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歌唱教学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2021-09-10赵艳
赵艳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歌唱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得到了深入发展的契机,其功能性也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与认可,小学歌唱教学能够让孩子真实的感受到美的存在,并提高他们创造美的能力。不仅如此,众多美元素的整合在激发兴趣与思维活跃度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对小学歌唱教学实践的观察能够清晰的看到,目前在歌唱教学实施中,依然存在着来自不同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涵盖了教师教学理念的问题,更包括了教学方法等因素,不仅阻碍了小学生歌唱能力的发展途径,更影响了歌唱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介于此,本文以小学生为研究目标,根据歌唱能力发展的特点,结合当前小学歌唱教学的实施现状,提出小学歌唱教学实施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通过教学实践积累的经验,进行歌唱教学实施策略的科学探讨,以期能够通过研究为小学歌唱素养的发展提供多元化的渠道。
关键词:小学;歌唱教学;实施策略
(一)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在小学歌唱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与演唱,了解到歌唱作品中的蕴意。在理解歌唱作品的同时被作品中美的元素所感染,提高自身辨别音乐与艺术鉴赏的能力。同时,学生在歌唱教学中进行作品临摹与演唱,除了能够更好的理解歌词表达的意境,还能够将欣赏中所积累的音乐元素科学合理地运用到演唱之中,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二)增强学生身体机能
歌唱教学不仅仅是单纯歌唱活动的教学,学生在歌唱学习中,通过气息的调节,能够增强肺活量。同时,在歌唱中需要全身的各个部位进行协调与配合,脑部与肢体的协调能够得到良好的培养,并且在歌唱的运动中通过体力的提高,能够增强消化机能与身体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困扰,从而能够实现学生身体机能增强的目的。
(三)提高歌唱技巧
歌唱是通过技巧的运用来表现的艺术门类,也是一项典型的音乐实践类活动,歌曲中应用声音与气息是有别于其他艺术类表现形式的典型特征。学生通过歌唱教学能够探索如何让声乐更加优美的表现出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歌唱技巧方面下功夫,歌唱技巧的学习与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在音准、吐字、唱词、节奏等多角度展开学习与锻炼,对于小学阶段的歌唱具有提高的作用。
(一)歌唱曲目选择不当
1. 缺乏时代感
通过歌唱教学观察后能够看到,小学歌唱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主要可分为两种:其一,是书面教材,其二,是音像教材。但在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对歌唱教学理念专业知识的缺乏,而形成在教材选择时缺乏时代感的现象严重,主要分为两个层面:首先,由于教师歌唱教学知识的匮乏,很多教师无法感知到歌唱作品中的时代气息,始终沿用多年前或者更早的一些儿歌,导致歌唱教学失去了时代的气息阻碍了学生在歌曲演唱时的兴趣;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始终沿用自己熟悉的歌唱曲目,并不考虑是否适合当今的时代,只要自己能够指导的歌唱作品,就是最“适合”学生的,而无法让学生在歌唱中感知到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与惬意,使得小学歌唱教学失去了开展的目标,失去了歌唱活动的真正价值。
2. 成人化严重
在教学工作实践中,能够看到在小学歌唱教学中选材普遍存在的问题,即是教材的内容与学生身心特点不相符,很多当下流行的成人歌曲充斥在教学之中,而针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所选择的歌唱活动教材,并未能够很好的把握住其身心特点、学习兴趣与方式,而最终无法被学生接受,并且成人化与表演性十分严重,这样的教材,运用到歌唱教学中,不仅难以让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教学内容,更难以提高他们在歌唱活动中探索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枯燥单一
1. 范唱缺乏规范性
在小学教学实践中能够看到,很多教师在为学生示范歌曲的过程中缺乏规范性,而导致了学生无法准确的对歌曲演唱的技巧进行习得。首先,教师在运用范唱教学法时,无法完整、准确的对于歌唱作品中的情感给予体现,无法给学生留下歌曲作品中的美好印象,使得学生在聆听教师的示范演唱后,无法形成对于歌唱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仅仅形成了模仿行为;其次,教师在歌唱教学中,并未考虑到小学阶段孩子的实际能力与思维发展水平,使得学生根本无法对于教师所示范的歌曲中的技巧予以理解,而导致了在后续阶段所进行的歌唱训练变成了自由活动的课堂,而影响了歌唱教学实施的顺畅性,阻碍了歌唱教学在小学课堂的科学开展。
2. 图谱运用不科学
第一,由于教师并未形成对歌唱教学的重视,认为歌唱学习与图谱无关联,显现出教师歌唱教学方法与识谱能力的冲突。第二,歌唱教学观念影响识谱运用的科学性,许多小学音乐教师对歌唱教学的目标认识与理解不全面,一些教师认为图谱的运用会使学习受到束缚,而有些教师也缺乏对图谱运用的能力,将歌唱教学作为教学中的非重点“项目”,将歌唱学习的重心放在了学唱能力培养方面,忽视识谱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教学的持续性发展。
(一)合理选择作品
1. 具有时代气息
首先,要增强小学歌唱教学选材的时代感,教师就必须要与时俱进,提高歌唱教学中的选材与时代的融合度,真正的把适合小学歌唱发展的歌曲素材带入歌唱教学之中,让孩子们真正的感知到时代的韵律,音乐的魅力;其次,教师要对自身的专业能力进行不断地提升,敢于选择不同内容、风格的优秀歌唱作品作为音乐活动中的教材,并通过自己的指导,来展现出歌唱作品中所具有的高度艺术魅力。
2. 符合學生年龄
针对小学生所开展的歌唱活动,在教材的选择中最重要的核心要素即是要符合他们的身心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对教材的选取策略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首先,要通过价值审视的方法来对歌唱教材的适切性给予科学的评估,从适龄本位与知识本位两个方面来均衡教材的合理性,才能有效的判定是否与学生身心特点相符合,增强歌唱教学功能性;其次,要进行课程决策,从理论与技术两个方面来审视小学生身心发展与教育内容之间的关系,才能考察出歌唱教学教材中对于其身心特点发展的价值,合理的促进他们对于歌曲的感知与理解,提高学习歌曲的兴趣。
(二)丰富教学方法
1. 科学的进行范唱
首先,要提高教师歌唱教学素养,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师对于歌唱作品的科学拷贝能力,能够在歌唱教学中与学生一同欣赏歌曲作品时,将歌曲内容完整的表现出来。学生在歌唱教学中进行作品临摹与演唱,能够将欣赏中所积累的音乐元素科学合理的运用到演唱之中,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其次,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实际年龄与生长特点,进行歌曲示范的科学分解,也就是把歌曲内容进行合理的简化,其目的不仅能够有效的让学生通过歌曲小节、内容的分解来加强对于歌曲的记忆,进一步对于歌曲学习中的想象力进行调动,增强他们学习歌曲的兴趣,为歌曲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平台。
2. 合理的利用图谱
第一,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提高歌唱教学的教学方法,加强歌唱教学及其识谱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经验,一方面从理论角度,正确认识歌唱教学方法以及图谱应用的作用,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识谱习惯,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演唱歌曲,杜绝采用听觉模仿的方式进行低质量的歌唱教学,避免给歌唱学习造成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注重对图谱运用能力实践的教学与引导,提高识谱能力实践应用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掌握识谱技能与方法。同时,教师要改善歌唱教学观念,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学生学习歌唱的兴趣,加强教师对歌唱教学观念的正确理解,避免一味的注重歌唱教学的结果。合理的在歌唱教学中利用图谱,不仅能够提高歌唱教学的科学性,更能够促进歌唱教学的良好发展,让学生不仅仅会唱老师教过的歌,更重要的是以后遇到自己没见过的歌,也能根据图谱将歌大概的唱出来,增强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
结束语
在本文研究的整個过程中,通过对资料进行整合与分析后形成以下结论:在小学歌唱教学实施现状的调查中,普遍显现出的问题主要分为二个层面:首先是歌唱曲目选择不当;还有就是教学方法枯燥单一。通过这些问题的实践研究后,对形成问题的具体原因进行详尽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通过各个方面的考虑选择合适的作品,来提高选材的科学性并增强作品的时代感与适切性,为小学歌唱教学的科学开展建立平台;其次,丰富教学方法,丰富教师在教学中范唱与图谱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为歌唱教学良好实施奠定基础;只有提高幼儿对歌唱的兴趣才能够体现出大班幼儿在歌唱学习中的主动性,为歌唱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彩云.歌唱教学活动的创新策略[J].甘肃教育, 2017,(13) :120-120.
[2]李菲.浅析幼儿园大班歌唱活动教学的有效形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2) :22-22.
[3]曾丽芳.歌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5,(18) :54-54.
[4]马艳红.关于儿童歌唱教学方法的行动研究[J].新校园旬刊, 2016,(8) :167-167.
[5]沈婉青.图谱在歌唱活动中的设计和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 2017,(8) :9-9.
[6]张玲玲.幼儿歌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策略[J].知识文库, 2016,(2) :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