协同纳入重点研究领域。同时日本政府也完善了《道路交通法》、《道路运输车辆法》相关内容,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了必要的法律支持。

二、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建议

第一,发挥我国汽车产业优势,形成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规范。智能网联汽车与传统汽车有着明显的区别,智能网联汽车的本地属性较为明显,其未来发展主要依托本国工业基础,并受本国法律的支持和保护,当然也受到本国关于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基础设施等条件的影响。所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必须依托我国道路交通、无线移动通信、北斗导航定位和路网地理信息等方面的规定。对于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来说,核心技术在于复杂系统体系架构,也就是形成智能互联汽车发展的完整体系。详细说来,就是智能网络基础设施、车用无线通信网络、高精度时空服务、车用基础地图和大数据云控平台等角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智能互联汽车建设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智能互联系统架构,并设计了各种相对复杂的系统,基本实现了“人-车-路-云”一体化发展。

第二,重点突破共性技术,搭建基本互联平台。随着智能化技术的跨界发展,智能互联汽车也面临着来自各个领域技术共性的挑战,如何克服这些共性领域的技术挑战就是我国智能互联汽车竞争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在智能平台、终端、云控、定位等方面的平台建设已经获得了突破,部分加速共性技术也获得了突破。这些平台的建设,是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的重要特征,也是支持我国智能万联汽车的“新型零部件”。所以,需要攻克智能汽车底层关键共性技术,构建五大基础平台,为不同类型企业产品研发提供跨领域的共性交叉基础模块、中间组件和通用平台,形成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加速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第三,拓展智能互联汽车资源,增强创新平台建设。智能互联技术的跨领域跨纵深基本特点,导致了智能网联汽车是无法由单独一个企业完成的,必须建立协同合作的机制。在创新上,我国已经在国家层面建立了国家级智能汽车创新研发中心,并且形成了多领域多产业联盟,

培育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平台等新型市场主体,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密切汽车制造、信息通信与互联网等领域骨干企业相互合作,形成跨产业协同机制,有力提升我国智能汽车创新能力。未来,需要进一步集中力量突破智能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提升智能汽车基础试验条件和综合服务能力,支撑我国智能汽车行业发展。

破除应用挑战,加速智能汽车市场化步伐。智能汽车给产业带来颠覆性变革,面对车辆控制权的切换和自动驾驶的出现,一方面,我国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及产品监管等方面还存在众多挑战与空白;另一方面,伦理道德和数据安全等问题也都将长期伴随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甚至对商业化推广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面对上述智能汽车应用的挑战,需要继续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标准体系、推动认可认证、加强产品管理,以及构建网络安全体系,努力破除发展障碍,培育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同时从组织实施、扶持政策、人才保障、国际合作和发展环境上加强保障。这些措施,既能体现我国大力发展智能汽车的决心,也将有效打消消费者对智能汽车的诸多疑虑,提升社会接受度,最终形成利于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概况及测试认证动态分析[J].陈科,刘金松,李天博.汽车与配件. 2019(24).

[2]从信息技术和汽车产业发展看智能网联车的未来[J].安学军.互联网经济.2019(12).

河南工学院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探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互联网+”趋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