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研究

2021-09-10孟龙汤春妮黄锋涛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党支部高校教师课程思政

孟龙 汤春妮 黄锋涛

摘要:“课程思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将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于人才培养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途径。本文探索了如何将“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发挥党建的优势作用,如何将其应用于课程思政,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高校教师;党支部;课程思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贯穿于教学和研究全过程,将思政理论与专业课形成协同效应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实现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总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师党支部是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战斗堡垒[1]。

当前,高校专业课堂教学中存在重知识、轻思政的现象较为严重,本文拟通过高校的教师党支部来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以期改善教师党员群众在课堂思政工作中不能有效发挥思政引领和价值观塑造的问题。

一、高校教师党支部为“课程思政”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教师党支部为“课程思政”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上和组织上的保障。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师生的最重要的桥梁纽带,承担着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部署落实到基层的重要功能,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支撑。教师基层党支部作为高校的党建工作的基层组织,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能够引领教师思想政治,通过引领教师思想引导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起到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推动“大思政”格局、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政治、组织保障。因此,作为思想引领广大教师组织者的高校教师党支部,理应自觉承担起思政教育引领的功能,将“立德树人”落实到教师支部建设的工作中,培育和帮助高校教师党员群众成为思政教育的先锋队,完成党和国家赋予教师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艰巨任务。

二、高校教师党支部在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中的优势

课程思政是在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课程思政的目标和教师党支部的工作是一致的,这成为高校教师党支部在课程思政工作中的优势。这些优势包括:教师党支部一直以来,是党在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始终将政治方向首要的位置,始终将政治理论学习放在各项党建工作的首要位置,这些为课程思政课程提供了坚强的政治理论基础保障。其次,高校教师党支部除了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外,还坚持对党员教师进行思想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育,保证了党员教师的政治方向的辩证思维能力,为课程思政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提供了坚定的思想理论基础[2]。另外,教师党支部的重要职能是在课程思政实施中起到督导作用,对教师的思政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考核。

三、高校教师党支部在推进“课程思政”能够发挥的作用

(一)政治引领作用

高校教师党支部要坚持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教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党忠诚,发挥好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在政治上,高校教师党支部务必要做好政治把关作用,坚持用党章党规规范党员教师的教学行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教师的头脑,推动“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工作落地落实。

(二)监督指导作用

党支部要建立监督指导机制,推进党员教师在教学和讲座中落实课程思政工作,严格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并用好民主评议党员和职称评审等手段,履行好意识形态方面的监督执纪和指导作用。

(三)培育“课程思政”建设教师队伍

高校教工党支部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中,可以锻造课程思政骨干教师团队,培育课程思政的典型案例,推选课程思政的优秀教师,反过来增强了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四)提升教师的思政育德意识和思政育德能力

在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中,要加大气力提升教师思政育德意识和思政育德能力,多多开展思政育德意识方面的教研和讨论,帮助每名教师发掘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之间的交集,做到集体研究讨论课程思政,教师党支部分类指导,建立课程思政听课制度,推广录制课程思政公开课视频,提高教师在参与课程思政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带动更多的教师主动投身到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中去。[3]

(五)为“课程思政”教研活动提供交流平台

在教师党支部的党建工作中,我们可以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课程思政”教研活动提供交流平台,发现和帮助后进教师改正排除错误认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思政育人素养和能力。

四、高校教师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途径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教师党员群众的政治理论水平。要让广大教师学好学深马克思主义原理,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领会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保证教师准确理解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为课程思政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二)要加强课程思政教研交流,通过教研活动、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助力课程思政学习交流,组织教师研讨课程思政的方法和经验。帮助青年教师挖掘课程思政元素,集体研究解决在课程思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汇总设计融入授课计划。

(三)学深悟透课程思政的重大意义

要着力学深悟透课程思政的重大意义,帮助基层教师顺利将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融合在一起。要让教师理解课程思政不仅是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更是为了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建立激励机制

高校党委应该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评选优秀党支部的标准。对于教师党支部党员教师从事课程思政研究实践的,应建立激励机制。例如可以给予党员教师培训学习课程思政的機会和一定的奖励,开展评奖评优时,应重点考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教师。

(五)创新工作方法,推动党建、课程思政共同发展

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党史”主题教育、精准扶贫等工作,通过党建的学习内容丰富课程思政的内容,同时也使党建工作落地产生实效。

结语:教师党支部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基层战斗堡垒和主阵地,要从制度上抓好党建和课程思政工作,既有利于教师党支部贯彻落实部署,也有助于课程思政的建设任务,意义重大。我们应努力将“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发挥党建的优势作用,如何将其应用于课程思政,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丽丹,戴冰.高校党建制度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4):55-56.

[2]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37.

[3]陈重来.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创新机制研究[J].高教学刊,2020(32):45-48.

作者简介:孟龙(1977.11-),男,汉族,陕西省西安人,硕士研究生,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与党建工作。

课题来源:陕西省高校党建双创样板支部阶段性成果;陕西省职教学会2020年研究课题,课题名称:《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SGKCSZ2020-1061。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300)

猜你喜欢

党支部高校教师课程思政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企业工会与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探析
关于做好离退休党总支部建设的思考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