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交换类真人秀节目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1-09-10那日苏王珈思涵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真人秀电视节目

那日苏 王珈思涵

摘要:交换类真人秀节目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湖南卫视自2006年播出《变形计》之后,收获了高收视率和高关注度。本文旨在运用节目具体实例,分析以《变形计》为代表的交换类真人秀节目现状,并将相同类型的美国和英国以“变形”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与中国《变形计》进行对比,提出做好交换类真人秀节目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变形计》;交换类;真人秀;电视节目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4-0108-02

交换类真人秀节目利用换位思考的原则,让身份、年龄或者社会阶层差别很大的人物交换体验生活。比如湖南卫视2006年重磅推出的《变形计》,其尝试运用纪录片和真人秀相结合的新生态模式,结合当下的社会热潮,在规定的时间内安排交换体验人生。节目让城市孩子体验农民的教育和生活,学会感恩;让农村孩子见识繁华的城市,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争取走出大山。央视索福瑞数据显示,2006年开播以来,《变形计》收视率平均保持在0.556%,市场份额占3.06%。2014年《变形计》第七季节目播出后,收视率达到1.46%,市场份额占7.47%,在全国网拿下了排名第一的好成绩。之后收视率也一直屡创新高,第九季《变形计》一度拿到全网收视率1.7%,市场份额11.5%的惊人成绩。但之后《变形计》收视率持续下滑,2019年第十九季《变形计》播出结束后,节目遭遇停播的局面。

交换类真人秀节目以其独特的节目特点以及本身自带的教育属性,在中国一上线便收获了大批不同年龄层的受众群体。但想让交换类真人秀节目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具体分析它的发展现状和本身存在的弊端,从而探索出进一步改进和发展的策略,衍生出更多优秀的交换类真人秀精品节目。

一、交换类真人秀节目分析

交换类真人秀节目是把交换作为一个“变量”施加到节目中,而“差异”作为一个强大的形态要素是交换类真人秀节目的重中之重[1]。节目通常通过对比强烈的角色换位,在强烈的反差中对受众的感官意识造成冲击,诱发受众想了解节目后续的心理,这也是交换类真人秀获得极高收视率的原因。下文着重分析以《变形计》为例的交换类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现状。

(一)主人公的选择

《变形计》围绕城市和农村主人公展开,参与《变形计》的节目主人公双方要在一周内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节目组全程24小时跟拍,导致素材量大,只能粗略剪辑后,原生态、低成本地播出[2]。该节目以“真”为表现形式,抓住“换位”这一主题,为了使节目更有看点,以加深戏剧化的冲突為手段,参与者的人设受到了导演的严格把控。

从第五季《变形计》开始,节目定位为大型青春励志生活类角色互换纪实节目,城市和农村主人公形象的选择对比较强烈。城市主人公将中国青少年当代存在的问题,如网瘾、厌学、追星、整容、物质、自私、脆弱等问题,反映得淋漓尽致;而农村主人公恰好是城市主人公的对立面,家庭条件艰苦、品学兼优、热心善良、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都能在他们身上得到显现。

(二)选题内容分析

《变形计》等交换类真人秀节目的方针是,不仅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想和理解对方,还要设身处地体验对方的日常生活。节目聚焦于全世界都关注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它给了节目主人公一个好的机会去体验不同的人生,达到改善关系、解决矛盾、收获教育的目的。同样,节目也给了不同年龄层的受众一个好的平台,促进人们积极思考,在节目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

节目每期都会结合城市主人公和农村主人公的实际情况拟定一个主题,例如2017年7月22日播出的《变形计》第十四期节目的主题为“迷惘的追寻”。城市主人公陈思媛代表的是盲目的追星一族,每天穿梭在城市的灯红酒绿中,不珍惜自己拥有的幸福家庭。而农村主人公姚金东奔跑在山间田野抓蝎子补贴家用,父母的离去对他造成了心理创伤。他们都迷惘着,也都在追寻自己内心的声音。选定的主题贴合主人公实际,使故事情节叙事冲突化,又符合当今时代背景下孩子们普遍存在的问题,符合社会发展潮流。

(三)受众分析

《变形计》把成长在不同家庭生活环境的孩子联系起来,关注孩子的家庭关系,聚焦教育问题。网络调查统计发现,《变形计》的受众不只是父母群体,年轻人也占受众群体的大多数。不管是出于猎奇心理,还是在短视频软件上刷到相关节目讯息得以关注,《变形计》都对不同年龄层的群体的教育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也是该节目的成功之处。

二、褒贬不一,负重前行

《变形计》等交换类真人秀节目刚在中国播出的时候其实是一个很新的节目形态,因此一开播便收获了高收视率和大批节目粉丝,就连明星井柏然都在2015年4月播出的真人秀节目《花儿与少年》里一集不落地“追剧”。但《变形计》这类交换类真人秀节目近些年呈现出高开低走的趋势,节目没有像预期那样收获无数好评,反而暴露出很多弊端。

(一)《变形计》等交换类真人秀节目的弊端

其一是对主人公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变形计》会将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送到城市里享受良好的物质生活,但这种形式受到网友的热议,其中有句评论让人动容:“如果我没见过光明,本可以忍受黑暗。就因为看见过光明,知道光明的模样,也认清其中的差距,才面临选择。”这句话点明如此做法会给贫困地区的小孩带来巨大的心理落差,他们从城市回到山区后会产生强烈的不适应感,对身心成长不利。而我们不难发现,上过《变形计》的很多城市主人公在节目下播之后,延长了在大众视野的曝光时间。例如2015年4月《变形计》之“青春作伴”的城市主人公韩安冉,当时她的标签非常鲜明,声称自己“活到老,整到老”。节目下播之后她并没有像大众所期望的那样改变,作为普通学生回归日常学习生活,反而摇身一变成为各大媒体短视频网站上拥有几百万粉丝的网红。更有甚者,通过《变形计》这个节目让受众熟知,以《变形计》为自己事业的起点,当起了拍网剧、电视剧的明星。成为经常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的公众人物是否有利于城市主人公的身心发展值得商榷。有网友笑称《变形计》是网红生产线、造星加油站,节目宗旨和初心都不纯粹,网友对节目“有剧本、立人设”的质疑更加严重。

其二是节目内容渐趋庸俗。《变形计》在当今娱乐综艺节目百花齐放的时代过分追求高收视率,节目组在策划、制作、剪辑的过程中,忽略了节目本身的纪实性和真实性,过于追求偏激的故事情节和强烈的对比效果,进而导致节目丧失公信力,使中国新生态的纪录片和真人秀相结合的节目形式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其三是参与者的人设受到节目组的严格把控。节目制作组为了赋予节目戏剧化的效果,吸引更多受众,提高收视率,在节目中并没有尊重一个拍摄主体的自我表现,反而过于追求戏剧化,忽略拍摄者的真实需求,有偏见、有意识地引导拍摄者的言语和行为极端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社会的风气,久而久之,节目会失去受众的青睐。

(二)中外国家对比——交换类真人秀节目发展方向分析

面对网友的质疑,在节目本身需要不断完善发展的前提之下,我们该如何负重前行呢?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教育是未来的基础。教育类型的电视节目有很多,笔者选择了充满教育意义的两档当下热门的交换类真人秀节目,即美国的《熊孩子监狱体验计划(Beyond Scared Straight)》和英国的《富二代变穷光蛋(Rich Kids Go Skint)》,将其与中国的《变形计》进行对比,在差异中取长补短,谋求更好的发展。

中国小孩的叛逆大多是思想问题,但美国小孩的叛逆则体现在暴力行为等严重的问题上。为了教育他们,美国《熊孩子监狱体验计划》节目组在监狱的配合之下,让孩子在监狱与罪犯相处,体验一日监狱生活,罪犯们用说教甚至辱骂、暴力的行为告诉孩子们,如果自甘堕落,以后就会过上现在体验的监狱生活。节目组要求孩子们在体验过后写下自己的感受,一个月之后观察孩子们的变化。

相比起美国节目通过“吓唬”和“恐嚇”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英国的《富二代变穷光蛋》节目的内容和方式都和中国的《变形计》比较相似,结合英国国情,让英国上流社会的百亿贵公子同英国底层人民甚至是街头流浪汉交换一周生活,一周体验生活结束后,会对主人公进行跟踪调查,记录他们“变形”之后的生活。

同中国的《变形计》相比,英国和美国的“变形计”显得更“真”一些,少了很多“秀”的成分,也更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不难发现,英国和美国都把孩子“变形”之后是否得到了实质的改善,当作考量节目是否成功的标准。现在出台的“限娱令”,也是想引导真人秀节目避开“秀”的路线,往“真”的路线上发展。

三、结语

交换类真人秀节目是非常好的节目形式,它让我们关注到许多被人们遗忘或不被人熟知的社会群体,让我们感悟不同的人生。例如《变形计》把成长在不同生活环境的孩子联系起来,共同关注和探讨全世界热议的教育话题。其实,比起别出心裁的选角,以及录制和剪辑等带有主观色彩的人为操控因素,真实地反映主人公在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尊重每一个拍摄主体的自我表现,发掘真人、真事、真情,更能引发社会共鸣,更能触及受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参考文献:

[1] 王彩平.交换类真人秀节目形态探析——以湖南卫视《变形计》为例[J].中国电视:记录,2012(07):26-30.

[2] 杨娜.湖南卫视《变形计》节目特色分析[J].新闻窗,2015(01):45.

作者简介:那日苏(1986—),男,内蒙古通辽人,博士在读,助教,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

王珈思涵(2000—),女,山西太原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

猜你喜欢

真人秀电视节目
谜语真人秀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调查
“真人秀”满足了谁