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奥运会男子100米蝶泳决赛中菲尔普斯心理状态变化研究

2021-09-10叶希遥

文学天地 2021年4期
关键词:决赛

叶希遥

摘要:迈克尔·菲尔普斯不仅是美国知名游泳运动员,也是游泳史上一名伟大的游泳运动员。他在北京奥运会中狂揽8金,打破多项世界纪录,一战成名,奠定了在世界泳坛的历史地位。迈克尔·菲尔普斯主攻蝶泳和混合泳项目,其身体条件出众,运动技术稳定突出,心理素质高,具备顽强拼搏的心理品质和意志力。在北京奥运会男子100米蝶泳决赛中,迈克尔·菲尔普斯绝地逆转,以0.01秒的优势夺冠,书写传奇记录。在这场比赛前,迈克尔·菲尔普斯已经历多场预决赛,身体机能下降,出现一定程度的疲劳,但是能够逆转夺冠,很大程度上取决其心理能力的强大。由此,本文对迈克尔·菲尔普斯在100米蝶泳决赛中心理状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顶级游泳运动员在复杂比赛前提下,心理能力的作用与竞技比赛成绩的关系。

关键词:心理变化;北京奥运会;决赛

1 研究背景

北京时间2008年8月16日上午,北京奥运会游泳比赛在水立方继续进行。在结束的男子100米的蝶泳决赛上,美国选手菲尔普斯以50秒58的成绩夺冠,这也是他在本届奥运会收获的第7块金牌,追平了前輩施皮茨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中创造的7金纪录。这样,菲尔普斯在两届奥运会的金牌数量已经达到惊人的13枚。本届奥运会上,菲尔普斯此前已经得到了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男子200米自由泳、男子200米蝶泳、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和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六块金牌,而且全部打破世界纪录。这让他的自信心比较旺盛。

男子100米蝶泳决赛被公认为是菲尔普斯相对较弱的项目, 也是他5个单项参赛项目中惟一不拥有世界纪录的一个。与其他项目不同的是,菲尔普斯终于有了强劲的对手——美国队队友克罗克,后者50秒40的成绩已经在世界第一位置上保持了三年。

从交手战绩看, 菲尔普斯在雅典奥运会上仅仅以0.1秒的优势涉险战胜队友克罗克,克罗克随即在2005年世锦赛上复仇,还破了菲尔普斯保持的世界纪录。2007年世锦赛上,菲尔普斯又击败克罗克夺冠。开赛以来已经游了15场的菲尔普斯体力消耗比较大,似乎显示出疲态。男子100米蝶泳赛前,媒体普遍认为本次菲尔普斯夺冠存在悬念。

决赛菲尔普斯和克罗克分别在第五和第六道出发。入水后两人即展开激烈的争夺,前50米处菲尔普斯甚至没有能够排在前三,克罗克则处在第二。但是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菲尔普斯一举超越此前排名第一的塞尔维亚选手查维奇,以50秒58夺取冠军。

菲尔普斯的技战术特点非常突出,但是值得探究的是在巨大的压力和生理负担下,他能够保持技战术的稳定、体能的分配,与他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有和关系,他的心理状态变化与竞赛成绩之间又有何关联。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游泳是一项在封闭式环境中进行竞技能力比拼的运动项目,运动员不仅需要具备出色的体能、技能和战术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出色的心理能力。在封闭式的比赛环境中,比赛节奏较快,短中距离项目在23秒—1分半的时间内就能完成,在快速竞技的同时,要求运动员能够在赛前有良好的心理建设以及在赛中能够丢却心理包袱,掌握运动节奏的能力。

随着奥运等国际赛事的要求,比赛项目都有预赛、半决赛以及决赛,而游泳项目不同于田径项目,运动员可兼项较多。对于一些能力较为突出的运动员在兼项较多的情况下,身体负荷较大,反之造成心理状态产生一系列变化,对其参赛竞赛造成影响。因此研究在游泳项目中,负荷量较大的前提下,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以及运动员如何调控心理状态,与竞赛成绩之间的关系具有深刻意义。

3结果与分析

3.1 菲尔普斯个人心理特征分析

菲尔普斯是一名心理素质较强的运动员,在各项重大比赛上总是能把握关键时刻,合理分配体能,充分了解自身运动特点,针对性地进行竞赛与训练。而在比赛和训练中的超常发挥,除了特殊的训练和自身身体天赋以外,更取决于他的心理能力。

从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角度分析,菲尔普斯气质特殊,在训练中总是低调寡言,甚至在夺冠后也没有过于激动的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上表现的不是非常强,在速度和灵活性方面则表现比较沉稳,菲尔普斯童年时被认为是多动症儿童,且饱受质疑,由于父母和教练的支持,他从游泳运动中找到了的特殊的自信。对于水中的训练,他总是乐于其中。他的游泳教练鲍曼曾被认为是“训练精英和驯化野马”的教练,因此,他对菲尔普斯的训练计划安排负荷量巨大,他告诉菲尔普斯承受下这一切你将得到所有。菲尔普斯沉稳隐忍的气质特征,帮助他度过了孤独枯燥的训练,也是因为大量的练习进一步磨砺了菲尔普斯坚韧的性格,于是在重大比赛中,菲尔普斯能够从容应对,将每次比赛视作简单的训练,心理负担较轻。

动机是推动人前进的原始动力,在心理学上分析,人们的行为是由于动机在其作用。通过激励措施,人们能够产生某些动机,于是作出心甘情愿的行为。菲尔普斯本人的动机强度适中,并没有超出合适的动机范围,在鲍曼教练的支持激励下,他在各项比赛中,自己总是表现出合适的态度去夺冠,并没有过激的行为表现他的动机强烈。相反,他在比赛前的表情一般是比较平静,也是保持自身不被外界干扰的重要原因。

从心理学角度看,运动员成功或者超常发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自信心的强度。自信能够帮助运动员,无视外界的干扰和对手的存在,并激发运动员的积极行为,保持运动技术的稳定,合理运用各项技术,且在关键时刻能够冷静坚定地执行技战术。对于菲尔普斯而言,他是一名自信且沉稳的运动员,在视频采访记录中,可以从菲尔普斯的表情和语言中分析出他对于自身实力充分了解,并且认为自身具备夺冠的实力,而对于对手的情况,菲尔普斯表示了解且不忽视对手的实力。在鲍曼教练的激励下,菲尔普斯能够将自信心转化为实际行动表现出来。

从情绪方面分析菲尔普斯的心理特征,菲尔普斯在比赛中的情绪波动变化不大,即便在逆转夺冠后,他也表现出稳定的情绪特征。可以分析得出,因为情绪稳定,加上积极地心理暗示,菲尔普斯面对复杂的外界环境和强大竞争对手的存在总是能够处变不惊,且稳定地发挥技术水平。

3.2 菲尔普斯决赛前心理状态的研究

迈克尔·菲尔普斯在进行100米决赛前已经参加了14次比赛,这也是菲尔普斯倒数第二场比赛,身体疲劳积累程度严重。但这场比赛,也是菲尔普斯书写创奇记录的关键一战,对于他来说,一方面一需要面对身体出现的疲劳,一方面又需要激励自身,通过强大的意志力和决心去创造记录。

通过访谈记录,在菲儿普斯100米决赛前的视频分析,菲尔普斯面部表情自信,精神状态饱满,他对自身疲劳感的主观感觉评价是3级,即身体较为沉重。对此现象,分析原因,一部分是之前比赛的累加,一部分至自身对决赛感受到一定压力而造成的。菲尔普斯在赛后访谈中,表明在赛前一段时间,睡眠质量较好,身体疲劳恢复较快,能够保持较高的竞技状态。自身对夺取金牌的动机强烈,并充满自信,但是对于其他几位主攻100蝶项目的选手他表示心存警惕。因此,在菲尔普斯决赛前的心理状态较为平和,动机强烈,但是冷静控制自身心理活动,积极调整心理状态,为在比赛中超常发挥作出了积极地心理暗示和心理铺垫。

而在赛后采访中,菲尔普斯表示,他的最大的竞争对手查维奇的挑衅激怒了他“如果他赢了,对于菲尔普斯和游泳界都是一件不错的事”,菲尔普斯表示他当时无比的愤怒,赛前他的心理状态明显受到了对手的影响,这对于他在比赛中的发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难以避免。而他又牢记鲍曼教练对他说的“全力以赴看结果如何”这样的语言激励使菲尔普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顽强的意志力,与他对自身实力的自信使他在比赛前的心理状态仍然处于一种坚定、积极的状态。

3.3 菲尔普斯在决赛前50米程阶段的心理状态研究

在男子100米蝶泳决赛中,赛事情况瞬息万变。100米蝶泳项目是一项讲究节奏技巧的运动项目,在游进过程中,需要强大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支撑。同时,除了在体能方面需要相应的耐力素质外,需要运动员具备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和承受能力。100米蝶泳项目对于体能的消耗程度相当于田径比赛中400米项目,运动员在游进后程因为体能透支破坏运动节奏,而失去竞争力。

在北京奥运会男子100米蝶泳前程,菲尔普斯并没有取得领先的优势,他的划频较其他运动员较慢,到达50米转身出,他仅处于第四的位置。此时他的技术特点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变化,仍然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在赛后采访、视频分析和文献调查中分析得出,菲儿普斯在50米出发时较慢,水下腿技术并没有得到领先优势,但是菲尔普斯对自己充满信心,保持较强的意志力和稳定的情绪,他了解到自己处于一个适中的位置,跟随自己的比赛节奏,不被对手所迷惑,稳定自己的技术特点就能转败为胜。

在50米转身处,菲尔普斯的水下蝶泳腿明显加快频率,发挥了自身优势,正如鲍曼教练在为他布置战术时,是在前程保证自身的节奏,且做到节省体能的目的。在转身处,明显可以观察到菲尔普斯的动作技术发挥得更加出色,从文献采访中得出,菲尔普斯对自己的落后并没有感受到明显的焦虑和紧张,反而处在一个适中的位置能够让他获取充分的视野。同时因为体能节省,动作节奏流畅未被破坏的原因,他在转身出,明显感受到放松,情绪较为稳定,企图发力追赶的动机加强。

3.4 菲尔普斯在决赛后50米冲刺阶段的心理状态研究

通过视频分析得出,在100米蝶泳的后程,菲尔普斯明显加快了划水频率,从前程的17划增至19划,且在技术特点上由一划一换气转变为两划一换,减少了换气频率。并在最后冲刺阶段,从第三的位置逐渐追逐至第二的位置。此时,处于第一名的塞尔维亚选手在第六道,无法注意到菲尔普斯的追逐;而菲尔普斯的最大竞争对手克拉克斯则和菲尔普斯的位置接近,二者处于白热化的追逐阶段。二者之间的位置,取决于二者的划手节奏和划水效率。

菲尔普斯在领先位置时的技术动作时象是划手阶段,而克拉克斯则是前伸入水阶段。

因此,根据赛后视频分析和鲍曼教练的技战术安排计划来看,菲尔普斯根据自身所处在的位置,在心理上的动机强烈程度更加明显,他的心理暗示也更加强烈。在处于胶着状态时,始终坚持保持技术特征的稳定性。赛后调查表明,菲尔普斯在最后10米处时,坚定地认为自己已经是前三了,他对自己的心理暗示是把握好到边技术就可以获取成功。正如他的分析所言,在激烈的到边划水中,菲尔普斯加快了划水频率,在倒輸第二划未划充分后即做出了最后一划,正是因为这一次增加的划水,在最后到边时,菲尔普斯抢先一个时象做出前伸入水的动作,以0.01秒的优势获得了冠军。

在四年前,菲尔普斯打败了塞尔维亚选手查维奇,而在最后3米时仍然是克拉克领先半个身位,这时从观众的角度分析,菲尔普斯几乎已经失去了冠军,而赛后采访菲尔普斯表示自己认为自己有着强大的体能支撑,在后程他仍然有足够的冲劲,并且他脑中并没有顾虑对手即使在最后处于领先位置,他全身心地投入,将自身所有的力量用尽。

从视频分析中可以观察出菲尔普斯后劲非常强悍,划水频率明显高于克拉克,且水纹波动幅度较大。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菲尔普斯当时的心理状态,他仍然具备强大的竞技欲望和求胜动机,他对自身几乎不可能逆转的劣势没有考虑过多,纯粹是将自身的注意力集中于最后的到边技术中。赛后采访他表示,他甚至在最后5米感觉到有几乎超过对手,积极地情绪作用,使他在关键时刻,更大程度上激发了自身的运动潜能。

3.5 菲尔普斯在决赛后的心理状态研究

通过视频中可以观察到,在决赛后,菲尔普斯的表情显示他从平静地看向电子屏幕,后又皱眉怒吼,最后与对手示意交流。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菲尔普斯此时的心理状态,应该充满信心和质疑的,信心来源于他的到边速度极快,倒输第二次划水他只做了一半,加速做最后一次划水;而质疑在于由于距离过近,他无法判断是否快于对手到边。而这场比赛,关系到菲尔普斯的第7块金牌,他的8金梦是否能延续,这也是他难度最大,悬念最大的单人比赛项目。在质疑之后,大屏幕显示的菲尔普斯第一名的成绩,令他万分激动,他没有看成绩,只是期望能延续金牌。从心心理分析,他表情上的激动和略带的痛苦是由于经历了这场难度较大的比赛,而在这之前他的身体状态并不是最佳的,且一直处于下风的他居然能够惊险逆转。而当他望向成绩时,发现以0.01秒的优势夺冠,他表示难以置信,心理状态是充满敬畏和侥幸的。

菲尔普斯在看到成绩后,在空中连续挥动了3次手臂,表情是欣慰,感动,疲惫的。从视频分析和调差采访看,所有人都以为菲尔普斯获得了第二名,而菲尔普斯自己却说,在比赛后程他并没有放弃,只想快速到边。到边后,他表示自己也以为自己可能是第二名了。尽管如此,在比赛中坚定的信心令他获得了胜利。而菲尔普斯赛后接受采访时,记者问:“你坚信你会得到7金吗?或者说什么是你真正坚信的?”菲尔普斯回答:“在我的梦里我一直想赢”,“在完美的状态下我可以赢”,“我相信我可以做到,目标在支持我前进”。

通过采访可以看出,不论在赛前还是赛后,菲尔普斯的信心十足,有着高昂的积极情绪,而对于之前获得6金,并没有成为他的顾虑,反而成为他捍卫自己梦想的支撑。

而对于神奇的逆转现象,菲尔普斯表示“最后5米时他决胜的关键”“这是一个幸运的到边”,通过访谈可以得出,菲尔普斯在赛后对于自己的逆转仍然充满信心,尽管他认为这是一个幸运的到边,但却能看出他对自身无比的自信。

参考文献

[1]陈亦冰.教育时评.菲鱼———菲尔普斯教育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8-08-28.

[2]轶名.媒体解剖菲尔普斯告诉你多金王的秘密所在[EB/OL].http://it.sohu.com/2008-08-21/n259076386.shtml.

[3]刘强.菲尔普斯成长史 一个曾经被人“遗弃”的孩童[N].成都晚报,2008-08-17.

[4]轶名.三大秘密造就神奇“水怪” 菲尔普斯想不快都难[N].解放日报,2008-08-13.

猜你喜欢

决赛
憾别应氏杯さ谒慕煊κ媳决赛第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