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2021-09-10张亚丽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言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张亚丽

摘要:如果教师将文言文当作一种传递旧文化观念的工具,那么其所包含的文化机制和语言本身的特征就会消失殆尽。授课教师首先需要学会善用语言文化,让学生有深刻的情感体验,陶冶和升华文学个性。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

引言:

在當前传统教学模式中,因为应试教育的成绩要求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下,文言文的教学成为了枯燥无味的学习过程,学生无法理解到文章的原意,只能浅显地通过背诵等方式来了解文言文的皮毛。只注重教学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会导致他们丧失学习兴趣,降低授课质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反复朗读,积累语感

对文言文不断诵读,是学好一篇文言文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促进学生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有效措施,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在教学文言文的初期,教师可根据学生学情,恰当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自主学习,在朗读的过程中,注重生字的读音,注重字词、语句的划分,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理解掌握文章大意并增强语感。如在教学《陋室铭》这篇本身就富有节奏感、朗朗上口的文言文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跟读、自主朗读、小组内朗读、齐读、带读等 ,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理解《陋室铭》的主要内容,增强文言文语感,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文言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2注重常用字词句的积累

掌握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是学生学好文言文的重要基础,也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文言文,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学生整理归纳基础知识。如《曹刿论战》“小大之狱”中的“狱”是“案件”的意思,而不是现在通常所说的监狱;“牺牲玉帛”中的“牺牲”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而不是今天所讲的为正义事业抛弃生命。再如《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是一个古今异义词,指的是“妻子和儿女”;“处处志之”中的“志”是名词用作动词,是做标记的意思等。教师要注重学生对这种基本字词和常用句法的识记整合,让学生在不断积累归纳的基础上,丰富文言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3合作探究,叙说扮演

文章再好,只有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没有学生的配合,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语文课堂也不会出彩。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让他们主动地学、积极地学。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先把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在小组内部明确具体的分工,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虽然有些文言文晦涩难懂,有着较大的古今差异,但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进行讨论,疏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如在学习《河中石兽》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六名学生为一组,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借助文章下的注释,掌握重要字词句的意思,同时教师要注意解答学生的疑惑。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后,要组织所有学生交流讨论,共同疏理文章脉络,可以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和大意的基础上讲述其中的故事。讲故事是学生都感兴趣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外,鼓励学生进行口头描述和对故事进行二次加工,不仅能丰富课文内容,还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如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就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扮演邹忌、齐王、客人、妻子、爱妾等角色,带入角色情感进行朗读,增强课堂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

4指导学生诵读,实现意义建构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教学内容所占的比例是较大的,而文言文的学习水平也会对整体的语文学习能力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更是对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提出了高要求。

在文言文学习中,“诵读”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学习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耳、口、眼、心等多种器官。通过诵读的方式,不但可以使学生感知语言的声音形态,理解文言文的音韵美,而且能够使学生对文言文的深层含义有更加准确的感悟与理解。因此,在初中文言文学习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诵读活动进行适当的指导,以此引领学生深入走进文言文,从而促进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的发展。

在文言文诵读中,通常需要遵循以下两个环节。第一,指导诵读基本技巧。首先,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这是进行诵读活动的基础。其次,指导学生正确把握文中的各处停顿;第二,思考诵读过程,深层感知文言文内容。首先,要对文章进行整体阅读,以此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在这一环节,通常会利用一些名家的范读对学生进行引领,以此使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节奏,并品味文本的情感。其次,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研读,以此解决文言文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从而使学生对文本有正确的理解。最后,学生需要对文本进行认真的品读与鉴赏,理解文本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以及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在诵读中读出文本的韵味。

结论: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文言文是学生难以掌握的内容之一。由于大量的生僻字和难懂的词句堆积在一起,导致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进而影响语文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利用多种授课方法,通过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究心理,来帮助他们跨越学习文言文的心理障碍,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素锦.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3):76+78.

[2]崔新强.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探讨[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632-633.

[3]郭洪郡.初中文言阅读教学中情感沟通的策略与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2):124-125.

[4]雒福彬.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语言素养的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20(16):30-31.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海南陵水分校 572400

猜你喜欢

文言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文言文阅读专练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