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区县全媒体记者做好时政新闻的“基本功”

2021-09-10王莹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基本功

摘要:区县融媒体中心成立后,报媒、电视和新媒体积极融合,全媒体记者已然成为时代对记者的转型要求。现阶段,区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群体仍存在人手不足、经验不足等问题,在时政新闻采写摄录编播的过程中,时常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常识性的错误。基于此,本文从电视画面拍摄、编辑、创新延伸等亟须提升方面,浅谈区县全媒体记者做好电视时政新闻的“基本功”。

关键词:全媒体记者;画面拍摄;编辑;电视时政新闻

中图分类号:G2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4-0191-02

一、时政新闻的重要性和模式化

(一)重要性

时政新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当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因此非常重要。区县融媒体中心的时政新闻报道,无论是电视还是报纸,都是重头戏。百姓通过收听、收看电视时政新闻,能够及时了解正在进行和发生的事件。此外,时政新闻蕴含着大量的新闻点,可为当地媒体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闻线索,也指明了宣传报道方向。

(二)模式化

时政新闻的内容“富矿”需要挖掘。就区县融媒体时政新闻报道现状而言,仍存在报道手段相对固化、模式化现象严重等问题。比如,但凡报道会议新闻,文稿基本都会出现“会议指出”“会议强调”“XXX参加会议”等表述,所拍摄的现场画面往往也是会场一排排坐着的参会人员。整个报道显得非常枯燥乏味,导致受众难以理解、领会报道的深层内涵,再加之新闻画面时常出现“文不对题”,没有画面语言,单纯凑完新闻长度就完事等情况,使受众产生错乱感,接收起来异常吃力。

二、提升电视时政新闻画面拍摄质量

(一)拍摄前的准备

1.设备准备。记者在拍摄电视时政新闻前,通常会提前知晓拍摄的地点和行程。在确定好这些内容后,除了要准备好最基本的摄像机、脚架、电池、内存卡外,还需要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准备新闻灯。如果当天的拍摄场地既有室内又有室外,那么摄像机上两个挡位的白平衡是需要事先做好调试的。这一步区县记者通常容易忽略,往往是到达场地后直接使用自动白平衡。而在室内外切换时,机器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极易错过可用的场景切换镜头,导致新闻信息转瞬即逝,进而影响后期编辑。

2.心理准备。所谓心理准备,是指记者在心理上要对所拍摄对象的行为有所预判。这主要是针对室外拍摄而言,比如拍摄调研、慰问,走村入户、走向田间地头与百姓交谈了解情况时,什么时候会有什么动作,怎样才能抓拍到精彩的、有亲和力、有说服力的镜头,甚至哪一段对话是需要现场同期声记录的,这些内容都需要记者在心里有预判,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而不是不动脑筋的随意拍摄。

(二)画面拍摄的基本要求

电视时政新闻的画面包括景别、构图、用光等,其拍摄方式、拍摄水平的差异会直接导致所呈现画面的传播效果的差异。拍摄画面时,无论是主体画面还是空镜头画面,都需要记者在现场完成。要想给枯燥的时政新闻增彩,记者在涉及拍摄的方方面面都应加以重视。就目前区县的电视时政新闻拍摄看,容易忽视的问题有三个方面。

1.构图。构图,即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需要展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個协调的、完整的画面。对于拍摄的景别技术而言,记者基本是可以掌握的,大景、中景、小景,甚至是推拉摇移的会议运动画面通常都能准确把握。但在构图上,则缺乏一些美感。如何提升?笔者认为,构图时应注意画面背景干净。比如,注意拍摄主体后面是否有人来回走动,或者在一个中景镜头中是否能看到参会人员在玩手机、端茶杯等。这些“不干净”的画面,会影响观众的视线落脚点。此外,在拍摄单人相时,既要规避画面中的其他人,同时拍摄的主体不能过于“霸屏”,要上下皆留有余地,使构图饱满得宜。

2.景别。拍摄外景时,大场景的交代和特写镜头是电视时政新闻记者也是记者容易忽视的一大环节。通常在画面中,容易缺乏环境交代。具体而言,在大场景下,人物应放在图像的中间位置,人景应呈现出一体性、和谐性。如此一来,画面所表达的内容就会更为丰富。同理,特写镜头用在画面的串接上,也应特别注意这一点。做好画面景别的交代会使画面故事更完整,编辑在处理画面时也会更顺畅。

3.用光。记者在设置好摄像机的白平衡后,可以通过光圈和快门来调节光线。主要是在艳阳天、逆光和夜间拍摄时,光线会出现一些偏差。艳阳天时,一定要控制好光圈,宁可光线稍稍偏暗,也不能曝光,因为曝光后后期基本无法挽救。逆光时,如若不拍摄对象无法转换位置,那么摄像记者就需要调整自己拍摄角度,采用侧光;当光线不足时,如果是在会场或者某个房间内,则需要用新闻灯进行补光,如遇突发现场没有携带新闻灯,则可以开启增益功能进行补救。此外,在外景拍摄有阳光的时候,要避免“阴阳脸”的出现。“阴阳脸”是指脸部一半是阳光,一半是阴影。这些用光的细节都是记者在日常拍摄中需要留意的。

(三)画面拍摄提升点

1.现场同期声。在拍摄时政新闻的过程中,声音的采录与画面的拍摄同样重要。如果声音与画面不符,那新闻的真实性就会大受影响。合格的同期声对于烘托新闻气氛、表现人物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在电视时政新闻报道中,区县媒体很少用到现场同期声。但是,在央视新闻联播中,现场同期声的运用越来越多。实际上,这样的运用对受众而言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区县时政新闻报道完全可以发挥现场同期声的优点,进一步提升时政新闻观感。比如,在会议新闻中穿插现场同期声,或是在调研走访中穿插领导与百姓亲切交谈的现场同期声,减少配音。对此,在拍摄的时候,需要记者全程做好收录同期声的准备,并且对哪些同期声是可以运用的,用在什么地方等了然于胸。

2.无剪辑拍摄。无剪辑拍摄技术,是指摄像记者不仅要具备蒙太奇思维能力,还要了解报道的总体框架,进而对人和事进行有目的的拍摄[2]。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的每一个画面基本上都有固定的时长,一般情况下,3到4秒为一个固定画面,推拉摇移画面的时长稍长一些。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无剪辑拍摄能为后期剪辑节约时间,抢发新闻。比如,在两会期间,每天会议结束比较晚,要想在当天抢发新闻,运用无剪辑拍摄技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当然,无剪辑拍摄非常考验记者的拍摄水平,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练习,才能让拍摄画面更和谐、更顺畅。

3.构图审美。一般情况下,拍摄只是要求画面稳、平,有“天”有“地”,但想要成就一则优秀的时政新闻报道,还需要在拍摄画面上提高记者的审美能力。换句话说,时政新闻报道能否出彩,一方面取决于摄影技术,另一方面与摄影记者的审美意识、艺术修养有很大关系[3]。摄影记者审美能力越强,就越能够在同一场景中发现不同的拍摄角度,并拍摄出更优质的画面,让时政新闻报道出新出彩,赏心悦目。

三、提升后期剪辑制作的水平

一条片子最终能够传递出多大的信息量,能够让观众记住什么,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后期剪辑制作。尤其是电视时政新闻报道,其后期编辑的好坏,直接关系受众对报道的接受度、喜爱度。

(一)画面语言

画面语言博大精深,要把画面语言运用好需要下足功夫。在电视时政新闻报道中,除了最基础的电视画面编辑,如静接静、动接动,推拉摇椅要有起幅、落幅外,还需要有“大中特”不同景别和节奏的变化。用画面的剪辑组合来表达出需要传递的内容,达到即便受众是没有听解说词,都可以大致了解新闻内容的目的。以领导调研的报道为例,在剪辑画面时,应先剪辑大画面以交代场景,再用领导调研走走看看的画面,随后再穿插看的内容的空镜头,并且还可配以有意义的现场同期声,让整个时政新闻报道连贯流畅,富含叙事性。通过后期画面剪辑,长短镜头搭配,让新闻内容更生动、更直观,提高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的可视性,化解枯燥乏味之感。

(二)逻辑关系

在编辑时政新闻画面时,并不是简单的画面拼凑,而是需要画面语言和逻辑的。例如,在编辑领导调研的报道时,如果先编辑领导在A地的中景,再编辑B地的特写,就很容易给人混乱感,让人无法理解或产生错误的判断。此外,一些因错误的逻辑关系进行的编辑还可能会导致镜头穿帮。

(三)创新延伸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 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这为新闻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4]。两会报道是重大的时政新闻报道。近年来,央视和省级电视台运用各类新技术、新手段让两会这一重大时政新闻报道很有看点。例如,利用虚拟前景、H5、新媒体等新兴技术,将晦涩难懂的专业内容用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让观众一看就明白。

另外,时政新闻报道绝不能仅停留于表面,全媒体记者需要具备足够的新闻敏锐度,在会议、调研中挖掘更多的新闻点,对时政新闻进行延伸性报道。如此不仅能让新闻更有看点,还能让老百姓对新闻内容有更多、更深层的理解。融媒体时代的记者还应把时政新闻重组加工,对新闻进行归纳总结,用多样化的方式呈现新闻内容,如数说、画说等,进一步提升时政新闻报道的可视性。

四、结语

融媒体时代,全媒体记者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纸媒记者需要拿起机器学习摄像,电视记者也应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时政新闻作为媒体的重要报道内容之一,要求记者牢牢掌握拍摄画面、后期制作和创新延伸等“基本功”,让报道出新出彩,通过电视画面、视听图文,传遍百姓万家。

参考文献:

[1] 苗立森.电视时政新闻拍摄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7(6):51.

[2] 黄滨.浅谈如何提升电视新闻摄像技术与技巧[J].新闻传播,2014(7):188.

[3] 王友旗.电视新闻记者的摄像技巧及基本功训练[J].西部广播电视,2016(9):152-153.

[4] 黄洪.浅谈地方时政新闻画面编辑技巧[J].当代电视,2017(11):86-87.

作者简介:王莹(1984—),女,重庆人,本科,记者,研究方向:新聞宣传。

猜你喜欢

基本功
在“基本功”上下笨功夫
烹饪基本功强化训练之我见
羽毛球基本功训练问题及对策
浅谈烹饪教学中基本功的重要性
试析芭蕾舞基本功的艺术表现力
浅谈健身气功中的“基本功训练”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曹家庄完小开展教师基本功比赛
苦练基本功是掌握规律的第一要着
平面向量的基本功,你掌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