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推拿与康复训练结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2021-09-10韦海媚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4期
关键词:针灸推拿脑卒中偏瘫康复训练

韦海媚

摘要:目的  针灸推拿与康复训练结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分析。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86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依据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位43例患者。对照组予以针灸和推拿治疗,研究组在予针灸和推拿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了康复训练。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的FMA评分、FCA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FMA下肢评分、FCA评分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的各功能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研究组各功能指标评分,均显著更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针灸、推拿与康复训练联合用于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其下肢功能恢复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康复训练;针灸推拿;脑卒中偏瘫;下肢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1-008-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lower limb function recovery of stroke hemiplegic patients. Methods  86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October 2018 were selected and analyze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43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herapy, and the study group increase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herapy. FMA score and FCA score of lower extremity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MA lower limb score and FCA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 > 0. 05).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each function index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 0.01), and the scores of each function index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massage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stroke hemiplegia patients, the lower limb function recovery effect is better,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word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assage; Stroke hemiplegia; Lower limb function recovery

腦卒中,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而偏瘫又是最为常见的遗症之一[1]。目前,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治疗仍以传统针灸、推拿为主,该治疗方法对患侧肢体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的效果[2]。近些年来,康复训练已经逐渐被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治疗中[3]。本项目拟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针灸、推拿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作用。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间在我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45例,年龄在5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2岁;女性 患者为41例,年龄在50-76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1.4岁。全部患者均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995年)制定的诊断标准,且经 CT 或 MRI确诊是脑卒中偏瘫,且神志清楚。所有患者能听懂医护人员的指导用语、无认知的障碍,并排除患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等疾病。将8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43例、对照组43例,研究组患者用针灸、推拿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单纯的针灸推拿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的FMA评分、FCA评分。

1.2 方法

研究组患者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推拿与康复训练进行联合治疗。(1)针灸治疗:取患者下肢的环跳、阳陵泉、太溪、悬钟、三阴交、梁丘、足三里等,常规针灸治疗方法进行操作,并接通电针治疗仪进行通电治疗。(2)推拿治疗:针灸治疗结束后,对患者偏瘫下肢进行按、推、拿、捏等手法治疗。(3)康复训练:对患者偏瘫下肢进行康复训练,患肢足跟着地、行背身式训练,并可借助器械训练或者患者家属协助训练。对照组的患者仅采用针灸与推拿方法进行治疗,且治疗方式与观察组相同。

1.3 疗效标准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其下肢 Fugl-Meyer 运动功能(FMA)评分、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的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 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 t 检验,对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功能指标: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全部患者在治疗前 FMA下肢评分、FCA 评分,与治疗后相比较,有无统计学差异,即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各功能指标评分相比较,研究组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有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组别例数FMA 下肢评分FCA 评分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438.26±2.3518.74±4.08*7.45±1.2116.64±2.37*对照组438.37±1.4315.14±4.33*7.61±1.1414.19±2.46*t-1.083.471.263.71P-0.2520.0000.0710.000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3 讨 论

脑卒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患者脑动脉出现闭塞、破裂或痉挛,进而引起脑血液循环出现障碍的一种疾病,其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命质量[1]。脑卒中后偏瘫是最为常见的脑卒中遗症之一,其发病因素主要为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后,引起高级中枢神经功能紊乱,而导致功能紊乱部位支配的肢体出现痉挛、无法支配,进而出现偏瘫[4]。此外,偏癱部分肢体又因原有长期卧床、骨关节病等基础疾病,加剧局部微循环不畅,进一步导致肢体功能性减退。

传统中医认为清窍淤阻,是导致中风偏瘫的主要病因,因而应以醒脑开窍与活血通络作为治疗的主要目的[5]。然而,针灸、推拿两者均具有疏通经脉、气血,改善脑血液循环,增强脑生物电生理活动,改善肌肉张力,以及激活偏瘫患肢感知和运动的重要功能作用,因而其具有促进患肢功能康复的作用,而被广泛用于中风偏瘫的临床治疗[6]。当前,现代康复医学则主张通过长期、规律的康复功能训练来刺激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功能,以有效唤醒脑部休眠脑细胞,重塑神经系统功能,并促进肢体的活动功能,进而防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康复训练能逐渐恢复患者的一些运动能力,其主要是通过传入神经不断刺激大脑, 能使大脑运动皮质损伤区的邻近非损伤区发生功能重组,而非损伤区在促进运动功能恢复过程中,上发挥着重要作用[7,8]。可见康复训练对改善患者肢体的活动障碍具有较佳的效果,为进一步完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康复治疗,目前已经开始逐渐将针灸、推拿与康复训练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为明确针灸推拿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下肢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将收集本院收治的86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本项目中研究组给予针灸、推拿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针灸、推拿治疗。研究组治疗前的 FMA 下肢评分与FCA 评分,和对照组的各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功能指标评分,均明显的高于治疗前,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FMA下肢评分、FCA评分各为(18.74±4.08)分、(16.64±2.37)分,而对照组分别为(15.14±4.33)分、(14.19±2.46)分,可见研究组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本研究表明治疗后两组各功能均有所恢复,但联合治疗的研究组改善幅度更大。

综上所述,针灸、推拿与康复训练联合用于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其下肢功能恢复效果更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怡恬.脑卒中偏瘫康复的不同理疗方法与预后[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23):6-7.

[2]邹玲,卢壮华.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20):15-17.

[3]柏青.针灸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临床观察[J].大医生,2018,3(Z1):92+98.

[4]陈杰.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后的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17):20-22.

[5]李红凯.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04):427-428.

[6]周庆辉.针灸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0):127+129.

[7] 范江.针灸、推拿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下肢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1(02):69-70.

[8]韩文韬,王普,刘普素,葛娜.传统疗法(针灸推拿)配合现代康复医学治疗脑卒中30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8):213-215.

(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  广西  河池  547000)

猜你喜欢

针灸推拿脑卒中偏瘫康复训练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吞咽障碍康复训练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老年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效果及临床意义分析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疗效观察
针灸推拿联合牵引在老年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针灸推拿专业本科阶段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良姿位摆放依从性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针灸推拿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