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初中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2021-09-10李金斗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游戏化初中体育课堂教学

李金斗

摘要:在不断的尝试创新中,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将目光聚焦在了体育游戏上,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事实证明,那些结合体育课堂教学合理设计的体育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全身心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从根本上提升体育教学效果。本文立足于初中体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初中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体育;游戏化;课堂教学

引言: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天真烂漫的年纪,他们不愿被束缚,更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和活动。从这一层面看,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更多地尝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让课堂教学变得丰富有趣,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这一点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得十分明显。从传统体育教学的实际看,由于受到的重视不足,其教学方式多懒散僵化,层层的叠加积累后,体育课变成了一门枯燥無味的课程,整体的教学质量并不理想,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体育课程的健康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游戏与体育准备活动的融合

体育教学之前的准备活动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方面需要依托于准备活动活跃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快速融入体育学习中;另一方面,热身活动能够有效拉伸关节、舒展身体,使其更好的应对接下来的体育训练,有效防止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体育准备活动只具有体育的意味,而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那体育准备活动,同样也只可能成为一种纯粹运用训练技术的参与过程,这种过程缺乏了学生情感上的驱动,就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学习动力。相应的如果采用体育游戏,就可以让学生在体育技术掌握与情感激发上面起到双重作用。

比如,可以结合徒手操的形式,帮助学生活动韧带以及全身肌肉,这样的准备活动必然能够充满显著的趣味性;也可以结合基础的体操活动对其进行创编,设计游戏“跟我学”,既能够快速聚焦学生注意,组织学生展开认真的体育锻炼。对于当前的体育教学实践而言,不仅应当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也应当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而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这--氛围中快速高效的掌握体育技能,提升体育水平,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2创建游戏情景,在趣味中学习体育

游戏可以缓解学生紧张的心理状态,增加课堂教学的乐趣。在初中体育课堂上,教师要明确游戏教学的重要性,将游戏教学应用到课前准备活动、课内技能锻炼及课后结束部分,使之与组织活动结合在一起,锻炼学生的体育技能,使学生主动接受和掌握各项体育技能,明确体育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各项田径运动的技巧,进而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学生体能的提升。情境教学法,是通过一些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与某一个学习主题有关的情景和氛围,让学生能够进入到情境里展开学习,提升学习的体验。为了提升体育田径运动的效果,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田径运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运动欲望。并且在这样的情景下展开田径游戏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田径知识,包括田径运动的姿势、发展背景等,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田径游戏中,提升田径游戏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例如,在田径跑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慢跑热身,之后为学生营造“猫抓老鼠”的游戏情境,假设一部分学生是猫,一部分学生是老鼠,以此来开展追逐游戏。教师让学生随机抽取身份,之后听到教师的哨声后打开身份,老鼠立刻开始跑,猫观察哪个学生为老鼠,进行抓住,最后抓到最多老鼠的猫即为获胜。在这个游戏过程里,教师为了提升游戏的氛围,还会借助多媒体播放“猫爪老鼠”的音乐,让学生通过音乐来联想对应的动画情境,提升游戏参与的积极性和动力,让学生在该游戏里,不仅获得体育锻炼,还能够收获友谊,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

3游戏与体育运动项目的融合

实际上这也是引入游戏的最佳契机,通过立定跳远和游戏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基于内心生发主动参与运动的兴趣和热情。事实证明,在这个时候引入游戏,可以最大程度上达到游戏与体育运动项目融合的效果,这种效果的达成,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而言,可以起到1+1>2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立定跳远”这一内容时,教学的关键节点在于学生的韧性以及下肢的爆发力,为了实现有效的训练,课堂教学之前,我首先为学生示范了立定跳远的标准姿势,告诉学生在实际跳跃的过程中,必须要利用下肢的爆发性。话音刚落,学生们纷纷模仿我的姿势展开了自主练习。在训练了一段时间之后,我略带神秘地告诉学生:“接下来,我们要玩一个趣味的游戏。”随着我的讲解,学生们纷纷涌.上前来,不停地询问究竟是怎样的游戏。我告诉他们这是一个立定跳远比赛,首先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进行了小组划分,同时我告知他们具体的游戏规则:姿势最标准的小组,跳得最远的小组,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够获得一份神秘的小奖品。哨音刚落,A组成员首先跳了出去,在登记A组的跳远距离之后,紧接着是B组以及C组依次完成。

实践表明,通过这种具有竞赛性质的游戏引入,既有助于树立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信,还能够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当中,也能充分体会到体育学习的乐趣,而初中学生一旦有了真正的乐趣,他们的体育学习效率就会成本提高,而且可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动力,这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上是很少见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追求游戏与体育运动的结合乃至于融合,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结论:

体育游戏的灵活应用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但体育游戏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成为体育课的有效助力,又可以干扰学生学习,成为体育课的一大阻碍。因此,体育教师在结合体育游戏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从教学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性格特点等方面出发,充分利用课前、课中、课后三大过程合理设置体育游戏,让体育游戏成为科学合理的存在,助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振吴.开展初中体育游戏活动教学策略[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05):52.

[2]何泉安.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现状及游戏化教学的策略[J].高考,2018(09):267.

[3]陈庚.体育游戏“玩”转初中体育课堂——谈初中体育游戏教学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7(09):2.

[4]倪晓丁.初中体育课堂游戏化教学策略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5(24):263.

玉溪市江川区雄关乡中学 652603

猜你喜欢

游戏化初中体育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